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由原阿里的苏杰同学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编写,影响了一批对于产品经理职位感兴趣的人。我将阅读过程中体会比较深刻的一些地方摘抄出来,分享给大家。

PS: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如对此书作者感兴趣的,可以添加苏杰的微信公众号: iamsujie


1、不要让用户思考

《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受业界很多产品经理推崇,其中的理念影响深远。产品设计要求简洁、易懂。


2、我们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当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有冲动去寻找与之矛盾的观点,然后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从而全面的理解某个事物。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行事。

---这种逆向思维可以让我们去深入思考、不同的思考、全面的思考,探索事物的多面性,从而更全面的理解事物。


3、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

用户需求: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我们的分析,找到的真实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换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需求分析与常见的技术分析最大的不同是思路的本质差异。

技术分析:“树干->树枝->树叶”的任务分解过程

技术人员乐于用这种方式思考,可以把大的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发现难点逐一攻克,不少需求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所以往往会用这种思路做需求,听到客户提的功能点直接想怎么做系统设计了。

真实情况:首先是“树叶->树枝->树干”,其次是“树干->树枝->树叶”分解过程,是一个“分->总->分”的过程。

一方面不能漏掉提炼用户需求的过程,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用户梳理合理需求,砍掉无用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停留在本质上,试想如果做到“树干”,后端的执行人员也可能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东西,所以我们要继续把树干分解成树枝、树叶(需求分解)。


4、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需求来源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那么减少这个差距有三种方式:

提高现实:是我们最常用的,去开发某种产品,但也是最笨的方法;

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这类句子大家都经常听到;

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导用户去关注其它事物,他们就会觉得这个差距没那么可憎了。

产品设计的最高境界---创造需求。

去满足需求有三种方式,其实就算是“提高现实”这样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四两拨千斤”的方案。如果机会出现,就千万不要放过,因为这样做事情实在太爽了。

话说,某跨国日化公司,肥皂生产线上面存在包装时可能存在少装肥皂的问题。

于是该公司总裁命令以博士牵头的专家对该问题进行了攻关,该研发团队花费半年时间,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完成了肥皂盒检测系统,有效减少了此问题。

再说,某乡镇肥皂企业也遇到了类似问题,老板命初中毕业的工头想方法解决,经过半天的思考,该工头拿了台电风扇到生产线末端对传送带猛吹,方法可行。

乡镇企业这样做,性价比更高。并不是说跨国公司的做法不合适,乡镇企业的做法不一定适合跨国公司,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5、对产品功能前期的理解可以通过功能上线两周后的数据分析来验证,以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的商业目标,而不断改善前期判断的准确度。

---其它事情也可以用此方法来验证,比如在定目标一段时间后,想验证自己这段时间是否有成长,可以从生活、工作、心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自己的目标是否合理。


6、商业评审和技术评审最好分开,或者说在任何评审会议上不要同时讨论商业和技术的问题,否则会被技术人员带人细节讨论,或者商业人员打击技术人员,或者决策者思维被搅浑。


7、关于产品运营:一方面产品需要好的运营,今天已经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各种产品都极其丰富,没有运营,产品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慢慢消亡;另一方面,运营也需要好的产品,运营只能把人带来,而要把人留住就必须靠产品了,只有产品真的有用、能用、好用,才能看到运营的持续效果。

关于运营KPI看法:运营团队如果仅靠KPI来工作,只看到短期数字的高速增长,而吸引很多垃圾流量,而非挖掘真正的用户需求,去转换为真正的用户,那必然走不长远。有时候需要去平衡这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用产品驱动而非KPI驱动。


         获取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1)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