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R-原文片段】
来自Toastmasters《胜任领导》P.49
[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辅导]
辅导员营造一个正面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人成长。你可以通过一下方式创造这样的环境:
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指派一些特别能够学习达到新技能的工作给他们,或介绍一些关于特定技能的书籍和文章。
协助组员了解可以进步的地方。组员目前的工作能力,可能与升迁或完成某项计划要求的能力有段差距。你应该帮助他们注意到之间的差距,让他们了解该如何进步。
提供有帮助的建议。你应该根据自己在此类问题上的经验,提供解决方法或信息:“看看去年的资料,应该会有用。”
以身作则。我们都乐于听取我们敬仰的人的意见。所以要注意,别人也会观察你如何面对问题、克服挑战。
鼓励他人自我思考。不要直接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相反的,你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找寻可能的解决方法:“你有几个解决方法,你觉得哪一个是最好的呢?”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辅导员通过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发现差距、提供合理建议、做出示范、给予独立思考以鼓励、引导挖掘解决办法来为团队创造学习氛围。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构建学习型团队确实很重要,在读书会工作后,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方面的阻碍。上周,一位公司的老总约我到他们公司去参观一下,给他们讲讲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在参观公司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团队有这样一些特点,每位员工都专门购置了书架,让学习的书籍放在离手最近的地方。各个团队的领头人都能清楚的说出自己与其他团队之间的差距,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而这样的学习计划都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不是领导的独特要求。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老板就很喜欢书籍,很喜欢学习,员工对于老板的这种爱学劲头充满了敬仰,也非常愿意追随。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为读书会制造学习氛围也很重要
目标:5月份前,要让读书会团队完成12本书的学习量
方法:4月1日-4月3日选出本阶段学习书籍,每人挑选读书会内阅读量较高,但自身最不熟悉的读书会书籍,3个人每人选4本
4月4日-4月24日,每人将选出的4本书拆解,进行深入阅读,制作活动流程。
4月9日 由我进行第一本书的拆解与讲解,进行示范,并找出不足与问题。
4月14日 团队成员进行第一次书籍讲解,继续寻找亮点与不足,并找到快速深入阅读制作课程的解决方法。
【26】【R-原文片段】
来自Toastmasters《胜任领导》P.38-39
[纠纷与共识]
有纠纷未必一定是不好的事,往往在纠纷化解之后会有正面的改变,比如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决定、创意和感情。相反,如果纠纷无法化解,则可能降低效率、士气下跌、组员互相猜忌而最终导致失败。
许多人认为以共识来达成决议是最好的方法。共同做的决定考虑到了每个人的疑惑和意见。因此,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大家都能接受。不会遭致强烈反对,达成共识有以下几个好处:
1.更好的决定:考虑了每组组员的想法,所做出的决定自然更加完善。
2.更好的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必须共同合作。
3.更容易获得支持:因为大家都有机会发表意见,了解彼此的立场,自然更加能够支持共同作出的决定,支持共识。
如何协调
达成共识比决策过程需要更多时间。还需要协调员聆听、发问、澄清和处理纠纷。
作为协调员,必须在意图达成共识的讨论中考虑以下指南:
必须保持尊敬、谅解、关怀和中立的态度对待每位组员。
让他们直抒胸臆。
拥有各自的发言权且不被干扰。
承认他们讲的内容,并复述他们的重点,以免误解。
必要时提问。
千万不要让讨论从化解纠纷变为互相谩骂、指责或争辩谁对谁错
将讨论重点集中在事实和眼前的情况。
当确认了问题所在之后,把讨论重点放在如何解决。
遵循以上指南,你可以开始将化解纠纷的讨论导向达成共识。成功的讨论有其特定的顺序:
1.摆出问题。说明纠纷如何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阻止团队达成目标。之后,让每位成员提出询问。
2.交待讨论的流程。开始前必须先定下一些规则,包括:不可打断正在说话的人、不可提高声量、不能做人身攻击。
3.公开讨论。鼓励组员们分享他们的想法、意见和建议。让每位组员都发表对当前情况的个人看法。
4.界定轻重。要讨论的问题可能不只一个,且重要程度不同。作为一个团队,应确定好优先顺序。优先讨论最重要的问题。
5.找出共同同意的部分。各方必须找出他们都同意的部分,比如说共同目标、利益和价值观。
6.确定大家的分歧之处。询问每位组员的反对意见。讨论这些反对意见,团队就能发现最基本的问题:George反对要求他8点到,而别人却可以迟到,但他的基本问题是有些人工作时间较少,而工资却和他一样。
7.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共同合作,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8.找到共同点与问题,及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必要时可重复该步骤,直至解决多数问题。
9.达成共识。若无人强烈反对,大家都支持便可达成共识。该决议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
讨论结束时,每个团队成语应该觉得:
“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相信整个团队都了解我的想法。”
“我支持最终决定。”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纠纷有时候是不错的窗口,通过达成共识可以实现多层次改变。这样的共识往往意味着决定更成熟,团队更支持,促进更多的合作。
