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医日记2

如果按中医学界的习惯划分,我大概得算作是“学院派”里的一个虾米。我是医学院的小学生,自然算作“学院派”。可细细想来,本人骨子里总有几分叛逆,对学院的培养制度多少有些个人见地,始终对西医基础课程感不起冒来。在校一年,大概摸清了中医院校普遍的教学计划——那无非就是中西医结合嘛。说是中西七三开,结果上了课才慢慢发现,明明是五五开嘛。之前有一老师闲聊谈及我们学校原本是有一个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结果五年毕业,是中也中得不太够,西也西得不彻底。最后学校看到效果不好,给裁撤了。现在细想,我们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哪一个不是按中西医结合设置的课程?我只能说,匪夷所思。我高中是理科出身,按说对生物学什么的是有感情的,可本科一年后,这些所谓的兴趣用“荡然无存”形容似乎毫不夸张。如今的生理生化,我是纯拿毅力来学的。(况且还没有多少毅力)我不反对西医,西医能用一百年时间在中国站住脚并且占据主流自然是有它的绝对优势;我反感的是强制中医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习所谓的“医学基础课”。我们从高中上来,多数人只有十二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理科思维,这在理解阴阳五行等等中国古代哲学的路上着实算是种理解障碍。举个例子,什么是五行?那一般人就说了——“金木水火土”,我一年前也是这么一个理解层次。实际上,中医的五行顺序应该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环无端。那人们都怎么理解五行呢?木就是木头,或是木质的家具;火就是燃烧的火焰等等。这些都是误区,误把五材当作五行。真正的五行,是指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我们一年有四季。春季到来的时候,万物复苏,草芽从化冻的土里钻出来,树枝枝头也冒出新绿,冬眠的动物从洞里钻出来,各种生物都呈现一种向上向外的趋势。因此,古人拿五材中的“木”来代表这种现象、这种自然之气的向上向外的运动。木是什么,木就是草啊树啊这种植物的统称,那树木花草是不是往往有一种长枝发芽、茁壮成长的趋势呢?大家现在写字,也能发现,凡是和植物有关的字,差不多都有个“木”字旁。它放在五行里,就代表了气的向上向外、调达舒畅的运动。另外的四行自然也是这样的理解方式。古人在科技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往往爱用这种取象比类的方法,所以,学习中医自然需要“象思维”的培养,也正是这种象思维,让我们的中医可以让人听得懂、想明白。有一句话怎么说,叫“大道至简”。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显认识,难免贻笑大方,望读者见谅。                                2017.10.6.于家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医日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