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y
是一个Android的应用组件,它提供屏幕进行交互。每个Activity都会获得一个用于绘制其用户界面的窗口,窗口可以充满哦屏幕也可以小于屏幕并浮动在其他窗口之上。
一个应用通常是由多个彼此松散联系的Activity组成,一般会指定应用中的某个Activity为主活动,也就是说首次启动应用时给用户呈现的Activity。将Activity设为主活动的方法,如下面代码所示需要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application>
....
<activity android:name=".MainActivity">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
application>
当然Activity
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跳转,以便执行不同的操作。每当新Activity启动时,旧的Activity便会停止,但是系统会在堆栈也就是返回栈中保留该Activity。当新Activity启动时,系统也会将其推送到返回栈上,并取得用户的操作焦点。当用户完成当前Activity并按返回按钮是,系统就会从堆栈将其弹出销毁,然后回复前一Activity
当一个Activity
因某个新Activity启动而停止时,系统会通过该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回调方法通知其这一状态的变化。Activity因状态变化每个变化可能有若干种,每一种回调都会提供执行与该状态相应的特定操作的机会
下面开始讲创建和使用Activity的基础知识(包括对Activity生命周期工作方式的全面阐述)
要创建Activity,必须创建Activity的子类。在子类中实现Activity在生命周期的各种状态之间转变时例如创建 Activity、停止 Activity、恢复 Activity 或销毁 Activity 时)系统调用的回调方法。Android Studio中新建项目默认创建的代码为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
onCreate()方法:必须实现的方法,系统在创建Activity时调用此方法。您应该在实现内初始化Activity的必要组件,必须在此方法调用setContentView(),用来定义Activity用户界面布局(XML文件)
每次新建的Activity都需要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并将元素添加为元素的子项
<manifest ... >
<application ... >
<activity android:name=".ExampleActivity" />
...
application ... >
...
manifest >
该部分用于描述如何启动Activity。作为主活动,在应用开启的时候就会系统创建,而用户不仅仅只需要主活动界面,用户需要界面的跳转,而界面的跳转也是其他活动界面(Activity)启动。
在该部分仅仅只提及利用显示Intent方式跳转活动,代码如下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SignIn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this,为本Acitivity的上下文;第二个参数为你要跳转的目的Activity.class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跳转方式可以看我后续的关于应用跳转与Intent使用博客.
通过调用Activity的finish()
方法来结束Activity还可以通过调用finishActivity()
结束之前启动的活动
关于finishActivity()
的理解:
你通过 MainActivity 来启动 ActivityA (使用 startActivityForResult 方法),那么你在 MainActivity 这个类中需要重写 onActivityResult() 这个方法,
然后,你可以在 onActivityResult() 中通过 finishActivity() 方法去结束掉 ActivityA
周期即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种状态。生命周期即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状态。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从无到有再到无,这样一个过程中所经历的状态就叫做生命周期。
Activity本质上有四种状态:
1.运行(Active/Running):Activity处于活动状态,此时Activity处于栈顶,是可见状态,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
2.暂停(Paused):当Activity失去焦点时,或被一个新的非全面屏的Activity,或被一个透明的Activity放置在栈顶时,Activity就转化为Paused状态。此刻并不会被销毁,只是失去了与用户交互的能力,其所有的状态信息及其成员变量都还在,只有在系统内存紧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系统回收掉
3.停止(Stopped):当Activity被系统完全覆盖时,被覆盖的Activity就会进入Stopped状态,此时已不在可见,但是资源还是没有被收回
4.系统回收(Killed):当Activity被系统回收掉,Activity就处于Killed状态
如果一个活动在处于停止或者暂停的状态下,系统内存缺乏时会将其结束(finish)或者杀死(kill)。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系统在杀死或者结束之前会调用onSaveInstance()方法来保存信息,同时,当Activity被移动到前台时,重新启动该Activity并调用onRestoreInstance()方法加载保留的信息,以保持原有的状态。
在上面的四中常有的状态之间,还有着其他的生命周期来作为不同状态之间的过度,用于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生命周期的具体说明见下。
方法 | 说明 | 是否能事后终止? | 后接 |
---|---|---|---|
onCreate() | 首次创建 Activity 时调用。您应该在此方法中执行所有正常的静态设置 — 创建视图、将数据绑定到列表等等。始终后接onStart() | 否 | onStart() |
onStart() | 此方法被回调时表示Activity正在启动,此时Activity已处于可见状态,只是还没有在前台显示,因此无法与用户进行交互。可以简单理解为Activity已显示而我们无法看见罢了。onStart()之后如果Activity转入前台,则后接 onResume() 如果 Activity 转入隐藏状态,则后接 onStop()。 | 否 | onResume()或 onStop() |
onResume() | 当此方法回调时,则说明Activity已在前台可见,可与用户交互了(处于前面所说的Active/Running形态),onResume方法与onStart的相同点是两者都表示Activity可见,只不过onStart回调时Activity还是后台无法与用户交互,而onResume则已显示在前台,可与用户交互。始终后接onPause() | 否 | onPause() |
onPause() | 当前 Activity正在停止(Paused形态),系统即将开始继续另一个Activity时会调用此方法。 它应该非常迅速地执行所需操作,因为它返回后,下一个 Activity 才能继续执行。 如果 Activity 返回前台,则后接 onResume(),如果 Activity 转入对用户不可见状态,则后接 onStop()。 | 是 | onResume()或 onDestroy() |
onStop() | 在 Activity 对用户不再可见时调用。如果 Activity 被销毁或另一个Activity 继续执行并将其覆盖,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如果Activity恢复与用户的交互,则后接onRestart(),如果Activity被销毁则后接onDestroy() | 是 | onRestart()或 onDestroy() |