达成共识需要进行协调,在此过程中,作为中间人,要保持对各方尊重,不偏颇,不指责;
引导大家说出心中的话;保证发言秩序;确认内容,减少误解;必要时进行提问;保证讨论秩序和方向;确保讨论中心是事实和解决方案。
关于纠纷型的讨论要遵循一下顺序:
展示问题——展示讨论流程——组织公开讨论——抓住主要问题——寻找共同点——寻找矛盾点——找到解决办法——达成共识——保证团队成员信心。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矛盾,2008年,高考结束,我的成绩还不错,可以上一所重点学校的差专业,或者上一所相对较差学校的王牌专业。就此在家中产生了大量的纠纷,我爸希望我能够去上好学校,专业差一些也没啥;我妈希望我离家近一点,尽量选个好学校,专业看的过去;而我希望上一个我喜欢的专业,学校的水平只要不是太差就行。于是,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争吵,当时确实缺少这样一位中间人,面对这个清晰的问题,往往是一起说,谁都不听谁的,也没有人去寻找这个问题上的共同点,那就是毕业以后考虑就业。每天的讨论全是矛盾点,相互没有妥协,也没有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最终以我自作主张报名结束了争吵。但也让一个假期的家庭氛围变的很糟。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面对纠纷,既可以变成一个死结,也可以变成一个机遇
目标:解决一个长期没有谈下来的驿站
方法:4月10日拜访之前合作没有谈成的驿站
谈判内容为:展示之前没有合作成功的矛盾点;
征求对方同意,双方各自讲将各自的想法逐个表述;
找到没有合作成功的主要问题——合作价格与合作形式;
也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打造企业学习型组织;
矛盾点为相应的合作价格提供的活动和书籍是否具有这么高的价值;
希望找到的解决办法为:先开展一场学习活动,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要让自己和对方都表达出要表达的内容,寻找共同的解决办法,达到双赢。
【27】【R-原文片段】
来自Toastmasters《胜任领导》P.52-53
[建立团队]
团队,是一群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他们分担责任、互相依赖以完成任务。领导人都深知,唯有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有效达成组织的使命和目标。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迸发出更多创意,让工作更有效率。当有了成功的团队,领导人可以减少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时间,更加专注在拟定发展方向等事务上。
建立团队
一个领导人的成就如何,往往看他所带领的团队的表现。与团队共同工作,意味着:
团队领导人必须懂得减少独立运作,充分授权。
领导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能预见未来,然后富有热情地激励组员,朝未来奋进。
随后,你必须懂得分派权力,让团队成员自己掌握自己的工作。
当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完成任务时,就代表你将更能达致成功。
领导人的任务是激励团队成员,让他们肩负起更多责任、权力和自主权。
如何建立团队
为了使团队成员能够尽快投入工作,步骤如下:
选择成员。理想上来说,领导人都会选择那些有经验和知识的人。你应该选择那些能胜任及可靠的人担任组员,你也应该寻找具有积极、热诚、勤奋、机敏和具合群特质的人。比方说,假设你是分会对外宣传活动的主席,你所选择的团队成员应该是有创意、拥有良好说话和协作能力、曾与媒体接触、能够贡献个人时间、积极推动会务的人。
检视目标。你必须与组员讨论团队的目标,看看这些目标是否符合组织的宗旨,然后交由组员将这些目标明确化。团队成员会对他们的工作更加有归属感,进而积极投入工作当中。
设定标准。与团队成员共同订立一些工作条规和程序。确定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沟通:每天或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口头报告还是书面报告?有问题发生时该如何解决,以及由谁来决定等。
制订计划。和组员共同商讨实际的工作计划,制订达成目标的步骤,然后分派职务。确定每位组员各自的任务。成员需要了解自身职责与队友及团队目标的关系。
设定监督机制。解释你将如何监督组员的表现。你会自行观察还是需要组员呈交报告?共同讨论希望团队达到的标准,清楚第告诉他们给予反馈的方式:个别与每个人沟通,或是只告诉他们的主管。
建立团队信任。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以诚相待。经常举办会议和社交活动,成员能相互交流并团队在一起。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往往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出来的。信任又加强了大家对组织的忠诚和投入度,对团队目标和结果保持高士气、自豪、愿意冒险及改变的态度,还能帮助团队解决分歧。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团队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领导需要带领团队来达到成就。领导需要学会放手、分派工作和激励成员。建立团队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成员:选择有相关经验的人相对优先;制定合理的目标:清晰明确的目标;在团队成员参与的情况下制定相应完成标准;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制定督导的方式;保持团队信任。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2016年的时候,也尝试过这样的方式,团队一度扩充到30人,但招收了大量的实习生,导致带领团队的时间很长。说明当时选择成员有问题,对经验的考量较少。对于建筑项目,目标相对明确,但往往时间不足。在初期,由于没有考虑无经验的实习生的工作水平,导致计划制定不严谨。正常可以完成的事,往往需要翻倍才可以完成,团队成员怨声载道。原本进行监督检查的成员,需要不断对图纸进行修改,同样导致效率低下。这样的计划就缺少与团队成员共同制定。团队成员信任感也很低。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目标:关于读书会团队的建立
方法:6月份招聘一名兼职书童,虽然是兼职,但同样是重要的团队成员,也是建立新团队的重要契机。方法如下:
