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每个中国大学生都应该读的职业启蒙白皮书

收藏 | 每个中国大学生都应该读的职业启蒙白皮书_第1张图片

几年来,我和1500多位求职者进行过深入沟通,了解了许多他们的心态与困惑。

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为正处于迷茫的求职者们,进行一次职业发展/规划的启蒙。

「本文篇幅约70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

从每年9月应届生秋招开始,到11月秋招渐入尾声,这个档口是求职者焦头烂额的时段。他们在忙什么呢?

- 焦虑如何从择业迷茫中突破

- 在五花八门的行业公司职位中挑选“感觉上”可以做的

- 做网申、写简历、应对面试

- 干脆先做毕业设计、论文、实验

- 忙着忙着,秋招就过去了。

粗略估计一下,每年招聘季节,我接触到的学生是平时的四五倍,就不知怎么的,大家都是在“职业”这个名词和阶段哐当砸在面前,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才猛的从四面八方涌来,好像在这之前,求职和职业规划这件事不存在不用想似的。

近期的一个讲座上,一个研二的男生说:“老师你的讲座我从本科的时候听了好多场,有点后悔那时候没系统的梳理自己…..”我除了回复一个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笑容,也真的无力再说什么。

咨询中遇到上来就问得最多的问题永远是下面这些:

- 老师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

- 老师我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选?

- 老师面试里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 老师我觉得我什么都可以做…

- 每个人似乎都在期待老师像过去考试划重点一样,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可是,选择职业真不是考试!

如果我就明确告诉你:你就去做xx工作吧!你真的会接受么?把职业出路交给一个只和你聊了一个小时的人?讲真,我都替他们捏一把汗。

那些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的人,往往会草草地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然后早早地陷入职业的瓶颈期。

我和很多工作几年,但过得并不快乐的人聊天时,他们大多都这样跟我说:“当年没怎么细想,有了机会嘛就先工作再说。”再问:“那现在发生了什么?”答:“工作着工作着,发现和自己最初想的有那么些出入,总觉得有些东西需要改变一下。”

这些职业瓶颈,我认为,就是给早前被动、不思索自身的人准备的。

所以对于那些想要在职业中真正主宰自己,希望能借由职场实现些价值,产生幸福感甚至实现职业理想的无论学生,抑或职场人,我想来简单的说一说到底要如何准备职业,这也是BeBeyond 18年来不断研究个人发展的部分所得。

一    好的职业选择,到底和什么有关

1.对自我状态的认知

2.对外界需求的了解

3.以上二者是否匹配的程度

为什么?

我们且回到最原始的对于工作的定义上:

“工作的产生,来源于系列的劳动作业中,某一环节的内容/问题需要有人来操作解决,工作本质是去解决问题,而这个系列劳动作业开始固定化,那么这些一个个的小环节也开始固定需要人解决,从而渐渐产生工作职位。”

工作,简单来讲是劳动力和其价值的交换,我买你一些时间,你发挥你的特定的功效,解决我某一环节的问题。

在今天,工作不断精细化,对于人的要求更加精准,劳动力选择越来越多。求职者也对于工作也有自己五花八门的追求:赚钱生存、价值体现、平台人脉、未来发展blabla。 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开发出系列福利:良好的培训、各类福利政策、甚至解决家庭问题等等。

但是请注意,职场新花样再多,工作的原始属性仍然没有变化:任何工作,依旧需要的是能解决特定问题的劳动力。所以在这个时代,你发现机器也开始和我们抢工作机会了。因为机器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很可能超越了人。

本质上来看,任何企业招聘,都是关心应聘者:

到底能解决什么特定工作问题?

可以解决到什么程度?

能贡献什么?

贡献成什么样子?

哪个求职者能把这些问题回答得好,就更容易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机会。

用人单位为了看清你有可能如何回答上的问题,才设计了非常复杂的流程。这涉及到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考虑:时间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招到最合适的人,他们设置了重重关卡。每一关,无非想让你清楚、大声、切入要害、结合事实的告诉他们:我是你要买的那个产品!

很多人之所以经常找工作碰壁,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向用人单位清晰具体地阐明自己的“功能”。用人单位看到的,也就是一个 “你们看我是啥我就是啥”的最基础劳动力模样。在选择足够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何要选一个让我看不懂用途的“产品”?