onDestroy() | 在 Activity 被销毁前调用。这是 Activity 将收到的最后调用。当 Activity 结束(有人对 Activity 调用了 finish() ),或系统为节省空间而暂时销毁该 Activity 实例时,可能会调用它。 |
是 | 无 |
onRestart() | 在 Activity 已停止并即将再次启动前调用。 | 否 | onStart() |
名为“是否能事后终止?”的列表示系统是否能在不执行另一行 Activity 代码的情况下,在方法返回后随时终止承载 Activity 的进程。
这些方法共同定义 Activity 的整个生命周期。您可以通过实现这些方法监控 Activity 生命周期中的三个嵌套循环:
onCreate()
调用与 onDestroy()
调用之间。您的 Activity 应在 onCreate()
中执行“全局”状态设置(例如定义布局),并释放 onDestroy()
中的所有其余资源。例如,如果您的 Activity 有一个在后台运行的线程,用于从网络上下载数据,它可能会在onCreate()
中创建该线程,然后在onDestroy()
中停止该线程。onStart()
调用与 onStop()
调用之间。在这段时间,用户可以在屏幕上看到 Activity 并与其交互。例如,当一个新 Activity 启动,并且此 Activity 不再可见时,系统会调用onStop()
。您可以在调用这两个方法之间保留向用户显示 Activity 所需的资源。例如,您可以在onStart()
中注册一个 BroadcastReceiver
以监控影响 UI的变化,并在用户无法再看到您显示的内容时在 onStop()
中将其取消注册。在 Activity 的整个生命周期,当 Activity 在对用户可见和隐藏两种状态中交替变化时,系统可能会多次调用 onStart()
和 onStop()
。onResume()
调用与 onPause()
调用之间。在这段时间,Activity 位于屏幕上的所有其他 Activity 之前,并具有用户输入焦点。Activity 可频繁转入和转出前台 — 例如,当设备转入休眠状态或出现对话框时,系统会调用 onPause()
。由于此状态可能经常发生转变,因此这两个方法中应采用适度轻量级的代码,以避免因转变速度慢而让用户等待。接下来就用一个小例子进行函数回调的验证
代码很简单创建两个Activity以及相应的界面,每个界面只有一个按钮和TextView,按钮设置用来进行页面跳转的点击事件。每个回调函数内都有一个Log输出,所以验证的结果也是通过查看Logcat来进行查看,下面贴出MainActivity代码,所跳转的SecondActivity代码与之类似,故不贴出,只需在MainActivity代码上进行修改。
package com.example.martinzou.android_exp_2;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support.v7.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button;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Log.d("MainActivity","onCreate()被调用");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button=(Button)findViewById(R.id.button1);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iew) {
Intent intent=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Secon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super.onStart();
Log.d("MainActivity","onStart()被调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super.onResume();
Log.d("MainActivity","onResume()被调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super.onPause();
Log.d("MainActivity","onPause()被调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top() {
super.onStop();
Log.d("MainActivity","onStop()被调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Log.d("MainActivity","onDestroy()被调用");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
super.onRestart();
Log.d("MainActivity","onRestart()被调用");
}
}
设计的两个布局文件如下所示
1.在手机上运行起来打开,查看Logcat如下图所示
手机加载应用至显示界面时,Activity启动–>onCreate()–>onStart()–>onResume()依次被调用。此时MainActivity处于可交互的状态。
2.当我按下Home键时回到主界面时Logcat为
点击Home键回到主界面(Activity不可见)–>onPause()–>onStop()依次被调用。
3.当点击Home键回到主界面后,再次点击App回到Activity时,Logcat结果如下
我们可以发现重新回到Activity时,调用了onRestart方法,onStart方法,onResume方法。因此,
当我们再次回到原Activity时–>onRestart()–>onStart()–>onResume()依次被调用。
4.当我按下返回键时,应用退出,MainActivity被销毁(Destroyed)
onPause()->onStop()->onDestroy()依次被调用,MainActivity被销毁。
5.当加载应用进入主界面,并点击按钮进行页面跳转时,查看Logcat为
在原Activity调用了onPause()和onStop()方法,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进行MainActivity进行完onPause()之后SecondActivity的生命周期方法才能被回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onPause()方法不能操作耗时任务的原因了。
6.当我们点击Back键回退时,Logcat结果为
点击之后SecondActivity的onPause()方法,onStop()方法,onDestroy()方法依次调用,MainActivity的onRestart(),onStart(),onResume()会依次调用。在进行SecondActivity进行完onPause()之后MainActivity的生命周期方法才能被回调。
7.当我们点击SecondActivity界面中的按钮跳到MainActivity,Logcat为下图所示
会发现MainActivity并不会调用onRestart(),而是直接进行onCreate(),onStart(),onResume()的调用,跳转完毕之后SecondActivity并没有被销毁卫视处于onStop()状态,这表明SecondActivity()并没有被销毁。
小结:当Activity启动时,依次会调用onCreate(),onStart(),onResume(),而当Activity退居后台时(不可见,点击Home或者被新的Activity完全覆盖),onPause()和onStop()会依次被调用。当Activity重新回到前台(从桌面回到原Activity或者被覆盖后又回到原Activity)时,onRestart(),onStart(),onResume()会依次被调用。当Activity退出销毁时(点击back键),onPause(),onStop(),onDestroy()会依次被调用,到此Activity的整个生命周期方法回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