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

作者:howie杨

全文共 9507 字 11 图,阅读需要 20 分钟

———— / BEGIN / ————

在电影《终结者》里面有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天网》,它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思维与决策。在与人类对抗时,他可以利用所有电子设备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可以控制机器人对人类发起攻击。

在另外一部电影《机器管家》中,如图1主角安德鲁是一名人工智能机器人,它拥有机器身体,可以像人一样完成各种人能完成的工作,并且还具有思维创造力,可以进行木雕与钟表的制作等。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1张图片

图 1 电影《机器管家》中的安德鲁

人工智能技术正是像电影中所展示的一样,是一类研究智能机器“拟人”的技术。只不过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达到电影中天网系统与机器人安德鲁那种高度智能的水平。

在科研领域中,将这类具有自我意识,能够完成类似人一样行动、思考与决策等行为的技术阶段称为强人工智能阶段——这也正是科学界努力发展的目标方向,但并不能够在短期内实现。

当前所处的技术阶段被称为弱人工智能阶段,也就是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让智能机器像人一样行动——只看起来智能而已,其实并不具有自我意识和真正的智能。

但是弱人工智能的部分研究领域的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普通人的能力水平,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能力水平。

例如在语音识别与图像识别领域,并且在各行各业的各种业务领域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弱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即人工智能产品,例如自动驾驶、智能音箱、智能安防设备等等,这些产品也都具备了很好的商业价值。

作为产品经理,职责一部分就是在努力提升自己所负责的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能够将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当前产品中,便可以为产品竞争力带来本质性的提升。

为了能够建立起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首先应当理解技术能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毕竟产品是给用户使用的,如果不能提供更好的使用价值与用户体验,那么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其次,了解并分析当前市场中人工智能产品的应用现状,从而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中的技术实现方式与业务实现能力。

一、面向不同用户类型的AI产品

阿兰图灵在“图灵测试”中对智能的定义为:如果一位测试者多次向被测试者(一台机器与一个人)提出问题,而测试者并不能区分回答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的话,那么就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这一过程,体现出智能机器“拟人”的特性。

虽然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不能严格的通过图灵测试,但是在一些细分的技术领域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化价值。

下面列出当今成功的商业化AI产品中应用中最为广泛的5类人工智能技术:

  1. 学习类技术:如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使智能机器具备一定的识别与预测能力。

  2. 视觉类技术:如图像识别与视频识别技术,可以使智能机器具备像眼睛一样的观察世界的能力。

  3. 语音类技术:如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使智能机器听到人们的声音并且具备“开口”讲话的能力。

  4. 语义类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与自然语言理解等,使智能机器具备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

  5. 智能机器类技术:所谓智能机器就是智能机器人,但不一定具有人形,这个技术可以使智能机器具备主动收集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在环境中执行特定行动的能力。

接下来将按照互联网时代对用户类型的划分方式,讲解并分析这5类AI技术在面向企业与面向用户产品中应用与价值。

二、企业雇佣的机器员工

在企业管理中,一直都存在着降本增效的需求。而新技术的出现将会为原有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收益。

那么拟人的AI技术怎样应用在面向企业的产品中,并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价值呢?

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企业信息的流转方式,从而加快企业的信息流转速度,为企业实现管理增效。

与此不同的是:人工智能产品并不会进一步加快信息流转速度,而是利用AI技术拟人的特性,辅助或替代企业部分劳动力。

例如:在病患咨询方面,互联网产品改变患者咨询病患的方式,患者可以通过App软件描述自己的病情,并得到医患平台上医生的快速响应与指导。

这使得医生改变了看病模式,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医生们的时间,而病患者方面也节省了大量就诊时间,为双方获取了很好的用户体验。

但是,医生数量短缺本身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即使通过互联网方式,更加充分的利用了现有医生的时间与空间资源,还是不能解决大量的患者和医生数量短缺之间的根本矛盾。

这时,拟人的AI产品便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找到医生日常工作中那些符合限定范围、大量重复与少量思考等特征的工作,使用AI技术研发出一个可以辅助或替代医生完成这些工作的AI产品——这样便可以逐渐缓解,甚至是解决医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拟人的智能机器在企业中可以理解为智能机器员工,这将为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这其中的原因是:在面向大规模计算时,应用机器的计算成本一定远低于人工计算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且在AI技术可实现的业务范围内,计算机的计算处理效率和人工处理效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能会提升上百上千倍。

相信这样的处理速度可就不止是一般的增效了,甚至可以当做企业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案例1:

