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风云》,急诊室来了俩小姑娘。
其中一个是被另一个搀扶进来的,被搀扶的女孩子说肚子疼,疼的很厉害。陈绍聪和杨羽问疼多久了,女孩支支吾吾,一会说从早上一会又说从昨天夜里。
听诊器没发现任何异常,在检查肚子时,发现女孩肚子上有很多纹路。陈绍聪问是否生育过或者流产过,女孩当时就急了,斥责陈绍聪窥探隐私。然后起来就往外走。
陈绍聪一脸纳闷,杨羽要去问,陈拉住她不让问,因为这确实有可能是病人的隐私,进修医生楚珺犯过这事,后果很严重。
但是杨羽很坚决,拉扯中,杨羽大声地问出:
你把孩子丢哪儿了?你生下的孩子丢哪了?
然后陈绍聪和杨羽去城南的公共厕所找孩子,终于找到了孩子,但是情况不乐观,女孩拒绝给孩子签字,无论陈绍聪怎么和她谈,她就是蒙在被子里哭。
看到哪里,觉得这个女孩又可恨又可怜。才十九岁的姑娘,在医院之外生下孩子。如果不是肚子疼的厉害,想必她根本不会来医院就医。
将出生的婴儿丢弃是犯罪,这说明姑娘是个法盲。但不想生孩子的时候生下孩子,这是什么?这是性教育的失败啊。
这个姑娘才十九岁,她遇到了什么,她以后怎么办?如果要说清楚可能得一本书,但因为这和电视剧的主线无关所以剧中没有介绍。可是对于这个女孩,这是她走出医院就得面对的残酷现实,也是她一生都得承担的。
为什么说这个女孩没有受过性教育,首先和男朋友发生关系时没有避孕,十九岁的年龄是承担不了生育的,避孕是必须的,她没有,或许她不懂或许她没扭过男友。当然也有可能是她被性侵的,自然不可能避孕。
但是怀胎十月,最后偷偷生下孩子又丢弃说明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但这十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处理这件事请说明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或者羞于面对。
处理这个词我用的也很难过,因为医学上来讲超过三个月再流产就有一定的危险了,再往后孩子成型只能引产就更危险和残忍了。那也是一个生命。但是如果承担不了,这个孩子确实不能留。
性,长久以来都是一个欲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况,每个人都得面对,都会接触,但是不能说出来。这个词还一度是肮脏的代名词,说出来就是不正经、下流。
安全套,很多人把它和性直接挂钩,而不是直接联想到安全上。
没有性教育,没有性安全教育,于是去医院流产的年龄越来越幼龄化,甚至不止一次。想想多可怕,也多悲哀。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性教育课本事件,最后的结果是学校收回了课本,因为社会反响主要是家长反响太大了。我在网上看了一些那书中的图片,确实很直白,尺度当然比以前那些说一点留一点的生理课本自然要大很多。
有人说可以当小黄书看,你对小黄书的理解也太肤浅了吧?我特意查了一下小黄书的概念,色情小说才叫小黄书好吗?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细节描写没有心里描述,就俩那啥图片就叫小黄书?
还有家长说小学生看性教材太早了,应该到初中再学习。总之各种反对声。
性教育在中国一直是缺失的,很少有家长把它当回事,更少有把它当成长的一门课来教的。原因大致是以下两类: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性是不需要教的,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
长期以来国人信奉长大了那些事情自然就懂了,一代一代的人都这么认为。所以都打算遵从自然。
但是长大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对每代人是不一样的概念好吧?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20来岁才结婚,那个年代管的严都比较传统。但相比再前一代人不还是开放多了,居然自由恋爱拉,结婚前都拉过手了,太开放了。
然后到了90后出生的小孩,小学初中就谈恋爱,亲亲了。公交车站、地铁站搂搂抱抱的穿校服的男孩女孩一点不鲜见。
每代人面对的社会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同年代的人在同样的年龄认知是不一样的,接触到事物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做父母的还拿自己父母管教自己的方法教孩子,真的太危险了。
以前听说过一个案例,大学毕业结婚了,几年不生孩子,一问才知道他们以为俩人在一起睡觉就能生孩子。在一起睡觉?对性完全无解的人所谓的睡觉就是睡觉好吗?但是成年人的睡觉寓意丰富着呢。
不教也真的有不懂的,但是这样好吗?
与性相关的语言羞于出口。
这套教材被诟病的还有性器官的直白描述。性器官和人身上其他的器官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只不过每个器官的作用是不同的。而性器官有隐私的成分,就好像日记本偷偷写下喜欢谁一样是不能随便示人的。
很多父母从来不向孩子进行任何性教育,视性为洪水猛兽,一旦发现家里的女孩早孕了,就是各种打骂,用各种恶毒的语言,就像是骂仇人家的孩子。在这些家长眼里,性是特别肮脏的东西。
长大结婚了再去了解性,以为不说孩子们就可以不理睬性,家长们太天真了。
对于人来讲,不管多大,越是藏着掖着的东西就越有兴趣。既然瞒不住,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让孩子去了解。性教育不仅要做还真得从小就开始做。
新闻报道里有太多惨重的案例了,几岁的幼童被性侵,不全是被暴力胁迫的,很多作案者是熟人,用的都是哄骗的方式。在非暴力情况下,如果孩子懂得一些性的常识就不会发生这些事件。
情窦初开的年龄,哪个父母能阻拦得了孩子发生关系,既然不能,就要做好安全措施。如果连性教育都没做过,连性器官都不懂,怎么讲解安全措施?
有些父母觉得自家的是男孩,不吃亏,讲不讲无所谓。这些父母还真的得慢点高兴,要知道孩子是否成功要看他婚姻是否幸福,这种不负责的态度是很难婚姻幸福的。
2016年曾经报道过一个10岁的小女孩怀孕的事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会有各种激素的摄入,身体发育提前了,女孩八岁九岁来月经已经不稀奇了。还要再等中学才进行性教育吗?那太晚了。
既然好奇心挡不住,与其让孩子通过网络等非正规渠道了解这些知识,不如通过正常的途径去学习这些知识,越早了解就越能较少受伤害的可能性,越能尽早地保护自己。
越早了解这些知识,那些幼童被性侵、怀孕低龄化会很大程度地减少,剧中那个十九岁女孩的悲剧也能减少。
不要让偏见阻拦性教育的步伐,让孩子们坦然面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