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特定实践



CMMI DEV V1.3 过程域的目标及其实践

 

CAUSALANALYSIS AND RESOLUTION

5  因果分析和解决方案(CAR)                                         支持(ML5)

因果分析和解决方案(CAR)的目的,是标识所选结果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以改进过程性能。

SG1 系统地确定所选结果的根本原因

    SP1.1 选择要分析的结果

    SP1.2 对所选择的结果进行因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SG2 系统地处理所选结果的根本原因

    SP2.1 实施在因果分析中开发和选择的行动建议

    SP2.2 评价所实施的行动对过程性能的效果

    SP2.3 记录因果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数据,供其它项目和组织使用

 

CONFIGURATIONMANAGEMENT

2   配置管理(CM)                                                   支持(ML2)

配置管理(CM)的目的,是采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来建立并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成性。

SG1 建立所标识的工作产品的基线

    SP1.1 标识将置于配置管理下的配置项、配置构件和相关的工作产品

    SP1.2 建立并维护控制工作产品的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系统

    SP1.3 为内部使用和交付给客户创建或发布基线

SG2 跟踪和控制在配置管理下工作产品的变更

    SP2.1 跟踪对配置项的变更请求

    SP2.2 控制对该配置项的变更

SG3 建立并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SP3.1 建立并维护描述配置项的记录

    SP3.2 执行配置审计,以保持配置基线的完整性

 

DECISIONANALYSIS AND RESOLUTION

3  决策分析与解决方案(DAR)                                         支持(ML3)

决策分析与解决方案(DAR)的目的,是运用正式的评价过程,按照建立的准则,对所标识的候选解决方案分析可能的决策。

SG1 运用建立的准测评价候选方案,作为决策的基础

    SP1.1 建立并维护确定哪些问题要接受正式评价过程的指南

    SP1.2 建立并维护评价候选解决方案的准则以及这些准则的相对排序

    SP1.3 标识用来处理问题的候选解决方案

    SP1.4 选择评价方法

    SP1.5 用已建立的准则和方法,评价候选解决方案

    SP1.6 基于评价准则,从候选方案中选择解决方案

INTEGRATEDPROJECT MANAGEMENT

3  集成项目管理(IPM)                                           项目管理(ML3)

 

集成项目管理(IPM)的目的,是按照从组织标准过程集剪裁而来的已集成和已定义的过程,来建立和管理该项目以及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的参与

SG1 使用从组织标准过程集剪裁而来的已定义过程来管理该项目

    SP1.1 建立并维护从项目启动并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定义过程

    SP1.2 用组织过程资产和度量库,来估计和策划项目活动

    SP1.3 基于组织工作环境标准,建立并维护该项目的工作环境

    SP1.4 将项目计划与影响该项目的其他计划集成,以描述项目已定义过程

    SP1.5 用项目计划、影响该项目的其他计划以及项目已定义过程来管理项目

    SP1.6 建立并维护团队

    SP1.7 将与过程有关的经验纳入组织过程资产

SG2 在该项目和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

    SP2.1 管理与项目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的参与

    SP2.2 与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一起标识、磋商和跟踪关键的依赖关系

    SP2.3 与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一起解决问题

 

MEASUREMENTAND ANALYSIS

2  度量与分析(MA)                                                  支持(ML2)


度量与分析(MA)的目的,是开发和保持用于支持管理信息需要的度量能力

SG1 根据已标识的信息需要和目的,确定度量的目标和活动

    SP1.1 建立并维护从已标识的信息需要和目标导出的度量目标

    SP1.2 详细说明满足度量目的的度量元

    SP1.3 详细说明如何获得和存储度量数据

    SP1.4 详细说明如何分析和沟通度量数据

SG2 提供满足已标识的信息需要和目的的度量结果

    SP2.1 获得规定的度量数据

    SP2.2 分析和解释度量数据

    SP2.3 管理和存储度量数据、度量规格说明和分析结果

    SP2.4 与所有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沟通度量和分析活动的结果

 

ORGANIZATIONALPROCESS DEFINTION

3 组织过程定义(OPD)                                           过程管理(ML3)


组织过程定义(OPD)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护可用的组织过程资产、工作环境标准以及团队规则和指南的集合。