众多职业研究学者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良好职业规划的理论及系列操作。把这些不断叠加的研究结果,结合现代职业规划,我们看到依旧是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例如唐纳德舒伯提出的决定因素拱形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为职业选择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构成职业选择背景。其中内因的组合互动形成了个体独特的特质,这些独特的性格就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特质匹配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环境会给人带来工作上的满意度并且激发积极的奉献精神。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现代企业在不断调整人才计划,不断为了保留好材料而改善工作环境。对现代职业规划理论感兴趣者可自行习之,我在此不做累述。

总而言之,对自我状态的认知,是你销售自己的基础,同时也是你在进入职业之后不断成长的原始动力,如果你想要主宰自己,你说它重不重要?

二   到底什么是自我状态认知,以及包含些什么?

提到自我认知,不少人会马上提到一些非常窄的维度:

1.性格(绝大多数只能说到内向外向)

2.某些能力特质(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不信请自己问问自己:“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感觉下你到底能对自己认知到哪些角度,什么程度?

先谈自我认知的角度

组成你这个人的所有,从形体到精神层面,都值得被认知。比如:长相、价值观、态度、能力、学识、兴趣、理想、资源等。形成这些东西的背后原因更值得被挖掘:原生家庭、学识阅历、生活经历等。正是这些差异使你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即是你差异化竞争力、自信和职业动力的源头。

我不止一次被学生问到:“我觉得我的性格不太好,怎么改?”

妈耶!如果你学会了改性格的绝技,请一定教我。都说目前职业上最大的歧视不是性别,而是内外向性格,可能还是有些道理的,因为好多考核人员也极爱简单的说:哎呀我感觉你这个人挺内向的,不适合。

不知道说者是怎么细致考核的,但是相信听者估计只能直接的接受到“我内向我不行”这个信号。不少人因此烦恼甚至不自信。可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来自方方面面:遗传、环境、教育、实践经历,你总不能因为一个简单到都没有背后细则因素的结论而给自己一票否决。

如果真要掰扯,内外向性格真正的判定绝不是简单的说话多少,愿不愿意和人交流这些表象,而是你在需要补充能量时的偏向性。

简单来说,当你需要补充能量时,内向人偏向到熟悉的领域或者一个人安静的恢复,外向的人则需要向外界寻求能力,比如压力太大就去蹦个迪。而说话多少、是否愿意表达这些只是性格之下的表现形式,但这些表现形式是极容易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比如我就是个内向型的人,我的初始状态绝对是避免和外界交流,但是我的工作要求我必须对话,甚至是面对非常庞大的人群说话,所以我也慢慢练就了整天逼逼叨的技能,但是这不代表我的性格改变了,而我更知道我在什么时候可以有什么呈现。

我曾经咨询过一个工科类的研究生,一个小姑娘,很纠结自己该选择什么。当我细细问她:你如何看待工作时。她提到的一个点让我很感兴趣,她选择一个公司,会很关注这个公司的洗手间。

她提到去北京面试一家公司,聊得不错,聊完了出门上洗手间,发现整个楼就那一个,女厕排着长龙,几乎当下就决定不会接受Offer,我问为什么这个点能够那么刺激她,答:我也不是很清楚,但觉得自己从小对于这种环境设施类的东西就比较在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关怀的一种体现吧?是吧?

我没法回答是与不是,但对于这种可以觉察自己的状态很是赞赏,她若想要更加激发自己,无非再多些梳理和深度挖掘。总比那些一来就说:“我觉得我什么都可以做”的学生有方向些,大多数后者往往真正能做好工作的反而不多,因为没有觉察过,所以工作中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打到他莫名其妙的点,然后生发出厌工情绪。

再看看,自我认知的程度

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姑娘,洗手间这个点给到的刺激足够让她选择放弃一个Offer,其他人或许觉得不是个事儿。

再如,不少人都说自己沟通能力不错,但发现真正对话时,要么不能理解对方在说什么,要么无法让对方听懂自己在说什么,想必这些学生都只是简单的把沟通能力好等同于能说话,或者在学校里能让人听懂我说话。

但沟通能力还真不是如此:你的聆听理解、多语言能力、不同受众之下的换位思考等等都是能造就你的差异化沟通能力,你要真的说好,那么怕是要好好把好的程度挖掘一番。

比如一个饮食策划销售员,对内和与自己背景相似的市场销售人员沟通,或许没问题,对外需要对接不同餐饮级别的大厨师傅,发现聊不下去,语言理解体系似乎都不一样了,那你也就不能相对这个职位说,你沟通能力好。

所以好的自我认知,是要有基本的自我察觉,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程度,辨别出自己的限度,且知道自己的属性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呈现。从而能够学会激发自己,运用自己。

方法上,不少学员会问我:

性格/能力测评有用么?