应用学习类技术与视觉类技术的阿里鲁班系统

2016年诞生的阿里鲁班系统,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海报设计机器人;诞生同年的双11首次开展服务,共制作了1.7亿张海报;在2017年双11时更是完成了4.1亿张海报的成绩。

鲁班系统可以“胜任”原美工岗位制作商品海报的工作。

在使用鲁班系统时,将制作商品海报的需求输入给系统,几乎就在瞬间,系统就完成了海报图片的制作工作。

由于鲁班系统诞生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与淘宝的环境中,天生就可以取得大量设计优秀并且点击量高图片,再通过大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的技术分析那些图片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因此鲁班系统制作的图片不仅在制作水平赶上了普通美工,还具备吸引用户点击的能力。

企业“雇佣”鲁班系统制作商品海报不但超高效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往年双11时,为了制作海报图片,修改文字、更换商品、发布上线,由于人力不足使得设计师们加班赶点。

而鲁班系统的出现将会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假设1名设计师制作1张海报图片需要20分钟计算,而鲁班系统1秒钟制作8000张具有吸引点击能力的图片,是人工速度的近1000万倍,而且系统制作图片的成本远远小于人工成本。

案例2:

应用学习类技术与语义类技术的京东无人客服

在人工智能一片火热的背景下,京东启动了“无人”战略,这其中就包括了无人客服。无人客服是京东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服务产品,应用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在2017年京东双11期间,无人客服服务了上百万人次,独立解决问题达到60%以上。

京东无人客服系统可以替代部分人工客服的工作。

京东自主研发的JIMI系统,使用京东大数据与学习类技术,可根据用户浏览、点击等信息,在用户咨询前,实现了对用户问题的预判。

在接入到用户在线咨询流程中,JIMI系统使用语义类技术进一步了解与确认用户咨询的问题,对简单问题可以进行自动回复,对部分需要升级处理的问题,也可以自动生成工单。

如果出现无人客服系统处理不了的问题,或通过语义类技术识别出用户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会自动切换到人工客服。

此时,JIMI还会使用语义类技术为人工客服自动摘取出用户的问题摘要。

京东无人客服系统可以辅助人工客服的工作。

“智能坐席工作台”是京东无人客服另一重要的人工智能系统。它通过使用语义类技术完成了:

  • 对用户历史会话信息进行摘要,帮助人工客服快速了解用户意图;

  • 实时理解用户当前问题,为人工客服推送标准回复答案,提升人工回复速度;

  • 根据当前问题自动创建工单,提升了工作处理效率。

无人客服系统为京东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幅节省了人工成本。

无人客服系统具有全天候的快速响应、自主学习,通过扩展硬件计算能力便可以无限量扩展用户服务能力的优势,并且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到电商售前咨询、售后咨询、闲聊等各个环节。

通过辅助或替代人工客服,提高了工作处理效率,减少了人工处理环节。当前无人客服系统可以为京东每年节省千万级的人力成本。

案例3:

应用智能机器类技术的申通分拣机器人

图 2 申通分拣机器人

2017年初,一段由智能机器人分拣快递包裹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托着快递包裹的机器人在道路间有序穿梭。

这个机器人就是申通快递与浙江立镖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它可以自动完成5kg以下快递包裹的分拣任务,并且当电量低于一定阀值时,可以自动行驶到充电区域为自己充电,过程中完全自主行动。

分拣机器人有效辅助人工分拣工作:

在分拣机器人工作时,首先由派件员将包裹放在它的托盘上,然后它会通过扫码快速识别面单信息,计算出需要送往的下落口(可理解为不同的下落口会送往不同的城市)并完成下落口投递任务,快速的实现了扫码、称重与包裹分拣任务。

分拣机器人为企业提高分拣效率并大幅降低分拣人力成本:

充电5分钟工作4小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24小时连续分拣。

据测算,在1000平米仓库中,单台分拣机器人每天可分拣上千件包裹,有效减少人力成本50%以上。

分拣机器人不但速度快,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有效降低了由于人工分拣所造成的错误率与破损率。

案例4:

应用学习类、视觉类与智能机器类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2张图片

图 3 百度Apollo与金龙客车合作的自动驾驶巴士

2017年4月19日,百度宣布开放其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平台,应用Apollo平台所提供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快速将普通汽车改造成自动驾驶汽车。

目前,已经有众多知名汽车企业与百度合作,如北京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金龙客车等,如图3,便是百度Apollo和金龙客车的成功合作案例。

虽然这些自动驾驶的车辆还未真正上路,但自动驾驶技术已经逐步成熟,试验车辆也已成功完成小范围的运行测试——相信很快便会在相关规范的建立下,看到路面上随处可见自动驾驶车辆了。