SG1 建立并维护一套组织过程资产

    SP1.1 建立并维护组织标准过程集

    SP1.2 建立并维护经批准供本组织使用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描述

    SP1.3 建立并维护组织标准过程集的剪裁准则和指南

    SP1.4 建立并维护组织的度量库

    SP1.5 建立并维护组织的过程资产库

    SP1.6 建立并维护工作环境标准

SP1.7 建立并维护团队的结构、组建和运营的组织级规则和指南

 

ORGANIZATIONALPROCESS FOCUS

3  组织过程焦点(OPF)                                           过程管理(ML3)


组织过程焦点(OPF)的目的,是基于对组织的过程及过程资产的当前优势及薄弱环节的透彻理解,来策划、实施和部署组织的过程改进。

SG1 定期地和在需要时标识组织过程的优势、薄弱环节和改进机会

       SP1.1建立并维护组织的过程需要和目的的描述

       SP1.2定期地和在必要时评估组织的过程,以便保持对这些过程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的理解

       SP1.3标识组织过程及组织过程资产待改进的地方

SG2 计划并实施改进组织过程和过程资产的过程措施

       SP2.1建立并维护过程行动计划,以便处理对组织过程及过程资产的各项改进

       SP2.2实施过程行动计划

SG3 在组织中部署组织过程资产,并将与过程相关的经验纳入组织过程资产

       SP3.1在组织中部署组织过程资产

       SP3.2在项目启动时,把织标准过程集部署组到项目;并在各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这些标准过程部署必要的变更

       SP3.3在所有项目中,监督组织标准过程集的实施以及过程资产的使用

       SP3.4把从策划和实施过程得到的与过程相关的经验,纳入组织过程资产

 

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 MANAGEMENT

5  组织性能管理(OPM)                                           过程管理(ML5)

组织性能管理(OPM)的目的,是对组织性能进行预测式管理,以满足其商业目标。

SG1 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定量技术,理解过程性能的不足,标识需要过程改进的领域,以管理组织的商业性能

       SP1.1基于对商业战略和实际性能结果的理解来保持商业目标

       SP1.2分析过程性能数据,以确保组织能满足已标识的商业目标的能力

SP1.3 标识有助于满足商业目标的潜在的需要改进的领域

SG2 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定量技术,主动标识和评价改进,并根据对满足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的贡献选择要部署的改进

       SP2.1引用建议的改进并归类

       SP2.2分析建议的改进对满足组织的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的可能影响

       SP2.3确认所选择的改进

       SP2.4根据对成本、效益和其他因素的评价,选择和实施在整个组织中部署的改进

SG3 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定量技术,部署并评价对组织的过程和技术的可度量的改进

       SP3.1建议并维护所选择的部署改进的计划

       SP3.2管理所选择的改进部署

       SP3.3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定量技术,评价所部署的改进对质量和过程性能的效果

 

ORGANIZATIONALPROCESS PERFORMANCE

4 组织过程性能(OPP)                                           过程管理(ML4)

组织过程性能(OPP)的目的,在于建立并维护对从组织标准过程集中所选择的过程的性能的定量理解,以支持达到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并为定量管理组织的各个项目,提供过程性能数据、基线和模型。

SG1 建立并维护刻画组织标准过程集的期望过程性能的基线和模型

       SP1.1建立并维护组织的质量和过程性能的、可追溯到商业目标的定量目标

       SP1.2从组织标准过程集中,选择将要包含在组织过程性能分析、并保持对商业目标的可追踪性的过程或子过程

       SP1.3建立并维护要纳入组织过程性能分析的度量元的定义

       SP1.4分析所选过程的性能,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基线

       SP1.5为组织标准过程集建立并维护过程性能模型

 

ORGANIZATIONALTRAINING

3  组织培训(OT)                                               过程管理(ML3)

组织级培训的目的,是开发人们的技能和知识,以便能有效地且高校地履行职责。

SG1 建立并维护支持组织中各种角色的培训能力

       SP1.1建立并维护组织的战略培训需要

       SP1.2确定哪些培训需要是组织的职责,哪些是个别项目和支持组的职责

       SP1.3建立并维护组织的战术培训计划

       SP1.4建立并维护培训能力,以适应组织的培训需要

SG2 向员工提供培训,以使他们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SP2.1按照组织的战术培训计划提交培训