1.尽量在书友中寻找合适的人选,因为书友更了解樊登读书会的书籍的内容,这也是最主要的经验。
2.将活动组织,朋友圈发布,添加会员微信,会员邀约入群等事项交由书童处理,我主要处理活动谈判,合作谈判等。
3.在7月份完成兼职书童的全部培训,团队目标为增长+服务双轨并行。
4.与书童共同探讨如何实现增长+服务双轨并行的年度计划。
5.制定相应考核制度:督促书童完成相关任务。
6.搭建学习型组织,与书童共同学习,保持团队学习氛围。
【28】【R-原文片段】
来自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Kindle 位置374-378
今天知识有多容易获得?举个例子,我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距——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存储——整合——提取——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这种变化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渐进的。但是提高到人类历史的角度——我们“记住知识”的方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就是在近20年内,新的认知方式突然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
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现在的知识获取很容易,调取速度也快,导致我记忆的必要性降低,我需要的是快速调取的能力。通过调用信息,实现解决问题,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由“存储——整合——提取——运用”为基础链接逻辑的信息网络。这个信息网络里的重点的是能够找到信息、运用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这样的变化是由记忆为主渐变而来,是一种认知突破。这种突破被称为“跃迁”。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加入读书会之后,推荐大量的书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去年10月份刚加入的时候,我的主要方式是,每天听一本书,将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整理,有的地方进行背诵。这样的好处是我能够记住很多内容,但在服务书友的时候,往往不能推荐给大家合适的书籍,因为有的书籍我并没有学习过。后来我改变了方式,我将书打开,听完后,总结这本书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的链接点。当书友问到我的时候,我能很快的从大脑里找到这本书,然后稍微浏览,就能为他总结出纲要,帮助他接受这本书。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目标:将读书会的书籍整理出一套信息网络
方法:4月1日——4月30日,每天听一本书,总结这本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建立脑图。
5月1日——5月30日,将多本书籍解决的小问题归纳为一个现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将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办法组织成专题,组织会员学习。
【29】【R-原文片段】
来自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Kindle 位置1702-1719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娱乐性的、知识性的和心智提升类的。如果拿爬山来做比较,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是平地,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重新理解新观点会很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
很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有什么提升。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脑力体力下降,于是觉得“年龄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就是这个缘故。因为他主要的认知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你哪怕读一辈子报纸,也不会增强学习力。
很多人给我留言,要我说人话!其实真正提升你的东西,并不会让你那么舒服的。
学习也是一样,你可以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
比如说我自己这个月的认知资源配置:
认知性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反脆弱》等书的写作技巧,为写书做准备。
提升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和系统的阅读,我一般放在早上或夜深。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我找到了业内最好的编辑和作者,一起讨论如何写好有冲击力的书。
知识性阅读:各种行业调查报告、行业论坛,大量专业书籍,如《人生设计》《生涯混沌理论》《认识电影》《好好学习》。
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认知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地阅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娱乐性阅读:比如《爱情刽子手》《理想的下午》,以及各种电影……
娱乐性阅读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累的时候翻几页,比如两次谈事之间读,有换脑子的感觉。
最好的书是三者兼有,不同时间能读出来不同功能的。比如说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罗伯特·清崎和莎伦·莱希特合著的《穷爸爸富爸爸》,文学作品中的《红楼梦》。
所以,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了三种阅读方法: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