自动驾驶技术将替代驾驶员。Apollo中的感知技术,应用了深度学习与视觉类技术,可以识别车辆周边人、物、景等各种信息,并且能够识别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位置、类别和速度朝向等,实现了驾驶员的“眼睛”。

Apollo中的End-To-End技术,应用了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学习人类的各种驾驶行为数据,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更加拟人的驾驶行为。

自动驾驶车辆将为企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且低成本的运输能力。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还未真正应用在商业场景中,但仍然可以想象到如下的应用价值:

  1. 相比需要休息的驾驶人员,自动驾驶车辆可以24小时连续运行,有着更加快速的运输效率;

  2. 相比存在的疲劳驾驶与走神情况的驾驶员,自动驾驶车辆将更加安全,能够大幅减少驾驶员、乘客与行人的事故率;

  3.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根据高精度网络地图获取到更加快捷、通畅的行车线路,进一步降低油耗与提高效率。这类价值将会在长途货运与出租汽车领域体现的更加突出。

三、用户身边的”机器猫”

也许很多人在童年时看过《机器猫》这部动画片,也许很多人也曾幻想过可以像大雄一样拥有一只机器猫。

想象着:

如果我能够拥有这样一只像朋友一样的机器猫,就可以在我无聊的时候陪我聊天解闷;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从口袋中拿出能够帮助到我的各种产品;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给我解答或帮我一起想办法。

也许机器猫就是用户心中的终极AI产品。

拟人的AI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都在不停的接受这各式各样的服务,例如接受培训、家政、医疗服务等等。但是出于时间、空间或成本上的限制,有些服务并不能及时的享受到,甚至是忍受问题拒绝接受服务。

而拟人的AI技术如果能够替代这些服务角色,便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并且随着AI技术产品的普及也会使成本快速降低。这样用户便可以随时随地低成本的享受AI产品的全方位服务,就像机器猫能够随时随地的陪伴大雄,并提供给他各种服务一样。

案例1:

应用图像技术的美图手机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3张图片

图 4 美图手机

美图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图像应用公司,被业内人士称为顶级人工智能公司。它拥有超大量的人像数据库,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团队,在人像美化方面有着顶尖的处理能力。

相信大家对美图公司研发美图秀秀App会非常熟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图公司发布了更加优秀的人像处理产品。

如图4,是美图公司发布的T8手机,可以说这款产品就是不折不扣的AI产品。

美图手机为用户提供高水准且几乎无成本的美颜处理服务。应用了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技术的美图手机,可以在用户自拍时,识别出照片中的人脸,甚至可以估算出相关年龄、性别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人脸特征制定出不同的美颜方案,而且还能提供各种滤镜、特效、拼图、边框等功能,使得每一张图片都显得美轮美奂,好像出自专业制作人士的之手。

这样的功能使得那些爱美或追求照片有趣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几乎无成本的享受美图手机提供的”照片美化服务”,而不再需要耗时耗力的自己手工修图或寻找他人的修图服务。

案例2:

应用了学习类、语音类与语义类技术的讯飞晓译翻译机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4张图片

图 5 晓译翻译机

2017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亲自体验了讯飞晓译翻译机,并得到总理的认可和鼓励。

如图5,晓译翻译机是科大讯飞研发的AI产品,应用了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晓译翻译机听到、听懂语音,完成翻译并最终“说”出来。

晓译翻译机为用户提供了随身且低成本的即时翻译服务。

想想我们在国内外旅游、开会或商务谈判时,都会遇到语言听不懂的情况,这时便会需要一位翻译人员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但有时出于环境限制或成本的问题,并不能实现随时随地的翻译服务。

这时晓译翻译机便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替代这些翻译人员的服务。晓译翻译机使用简便,仅需按住英文输入键后录入英文说话声音,松开后即可即时播放翻译后的中文语音。

相反,按住中文输入键后录入中文说话声音,松开后即可即时播放翻译后的英文语音。

晓译翻译机也更加全能,不仅能够完成中英文即时互译,而且支持多国语言与中国多地方言的即时互译。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极低成本的使用晓译提供的翻译服务。

案例3:

应用了视觉类与智能机器类技术的360智能扫地机器人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5张图片

图 6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

2017年12月的360智能新品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上发布了如图6,这款360智能扫地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也是应用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AI产品。

如:

  • 应用了视觉类的SLAM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即时生成房间地图,并自动规划清扫线路;

  • 应用了与无人驾驶极为相似的技术,可以实现自主定位、感知和躲避等能力;