       SP2.2建立并维护组织的培训记录

       SP2.3评估组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PRODUCTINTEGRATION

3  产品集成(PI)                                                工程管理(ML3)

产品集成(PI)的目的,是把产品构件组装成产品,确保所集成的产品正常运行(例如,具有需要的功能和质量属性),并交付产品。

SG1 准备产品集成

       SP1.1建立集成策略

       SP1.2建立产品集成环境

       SP1.3建立产品集成规程与准则

SG2 确保接口兼容性

       SP2.1评审接口描述的完整性

       SP2.2管理接口

SG3 装配产品组件并交付产品

       SP3.1确定需集成的产品组件准备就绪

       SP3.2装配产品组件

       SP3.3评价装配后的产品组件

       SP3.4打包并交付产品或产品组件

 

 

PROJECTMONITORING AND CONTROL

2  项目的监督与控制(PMC)                                       项目管理(ML2)

项目监督与控制(PMC)的目的在于提供对项目进展的了解,以便在项目绩效显著偏离计划时可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SG1 对照计划监督项目

       SP1.1监督项目计划参数

       SP1.2监督承诺

       SP1.3监督项目风险

       SP1.4监督数据管理

       SP1.5监督干系人的参与

       SP1.6进行进展评审

       SP1.7进行里程碑评审

SG2 管理纠正措施直至关闭

       SP2.1分析问题

       SP2.2采取纠正措施

       SP2.3管理纠正措施

 

PROJECTPLANNING

2  项目计划(PP)                                           项目管理(ML2)

项目计划(PP)的目的是在于建立并维护定义项目活动的计划。

SG1 建立估算

       SP1.1估算项目范围

       SP1.2建立对工作产品与任务属性的估算

       SP1.3定义项目生命周期阶段

       SP1.4估算工作量与成本

SG2 制定项目计划

       SP2.1建立预算与进度

       SP2.2识别项目风险

       SP2.3计划数据管理

       SP2.4计划项目资源

       SP2.5计划所需的只是与技能

       SP2.6计划干系人的参与

       SP2.7建立项目计划

SG3 获得对计划的承诺

       SP3.1评审影响项目的各项水平

       SP3.2协调工作与资源水平

       SP3.3获得对计划的承诺

 

PROCESSAND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2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 (PPQA)                                        支持(ML2)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PQA)的目的,是把对过程及其相关的工作产品的客观见解,提供给员工和管理人员。

SG1 客观评价过程与工作产品

       SP1.1客观评价过程

       SP1.2客观评价工作产品

SG2 提供客观洞察

       SP2.1沟通并解决不符合问题

       SP2.2建立记录

 

 

QUANTITATIVEPROJECT MANAGEMENT

4  量化项目管理(QPM)                                           项目管理(ML4)

量化项目管理(QPM)的目的在于量化地管理项目,以达成项目已建立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

SG1 准备量化管理

       SP1.1建立项目的目标

       SP1.2组成以定义的过程

       SP1.3选择子过程与属性

       SP1.4选择度量项与分析技术

SG2 量化地管理项目

       SP2.1监督所选定子过程的性能

       SP2.2管理项目绩效

       SP2.3执行根本原因分析

 

REQUIREMENTSDEVELOPMENT

2   需求管理(REQM)                                           项目管理(ML2)

需求管理(REQM)的目的在于管理项目的产品与产品组件需求,并确保项目计划和工作产品间的协调一致。

SG1 管理需求

       SP1.1理解需求

       SP1.2获得对需求的承诺

       SP1.3管理需求变更

       SP1.4维护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

       SP1.5确保项目工作与需求间的协调一致

 

RISK MANAGEMENT

2  风险管理(RSKM)                                           项目管理(ML2)

风险管理(RSKM)的目的,是在产品或工作的生命周期中,在问题出现之前标识潜在的问题,以便策划风险应对措施,并在必要时实施这些措施,以缓解对实现目标的不利影响。

SG1 准备风险管理

       SP1.1确定风险的来源和分类

       SP1.2定义风险的参数

       SP1.3建立风险管理策略

SG2 识别并分析风险

       SP2.1识别风险并文档化

       SP2.2评价、分类风险并划分风险优先级

SG3 缓解风险

       SP3.1制订风险缓解计划

       SP3.2实施风险缓解计划

 