认知性阅读对于认知能力提升最大,但阅读起来也最难。需要系统性阅读,而且要与高人进行交流。
知识性阅读更适合于碎片时间学习,认知能力提升有限。这种读物需要快速判断,不好的就丢弃点,好的就分配时间进行阅读、交流。
娱乐性阅读则像是休闲阅读,轻松愉悦。
最好三者可以兼得。
买书就意味着要为书籍分配资源,认知性的书要分配最多的资源,知识性其次,娱乐性最少。也要明确你要获得的目标。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读完这段,我认为有一本书我没有认真的去读,那就是《冰与火之歌》。这本书当中充满了魔幻和非写实的内容。但却是西方历史的一个重要缩影。2017年1月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我将它当做是一本单纯销量很高的小说。小说情节激烈,又有电视剧搭配,阅读酣畅淋漓。2017年11月,我阅读到了大部头《耶路撒冷三千年》,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这本书是认知水平提升的书籍,所以我也大量查阅了资料。就是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这本书里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冰与火之歌》里通过其他的事件表现出来。这让我意识到,这本著名的销售,其实是一本很重要的认知性读物。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目标:深挖读书会认知性读物
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12点,将读书会内的认知性读书:《反脆弱》《穷查理宝典》《思考快与慢》等进行阅读,制作笔记,制作脑图,每天读一个章节,并将本章节归纳。
【29】【R-原文片段】
来自古典《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Kindle 位置1778-1779
如果你知道学什么,也知道如何学,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什么是努力学习又学不好?你看是不是这样: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都看过;只好感叹,你讲得真好。唉,我是不是长了个假脑子啊。我们今天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调取知识。先来谈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知识晶体。一张银行卡,你存进去再多,如果不知道提取密码,就没法提现;知识也是一样。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大部分人学了很多,却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法提现,非常可惜。反过来说,有很多人学习上投入不大,只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也就是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拿出不错的产品。知识晶体是整个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石墨和钻石都由相同的碳原子组成,只不过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这也是钻石是已知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的原因。钻石的硬度,来源于它的结构。另一个例子是沙子和混凝土,散沙根本抓不住,一使劲儿就散了。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星座就是个特别典型的知识晶体。满天星星谁都记不住,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相距数千光年的星星连接起来,形成“晶体”(整合知识),然后再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只要你受过几小时训练,在夏天的晚上认出星星不是难事。唉,不过今天的北京,受多少小时训练都没用,看不着星星了。知识晶体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专业程度。
前文中提到,心理学家西蒙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工作记忆并没有显著高于常人,但是他们长时记忆里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高手们脑子里都是一套套的知识晶体。我遇到过一位1990年出生的小朋友,他就精于此道。虽然大学毕业才三年,他却已经是日薪10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可以搞定大部分打拼多年的企业家,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比如,大家都在谈女生生完孩子出来工作,很难做到工作、事业两不误,然后就是一顿抱怨,偶尔有人抖机灵讲俩金句。他基本会听一会儿,其实脑子里在搜索“晶体”,最后他会说:“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根据心理学家萨柏的观点,其实是个人生角色平衡的问题。”你看,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证明你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知识豆腐脑。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下面是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关联,树状,序列,数据。你可以简称为“关书(树)叙(序)述(数)”——知识晶体有一种让你关上书本,依然可以叙述的能力。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树状结构其实是人类知识最常见的结晶,所以放在第一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认知科学实验室主任乔什用计算模拟了循环结构、星星结构、方块结构、链条结构等,最终用数学方法证明人类最佳的抽象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最经典的树形结构是书的目录。再比如,知识管理分为知识储存、知识提取、知识呈现三个部分,是典型的树形结构。这些层级用首字母缩写的方式呈现,就变成了常见的××法则,比如SMART法则[4]、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5]。中文其实叫作口诀法。我在讲教学设计的时候提到“金贵十分恋”的口诀,分别代表“进入导语——规则——时间——分享要求——练习开始”。把知识进行树状处理,编成口诀,就是一个好方式。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比如《超级个体》专栏中常常出现的金字塔结构,展现的就是一种“底层为基础,逐渐升级”的关系,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漏斗恰恰相反,展示的是“上面不要就漏下来”的关系,比如求职金字塔。还有典型的四分法,比如我们熟悉的SWOT分析[6]——时间管理的“重要——紧急”四象限,展现的是两个维度评价的关系。