  • 应用了智能机器类技术,使得机器可以自主完成扫地、拖地一体的工作目标。

  • 并且结合了手机App设置,可以完成如清扫路径规划与禁区设置等功能。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为用户提供了极低成本的清扫服务。

  • 对于家中有孩子的用户,不再需要不断的人工清扫地面才能保持地面清洁;

  • 对于年轻的用户,可以把清洁地面的时间留给学习、娱乐与休息;

  • 对于年长的用户,不在需要费时费力的完成清扫工作。

360智能扫地机器人可以完全自主的完成清扫工作,即使是充电也不需要人工处理,在机器低电量时,自动找到充电座自行充电,并在满电后继续清扫任务。

想想看,对于这样一款1千多元的产品,是不是很快便可以替代掉家庭中的人工清扫工作,让用户享受着AI产品带来的服务?

案例4:

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讯飞陶云阿尔法大蛋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6张图片

图 7 阿尔法大蛋智能机器人

阿尔法大蛋智能机器人,是由科大讯飞旗下淘云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教育陪伴智能机器人。

在2017年5月的广州市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决赛现场,科普竞赛的获胜者组成“天才少年队”对战科大讯飞机器人“阿尔法蛋”,经过激烈角逐,“阿尔法蛋”以90:70的成绩战胜了“天才少年队”。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对此也表示,未来每个人将拥有人工智能助手,将每个天才少年加上每个人的阿尔法蛋助手,创造出超乎师长们想象的独特精彩!

全面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阿尔法大蛋,使用户得到更加“拟人”的体验。

在用户与机器交互方面,应用了全球顶尖的科大讯飞语音类技术,即使是方言也能实现与用户间自然、流畅的全语音互动。

在机器思考能力方面,搭载了讯飞陶云“类人脑”的TYOS智能操作系统,该系统是基于讯飞超脑技术,应用了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语义分析、知识表示与知识图谱等多种人工智能,可以实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并且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智商都会随着深度自我学习,不断成长!

在机器行为方面,应用了智能机器类技术,可以根据声音来源自动旋转机器头部的位置,准确寻找到用户位置,再通过可上下摆动的摄像头与面部识别技术,实现时刻保持像人一样的面对面沟通的效果。

低成本的阿尔法大蛋为用户提供了多项拟人的服务。

一方面,提供了类似私教服务一般的互动式教育,可以实现“说”“教”结合,配合上阿尔法大蛋的显示屏,让孩子在一问一答中不断学习成长。并且结合了同步的教材知识资源与中英互译能力,就好像是24小时陪伴孩子读课文、辅导功课的“私教”服务。

另一方面,提供了像“伙伴”一般的闲聊陪伴服务。带有丰富的知识百科、音频、视频与新闻资源,让孩子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并且阿尔法大蛋独有儿童识别引擎,会与小朋友“说”孩子的话题。使孩子可以将平时的小秘密都与阿尔法大蛋倾诉,让阿尔法大蛋成为陪伴孩子的“好伙伴”。

四、强化用户躯体的智能机器

在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所著作的《机器之心》一书中,描绘了未来人与机器相互融合的场景:

在那里人的躯体将会逐渐机器化,而机器也将人化,人类会借助于机器来强化自身的躯体能力。

甚至到2099年,人脑彻底融合到机器的躯体,那时人类的定义也将被彻底颠覆,人类将得到像超人一般的能力,且拥有上万倍的智力水平。

半机械化进程已经开启,人类正在借助这些智能产品强化自身躯体机能。

也许这听起来很奇幻,就像上文中描绘的场景一样。但是,与智能机器提供给人类服务所对应的是——人类也正在向机器化转变。

越来越多的商业化智能机械产品不断涌现,人类借助这些机械化智能产品能够强化自身躯体能力,让部分丧失生理能力的人重新获得能力,让原本正常的人强化为超人。

这些产品也可以称为AI产品,也正是这些产品驱使着人类向机器化进程发展着。

案例1:

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Cyberdyne HAL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5u4sazcQ-1571627167383)(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4533297-94318b81a9da4d76.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图 8 Cyberdyne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HAL

外骨骼系统类似于《钢铁侠》电影中主角斯塔克所穿的智能盔甲,是一种穿戴在人体外面的机械装置,实质上是一种穿戴型的人工智能设备。

外骨骼系统会装有动力系统,穿戴后可以增强人体的各类运动行为。

目前尖端的科技产品已经应用在医疗康复、救援、军事与工业生产等领域,提供给使用者超出身体机能极限的能力。

日本Cyberdyne公司就是在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它创造了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并且该公司花费二十多年所研发的外骨骼动力服 HAL,已经成功在日本与美国市场投入使用。