SUPPLIERAGREEMENT MANAGEMENT

2  供应商协议管理(PMC)                                         项目管理(ML2)

供应商协议管理的目的在于管理从供应商处获得的产品和服务

SG1 建立供应商协议

       SP1.1确定采购类型

       SP1.2选择供应商

       SP1.3建立并维护供应商协议

SG2 履行供应商协议

       SP2.1执行供应商协议

       SP2.2接受采购的产品

       SP2.3确保产品移交

 

TECHNICALSOLUTION

3  需求开发(RD)                                           工程(ML3)

需求开发(RD)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并建立客户需求、产品需求与产品组件需求。

SG1 开发客户需求

       SP1.1挖掘需求

       SP1.2将干系人的需要转换为客户需求

SG2 开发产品需求

       SP2.1建立产品与产品组件需求

       SP2.2分配产品组件需求

       SP2.3识别接口需求

SG3 分析并确认需求

       SP3.1建立操作概念与场景

       SP3.2建立必须的功能与质量属性的定义

       SP3.3分析续期

       SP3.4分析需求以达到平衡

       SP3.5确认需求

 

REQUIREMENTSMANAGEMENT

3   技术解决方案(TS)                                           工程(ML3)

技术解决方案(TS)的目的在于选择、设计、开发和实现需求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包含产品、产品组件以及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的过程。

SG1 选择产品组件解决方案

       SP1.1开发备选解决方案与选择准则

       SP1.2选择产品组件解决方案

SG2 开发设计

       SP2.1设计产品或产品组件

       SP2.2建立技术数据包

       SP2.3使用准则设计接口

       SP2.4执行自制、购买或复用分析

SG3 实现产品设计

       SP3.1实现设计

       SP3.2开发产品支持文档

 

VALIDATION

3   确认(VAL)                                           项目管理(ML3)

确认(VAL)的目的在于证明产品或产品组件被置于预期环境中时,满足预期的用途。

SG1 准备确认

       SP1.1选择需要确认的产品

       SP1.2建立确认环境

       SP1.3建立确认规程与准则

SG2 确认产品或产品组件

       SP2.1执行确认

       SP2.2分析确认结果

 

VERIFICATION

3   验证(VER)                                              工程(ML3)

验证的目的是确保选定的工作产品满足规定的需求

SG1 准备验证

       SP1.1选择需要验证的工作产品

       SP1.2建立验证环境

       SP1.3建立验证规程与准则

SG2 执行同级评审

       SP2.1准备同级评审

       SP2.2进行同级审评

       SP2.3分析同级评审数据

SG3 验证选定的工作产品

       SP3.1执行验证

       SP3.2分析验证结果

 

GENERICGOALS AND GENERIC PRACTICES

2 通用目标和通用实践(PMC)                                        项目管理(ML2)

 

GG1 达到特定目标

        过程域的特定目标,是由将可标识的输入工作产品转换成可标识的输出产品的过程所支持的

       GP1.1执行过程域的特定实践,开发工作产品并提供服务,以达到过程域的特定目标

 

GG2 制度化为已管理过程

       将该制度化为已管理过程

       GP2.1建立并维护用于策划和执行该过程的组织级方针

       GP2.2建立并维护执行该过程的计划

       GP2.3为执行过程、开发工作产品和提供对该过程的服务,提供足够的资源

       GP2.4分配执行该过程、开发工作产品以及提供对该过程的服务的职责和权限

       GP2.5需要时,培训实施或支持该过程的人员

       GP2.6将所选择的该过程的工作产品,置于合适的控制等级之下

       GP2.7按照计划,标识并通知与该过程有关的项目相关人员参与

       GP2.8按照执行该过程的计划,监督与控制该过程,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GP2.9客观地评价该过程和所选的工作产品,与该过程描述、标准和规程的遵循性,并处理不符合项

       GP2.10与较高层管理者共同评审该过程的活动、状态和结果,使该过程具有适当的能见度

GG3 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

       将该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

GP3.1 建立并维护已定义过程的描述

   GP3.2采集从策划与执行该过程所得到的与过程有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CMMI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和特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