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写了一篇, 2018总结和2019规划的文章, 今天又回来做下新的一年的规划.
先看一下去年定下的目标完成的情况.
太扯了, 7-10月份, 我明天都8:30到公司了, 更有的时候尽然6, 7点钟就到公司, 但晚上下班的时间保持不变… 原因有两点:
锻炼这个事情. 天天都去扛不住… 夏天的时候是周二,. 周四去锻炼半小时(必去). 11月份之后天气逐渐转凉, 去的次数缩减到每周二只去锻炼半小时.
有完成不过没有指标上的衡量, 这下半年我只看完了两本书, <<未来简史>>和<<活着>>, 目前<<金字塔原理>>正在以龟速在看(还晦涩, 文中的例子离我还太远, 完全没有代入感), 并且也开始学习起了钢琴.
专业知识这后半年自己是非常不满意, 并没有研究很多深层的东西, 大多都停留在表面, 太浮. 下半年学习了:
final-form
和uform
. 不过没有研究他们如何做到精准更新的原理.英语这半年感觉有了小幅度提高, 这半年周一到周五每天必背15个新单词, 复习45个旧单词. 加上时而看看英文博客和文档, 最新还开始刻意练习听力和口语, 还不错.
这一年经历不少, 从学生到职员身份的转变, 从哈尔滨到杭州生活环境的转变, 从男朋友到单身狗的转变.
前一阵看书还提到过峰终定律 (叙事自我要对我们的体验下判断时, 并不会在意时间持续多长, 只会采用"峰终定律", 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点这两者. 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 , 总体感觉惨的一b.
虽然上半年在学校的时候理性的一想其实挺快乐, 那个时候毕竟阳阳从北京回学校了; 可是下半年实在太惨了, 各种不适应, 加上刚入职疯狂的加班同时阳阳甩了我找了个新人, 让我暴瘦20斤, 这都将近过了6个月我才从这种情绪中透过气来,最近虽然业务支持压力变小, 也适应了些, 但每天说不上快乐, 也说不上悲伤.
去年目标完成情况只能说喜忧参半, 有些目标完成了且超出预期, 也有些干脆没完成, 还有些完成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这个问题老大在跟我聊S2绩效的时候就和我说过, 他可以接受我学习并适应这个季度, 但人始终是要晋升的, 你打算在1年或者2年之后拿什么去晋升, 自己和其他同级别的同学的区别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这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老大提到了两个大方向给到我:
我感觉自己更适应技术型, 但具体的技术方向我想还是应该紧贴业务, 在业务上找到发力点, 深挖, 不单单只是做被安排的业务, 一旦团队有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方向应该主动去揽工作来做.
这个想法其实我在没入职的时候就有了, 但这下半年来只是在背单词, 这个计划也迟迟没有启动.
自己英语底子实在太薄, 看英语文章纯靠单词, 一旦句型复杂, 就算单词全认识也不会翻译, 因此要启动这个重学英语计划, 其实就是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语法.
下半年一毛钱没攒下来… 全吃了, 玩了. 下一年打算每个月攒个5000块
钱和时间都是宝贵资源, 不能浪费.
好的身体还是最重要的, 等天气暖和了要把锻炼时长提高到1个小时, 频率也要上到一周可以接受的范围.
考研这个事情实际上困扰了我很久了, 一直在要不要读和读什么专业之间来回徘徊.
上文也提到了之前的计划, 实际上之前是打算3年后直接去读MBA的, 现在的问题出在了我对是否应该读MBA的目标出现了动摇, 原因有三个:
好吧, 那读计算机硕士?
看了课表, 课程确实都是些我一直想学习的前沿科技, 不过. 课程时间充其量只有1年, 怕又了解个泛泛, 学学调用下TensorFlow的几个库, 学学各种概念? 最终不还是自学?
毕了业的确和现在比怎么说能力肯定有提升, 不过花费3年工作经验时间+3年工资是否真的值得, 获得这些能力上的提升?
这个问题我需要想清楚.
(7. 最后简单谈一下自己对2020年个人对于爱情上的想法, 不太算是目标的一类, 只是今年对于爱情上的看法. 不要为了脱单而去脱单, 不会主动去认识异性, 一切随缘. 单身几年努力提升下自己, 没啥分心事也不错. 不过没了阳阳经常把自己从幻想中拉回现实来, 还是要小心呀, 不能大意, 不能抱怨, 不能犹豫, 要文明不要口吐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