能辅助残疾患者行动的HAL。如图8中就是HAL(混合辅助肢体)外骨骼产品,当使用者穿戴上这款产品后,该系统可以探测到人脑向肌肉发送的生物电信号,识别出用户行动意图,再结合系统多种传感器所采集的相关信息,然后控制机械系统在人体稳定性的同时,辅助或增强人体的完成行为动作。

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意念”来控制机械系统完成动作,从而可以有效的帮助肢体残疾的患者重新恢复行动的能力。

案例2:

远程操作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7张图片

图 9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远程操作机器人是能够让作业人员不再受限于空闲位置的限制,远程完成特定工作的技术。这种机器人虽然还是由人工来操作,但可以解决很多由于各种客观限制而不能出现在现场作业的问题。

例如在危险的灾区救援现场或带有辐射危害的作业现场,便可以通过人工远程操作机器人来完成此类任务,避免了作业人员的自身伤害,并且可以有效体现出机器人在行动机能上的优势。

又例如在医疗资源紧张与救治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以由医生远程操作机器人来完成手术过程,不但节省了医生的时间还有效获得更多医治病人的宝贵时间。

甚至当机器人成本足够低廉时,可能会雇佣成本更为低廉的作业人员远程完成特定工作。

如图9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优秀产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之一。

达芬奇机器人是由医生控制台、机器臂系统和3D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

手术时,医生通过控制台内的图像遥控机械臂系统,从而完成外科手术。

这其中的机械臂可以完全模仿手腕动作,并且其专利的运动模式可以过滤掉手部抖动的现象并保证机械臂运动与手部运动一致。

而应用机器视觉技术3D成像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提供10余倍高清的图像。

这些技术使得医生有效降低了手术过程中错误的发生。

帮助医生远程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到手术中。目前在国内已经多家知名医院已经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包括: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并且应用于众多医学科目,包括:心脏外科、肿瘤外科、妇科、泌尿科等。相信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与技术的不断提升,类似这样的机器人使用会更加普遍。

案例3:

辅助视障人士的天使眼智能眼镜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8张图片

图 10 天使眼智能眼镜

如图10的天使眼智能眼镜,是由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在2017年中下旬发布上市的一款产品,这是世界上首款辅助视障人士感知世界和出行的智能眼镜。

该眼镜应用了视觉识别技术,独创的虚拟盲杖技术、虚拟盲道技术,将视觉信号转化为听觉信号,为视障人士感知世界和出行提供便利。

天使眼智能眼镜是盲杖或导盲犬的强大补充,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多感知世界的信息。

这款眼镜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使用者环境中的信息,并转化为听觉信号。

目前该眼镜可以识别出斑马线、柱子、栏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沙发、床、桌子、椅子、门和楼梯等多种生活中常见的设施,并且识别的物体也在不断增加中。

案例4:

脑机接口——Emotiv epoc+脑电波意念控制器

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用户价值_第9张图片

图 11 Emotiv epoc+脑电波意念控制器

脑机接口是一种未来的人机交互方式。刘慈欣在所著的《三体》一书中,描绘了三体人不需要依靠语言沟通,而是依靠思维直接对话。

这种方式正是体现出脑机接口的发展方向,依靠人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这里区分为单向脑机接口与双向脑机接口,可以理解为单向只能由人脑向机器发送信号,而双向可以完成人脑与机器双向交互。

如果科技真的发展到能够实现双向脑机接口时,《三体》中描绘的那种交流方式,也许会真的成为现实。

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快速完善并进入市场化。

近些年出现了众多脑机接口竞赛:

在2010年时北京举办了首届《脑-机接口大赛》,在2016年瑞士苏黎世举办了包含脑机交互竞赛的《Cybathlon半机械人运动会》,在2016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办了《意念控制无人机大赛》等等。

这些竞赛都在促使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目前部分优秀的单向脑机接口已经成为商业化产品。

如图11的Emotiv epoc+脑电波意念控制器,就是一款市场中成功的单向脑机接口产品。在佩戴好该产品后,便可以获取使用者的脑电波信息。通过感测并学习每个使用者大脑神经元电讯号模式,就可以将使用者的意念转化为机器信息。

目前这款产品可以感知到使用者的情绪变化,并且实现一定程度的思想控制功能,如替代键盘输入、控制无人机等。

———— / END / ————

作者:howie杨,微信公众号:yhdxyq123

本文由 @howie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