公式也是关系结构,比如E=mc²,展现的是能量、质量和光速的关系。这个公式我们也有用:定位=行业×企业×职位。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序列关系
是一种流程图式的知识结构,用来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比如说明书的步骤指南(第一步,第二步,然后是第三步)。再比如我提到的“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就是典型的序列关系:找书——目录——章节。一件事从上到下全做完才算完。这些都是典型的因果结构。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最后一种知识结构是数据结构。平时常见的柱状图、饼图、增长曲线……数据结构图展示的是事物空间、时间上的差异性,这就不多说了。有很多知识结构呈现之巧妙,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本身就自带美感,比如太极八卦图。黑白两个部分平分秋色,代表阴阳调和、相互依存和平衡。阴鱼的眼睛是阳,阳鱼的眼睛是阴,再增加一条动态弧线,展现出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方就是转化的诱因和方向。这是时间和因果关系。在太极图的旁边,3个连续或者断开的横条组合,形成八卦。这八卦两两重叠,展现出64种不同的卦象。正如碳原子有清晰的结晶变成钻石,知识如果没有稳定的结构,往往会被低估。知识晶体是一种给你的学习内容提纯的过程,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钻石的生成过程需要高温高压,黄金的提纯需要上千摄氏度的高温。
世界上没有什么“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事。如果不经过提炼,含金量高的金子和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你根本看不出来。你用这么长时间翻查了许多知识,相当于在家里堆了一堆矿石,请务必把它们萃取出来,成为晶体。
大量看知识晶体,不仅要看,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这一点我们《超级个体》专栏的订阅用户特幸运。我是个知识晶体控——每章节最后的导图、每个插图,都是一个知识晶体。《超级个体》专栏的内容更是每天都有一张知识晶体图。尝试模仿知识晶体看了一个模型,不妨凭记忆自己先画一遍,更好的方法是给别人讲一遍。然后看看和原来的结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因为你的知识结构不同,呈现出来的方法、模式都会有所不同,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块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知道了知识晶体萃取的重要性,你是否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知识晶体?1.最初级的是列表式的:“关于……的5个技巧”。好一点的晶体就有了“关书叙述”的结构,比如说时间管理矩阵、择业流程图、利润率分析表。这些晶体拿出来已经自成体系,比起你那些零零碎碎的观点值钱不少。2.更好的知识晶体则可以隐喻,这样都能完成从理性回归感性,更好地传播,比如生涯彩虹图,把生涯比作彩虹,而把不同角色比作彩虹的颜色。
而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好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三者互相强化的关系,以及互动循环的关系。“ABZ职业计划”一听就知道意思:一个好的职业计划,应该包括正在做的计划A,一直想做但没机会做的计划B,以及万一出问题垫底的计划Z。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很重要,这里要用到知识提取的密码——知识晶体。知识晶体需要从知识中提炼。知识有四种结构,树状结构,关联结构,序列结构,数据结构。
树状结构:这是人类最佳的思维结构,由主干和分支构成。
关联结构:主要展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序列结构:先后关系,因果关系。
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不同关系。
首先。通过大量看只是晶体,思考晶体内的关系,思维导图,相互比对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晶体。
然后,通过上述的四种结构,自己在创造只是晶体,这样就可以提炼出知识晶体。
【A1-描述自己相关经验】
关于建筑设计的知识晶体我有深刻的体会,2016-2017年,我有一个巨大的爱好,就是浏览各类建筑设计网站,将各类优秀的建筑方案储存。储存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归类。这事实上就涉及到了上面所说的结构,我才用的就是树桩结构,比如说公共建筑包括了教育建筑,文化建筑等等,教育建筑又分为了中学建筑,小学建筑,大学建筑,幼儿园建筑等等。这样的大量的阅览和储存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相应的设计规律,比如幼儿园建筑,所有房间都应该朝向南方。适当设计院落,满足孩子玩耍,北方适合将建筑向用地北侧靠,为南侧留出可采光的活动场地等。这样的晶体出现后,我的设计能力有了一个不错的提升。
【A2-以后我将如何做】
目标:管理类书籍的知识晶体
方法:6月1日——6月30日,将樊登读书会内全部职场管理和创业类书籍进行购买,阅读,参照樊登老师讲解,绘制思维导图。并将多张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总结职场管理中的各类知识模块,总结为自己的知识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