说实话:

有用,也没用

关键得看你怎么用它

没有哪个测评能够把你周身所有过去未来都测出来,专业的测评大都有严格的测评因素。比如:

MBTI职业性格测评

主要是对于个性的判断和分析,从而提炼动力、信息收集、决策方式和生活方式4个关键要素,结果一般从四个维度八个方向来显示:外向(E)和内向(I)、感觉(S)和直觉(N)、思考(T)和情感(F)、判断(J)和知觉(P)。结果中一般会将你和某些领域牛人进行比拟,会推荐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等;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只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探寻职业指导问题,根据个人职业兴趣特征和职业之间的内在对应联系,将人格分为: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其下也会对应职业领域推荐;

DISC个性测试

从关注事情和关注人两个大的方向,通过支配性(D)、影响性(I)、服从性(C)、稳定性(S)这4个维度,对人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绩效、团队合作、领导风格等进行测查、评估和指导改善。

还有九型人格、乐嘉的色彩性格测试、盖洛普优势识别、VIA人格力量测试等等五花八门的不胜枚举的测评工具,哪怕周易、星座、看手相都可以算在其中。

如果真有兴趣了解各类测评,你会发现,它们都各自有偏重,也没有哪一个测评在完成之时会给到一个明确的唯一的答案。甚至很多人并看不懂测评结果,有不少还直接说测得不准,和自我的感觉不同。

所以,所有的测评工具都是不同认知角度,你真正要去利用的,是看看这些角度到底是什么,从而用这些新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事实,进行自我的分析和延展,而不是看着测评答案,不停研究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就像看体检报告,好比你胃不好,做检查之前你或许只知道胃不好和饮食规不规律有关系,没想做了体检,经了询问,发现报告里告诉你不仅查验规律问题,还有吃的重不重口、作息好不好、排便如何、压力大不大、有没有家族史等等,如果让你看在这些因素之下的专业检查数值结果,你未必看的懂,但是你至少应该知道,胃病还和众多的因素有关,也就增加了你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胃的角度认知,从而多了更多对于自己的审视和观察。

也就还是回归到基于事实,扩大角度和程度认知自己的范围上来了。

所以在BeBeyond,我们鼓励一切学生能想到的自我状态认知的方法,你要跟我讨论星座也欢迎,同时又结合大量的职业实践、同伴反馈和反思,把认知到的东西不断深化输出,在有相对成熟的职业观念基础上,逐渐养成自我觉察的意识,形成自己的阶段性深度自我认知结果和可以不断延续的自我认知方法。

最终,基于事实、客观的认知到自己,从而自信的有的放矢的展示自己,基于自己对于职业的需求度,进行恰当高效的目标搜寻,将生活经历转化成就业机会。

三   除了自我状态认知,那什么是对外界需求的了解?

就职业来看:请了解不同行业、公司、职位成功的条件与要求,优势与缺陷、报酬、机会、前景、能力需求、日常工作节奏等最和你相关的信息。

我开篇提到,工作本质上是要解决问题,那么你总得知道它有哪些问题需要被解决。比如求职者都看过职责描述(Job Description),一般是些简单的能力提炼,很多求职者说看完后感觉自己能做这份工作了,但是实际被考核时候,却发现没准连简历都过不了,更不要说面试时候那些让人百脸懵逼的面试形式和面试题。

因为你或许根本没有好好了解过职业需求。

企业考核你的时候,从来不是依据一份简单的JD下手,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日常和需求。最简单的考核就是比照你和已经在相似岗位的同事,看看我身边在相似岗位做的特别好的同事是什么情况状态,再看看你是否有这个能力或者潜力。

但是如果你连一份工作到底日常在作什么、最基本的业务需求有哪些、工作节奏如何、内外部联系要求几何等都不知甚解,只是简单刷了刷JD、技术性的看了看面试论坛、问了问学长学姐工作感受…..那我敬你是条汉子。

我曾经不止一次咨询过想要进入战略咨询公司工作的学生,咨询好啊,高大上啊,专业门槛不限啊,来了劈头盖脸就问:老师,咨询具体的需求是什么?到底怎么样进入咨询公司?我多少次想认真的捧着对面天真无邪的面庞大声的说:就凭你问这个问题,你就缺乏了进入咨询公司的资质!

