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书人物日更day12袁世凯在朝鲜

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戊戌六君子的血染红了袁世凯的顶戴;小站练兵使他获得慈禧和荣禄的青睐;山东巡抚任上剿杀义和团更使他飞黄腾达。然而,性格决定命运,袁世凯的锋芒早在二十三岁时便已锐不可当,他发迹的地点不在中国,而在朝鲜。

历史上的朝鲜长期是中国的属国。19世纪末,日本入侵朝鲜,清政府决定“抗日援朝”。安徽庐江人吴长庆率领手一支号称庆军的劲旅进军朝鲜。袁世凯正好在庆军中任职。

清军抵达朝鲜仁川后,吴长庆指派一个营为先遣队,下令立即登陆。但该营指挥官却表示士兵不习惯航海,大多晕船,请求暂缓登陆。吴长庆大怒,立即将营官撤职,改派袁世凯代理。袁世凯受命后,督率该营在两个小时内便完成了登陆,令人不得不对这个年仅23岁的青年刮目相看。

由于庆军抢先于日本登陆,迅速平定了朝鲜境内的叛乱,又扶持李熙掌权,朝鲜王室对中国的向心力大大增强。清政府借机对朝鲜实行了全面控制:首先,平乱的庆军六营全部留驻朝鲜,帮助朝鲜训练新军,在军事上加强了介入。其次,与朝鲜签订通商条约,以此重申中国的宗主国地位。最后,通过代管,全面掌控了朝鲜的海关以及外交事务。

日本没有就此罢休,他们继续把侵占朝鲜看作实现其大陆政策的跳板,因此极为反对和仇视清政府对朝鲜的控制。日本拥有了在汉城的驻军权后,开始紧锣密鼓地插手朝鲜内政,试图推翻亲华的后党政权。

由于吴长庆帮助闵妃平息了壬午兵变,成为她坚强的军事后盾。因此,当闵妃掌权后,亲华成了必然的选择,那些由她提拔上来的亲华派官员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势力。

当时平定朝鲜内乱后,朝鲜一批激进青年流亡日本。明治后期的日本发展令他们大开眼界,钦羡不已。相形之下,朝鲜却泥古不化,死气沉沉,因此顿生亲日背华之心。

这帮青年组织了“开化党”,主张“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开化党一回国,朝鲜新旧两派立即泾渭分明。一方亲日,一方亲华,明争暗斗,势同水火。新旧两派的斗争远远超出了朝鲜内政的范围,成为中日两国外交争端的前台戏。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南方形势危急。5月,吴长庆奉调率领三营庆军回国驻防,力量对比开始向开化党倾斜。由于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节节败退,清廷在朝鲜的威望大大降低。开化党和日本认为清廷在战争期间无暇北顾,是发动政变的绝好时机,于是决意起事。

政变发生之前,袁世凯已经察觉到情况有异,他将朝鲜山雨欲来的紧张局势函告给了李鸿章并提醒他,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将在八九日内返回汉城,届时可能会有事发生。1884年12月4日,由日本挑唆的朝鲜“甲申政变”在没有任何预兆的前提下突然爆发。

开化党控制了王宫,并组成了完全亲日的新政府,政变似乎大功告成。

由于事发突然,在朝鲜的清军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还是袁世凯首先探明了真相。当时,如果按常规向国内请示,挽回大局的机会就可能失去。在这个重要关头,袁世凯来不及细想,果断率一营官兵及部分朝鲜军赶赴王宫,与宫内的开化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开化党守军中数百个之前蒙袁世凯督导训练的士兵临阵倒戈,加入了清军一方,战局立刻急转。整个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清军大获全胜。

这一战促成了袁世凯的崛起,此后十年,他成为清政府驻朝鲜的头号人物。在李鸿章的遥控下,袁世凯恩威并施,全面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外交。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书人物日更day12袁世凯在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