为什么?咨询公司在做什么,在给客户做解决方案啊!什么叫解决方案?就是依据客户的情况收抽丝剥茧分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给出的方法啊!你知道这背后要求什么?要求你要有就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更喜欢自己先琢磨解决,那么你很有进入咨询公司的潜质;但是如果你遇到问习惯性的只是抬嘴问人,先依赖别人找点思路或者答案,却连最基本的信息搜集分析过程都没有,那你很适合做学生(微笑),更不要说什么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甚至是企业文化需求这些东西了。

了解这些工作需求很难么? 如果你只是把求职/职业规划当成一个考试,那很难,因为在意识上你就不知道还可以了解什么,需要了解什么,也极难有动力去深入的了解。但是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认真慎重的挑选过程,你就会不断的去思索和挖掘你最想要了解的东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获得一个信息真的不难:询问、调研、网络、实践(实习或培训)等等,都可以让你收获信息。关键是在搜集这些信息时候加以基于自己的目标性,认识到信息背后的原理,抽丝剥茧然后使用出来。

在BeBeyond,做职业调查从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过程,学员必须走出去,甚至走进企业中调研,不是凭感觉,不是靠YY, 而要实际接触你想要了解的那个公司以及职位。

就好比相亲,没有几个人看了照片就决定跟对方一辈子,怎么着都要约出来实际看看了解了解相处相处。面对这个人生选择大家很慎重,然而面对工作这个人生选择,大家怎么都变得随意了起来?你难道没想过,工作之后生活的80%都与之环境、同事、节奏有关,有些时候甚至超过你和伴侣在一起的时间!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工作选的好,天天都过情人节。

认真的职业调查和分析,一方面扩大你对于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是一种独立辩证分析的过程,你不会因为别人的某个主观感受就选择不去接触,也不会因为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偏见而远离三尺,而是能够基于事实的去看待一份工作。真正在从业前,做好无论心理身体还是知识意识层面的准备。

再一方面,在不断思考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顺带着也必定要加大自我挖掘和疑问,扩展你的自我状态认知。

那么最开始提到的,让自我认知和对外界的了解合理结合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无非就是买卖双方的终极匹配

现代企业的择人和用人标准,如果非要说一个标准,就是看你:

能不能做

想不想做

作为职业者,也有自己对于职业的期待和选择标准,所以双方平等互选,自我真实展示。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就拿刚刚提到的JD来说,如果你看到一份JD,不是简单感觉可以做,而是学会去问:什么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意识?为什么这个职位需要这样的意识?这个意识工作中的展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有没有这个意识?我能不能让对方看到我有这个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要做一部分的自我挖掘,也要做一部分的外部探寻,从而判断出自己适合的程度,甚至更远的规划走向

如果你做到对于自己和外界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相信我,你自然而然知道要如何匹配。

四   结语

因为篇幅的原因,无法把许多都说到,或者该说,不同的个体,在这三个维度之下,可以生发出的情况太多,所以且当它是第一篇职业启蒙文吧。

一个成熟的职业人,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成熟的职业思维。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需要不断积累锻造。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总要成熟些,或许他自小就是在被提问的环境中成长的,懂得思考、选择以及承担这份选择。

我们暂且不去说目前应试教育环境造就的期待答案被动接受的众像,和由此产生的职业供需之间在意识上的大偏差,这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改变。但至少作为一个个体,你如果意识到你正在这样的被动状态中进行职业选择,那么请一定要即刻走出你舒适的圈子,以等同于找结婚对象一般严肃的姿态面对职业选择(如果你说你找结婚对象也很随意,那..umm好的)

在此也想说,很多来BeBeyond咨询的同学,都以为这是一个技术性的解决问题的平台,也总是拖到毕业那一刻才开始寻求职业帮助。想必看了此文,你能对BeBeyond对于人的培养角度有更深理解:

我们从来不是简单给你一个外套,我们热衷于给你设各种“坑”,各种反作用到发现、培养和发展你职业能力、素养、意识的“坑”,以一个演练场的存在,让你把对于职业的一起想法在这里尝试验证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你的自知、自信、自我展示。

不要再简单的把求职等同于网申简历做面试,也不要心怀侥幸觉得最后一刻四处海投大力出奇迹。选人用人从来都是一个现实的过程,你行你就上。毕竟真金白银,谁都不愿意浪费钱培养一个不合适的人。

同样,每个人都应该有也本来就有自身的价值和特质,你都看不到你自己的价值,又怎么期待别人看得到?不要忘了,这是一个着急的时代,是一个智商相差无几的时代,是一个个人特色爆发的时代。任何工作都可能消失,任何新的工作也都可能产生,等待分工的日子,那是父辈的年代了。

有选择的时候请认真的给自己做出选择,能开始准备起来,就妥当的行动准备,简单到一份简历、一场面试。

请启蒙你的职业规划,做自己的主宰,而不是做那个主要把自己“宰”倒在职业路途上的人。

说完了,赶紧喝杯水润润喉。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藏 | 每个中国大学生都应该读的职业启蒙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