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Service Mesh,还需要 API 网关吗?

作者 |  helight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大数据与微服务应用(ID:helight_tech)

这篇博文还是围绕 API 网关和服务网格的。虽然现在2020年了,围绕这个话题依然有大量的困惑。我之所以选择写这个话题是,为了帮助大家带来真正具体的解释,有助于澄清分歧,重合的地方以及何时使用哪一种方式。如果感觉我解释不清楚,或者不认可我说的,亦或者要请我喝啤酒(或者都有),请随时联系我(我的twwiter:@christianposta)。

作者介绍1:作者目前在 Solo.io 工作,主要就是微服务相关的工作。关于微服务大家都有各自的见解。作者在 Solo.io 就是为了实践微服务,并且推向市场,这也是验证各种微服务理论的最佳方式。
作者介绍2:作者同时也是[Istio in Action”](https://www.manning.com/books/istio-in-action)一书的作者,这本书中介绍他重点投入的服务网格技术。这篇文章中的服务网格技术也主要是是从 Istio 的角度来的,但是也会讲更普遍的服务网格技术。

Why another blog on this topic? 这个话题相关的其它文章

关于这个话题作者写了一些列的文章,比如:“API 网关负责南北流量,服务网格负责东西流量”,“API 网关管理业务函数,而服务网格管理服务和服务之间的通信”,“从功能角度看哪些是 API 应该做的,哪些是服务网格应该做的”,“服务网格和 API 网关对比”。

我在后面也计划逐步翻译这个系列的文章。

从目前看这个领域还是有很多的让人疑惑的地方。

我还是想看到一些关于不同实现之间取舍的严肃规范的讨论。例如服务网格和 API 网关之间的职责/说明还是有重叠的地方。人们在选择时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 Andrew Clay Shafer 雷启理 (@littleidea) June 12, 2019

What’s the confusion 有哪些困惑

大概一年前我写了关于 API 网关认证危机的一篇文章,主要是评估 API 管理,Kubernetes Ingresses 和 API 网关(有相关的定义)的不同之处。在那篇文章最后,我试着解释为服务网格如何应对这种平衡,但是缺乏这些技术的详细对比,亦或缺少什么时候该用那种技术的足够说明。我也强烈建议大家去读一下那篇文章,那算是这个话题的第一部分了,本文是是第二部分。

我认为困惑主要是以下一些原因:

  • 技术使用上是有重合的(各种代理)

  • 在能力上也有重合(流量控制,路由,度量收集,安全/策略执行等等)

  • 用服务网格替换 API 管理的想法

  • 对服务网格能力的错误理解

  • 有些服务网格有他们自己的网关

最后一项最容易让人困惑。

如果服务网格只是处理东西流量(边界内),那么为什么有些服务网格技术实现又有一个针对南北流量的 Ingress 网关(它也是网格的一部分)呢?典型的就是 Istio。看看 stio Ingress 网关的文档中怎么说:

网关是在网格边界上的一个负载均衡器,处理进入网格或者出网格去的 `HTTP/TCP` 连接。

我们的 API 不是 HTTP吗?如果使用 Istio 网关把 HTTP 请求发到集群/网格内(这个网关是从 Envoy Proxy 项目构建的),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

Assumptions 假设

在这篇文章的后面我们提到的服务网格都是指 Istio 和 Istio 网关。选择这个设想的场景是因为这是最能展示重合和困惑的一个场景。其它的服务网格技术也有网关,但是有些还没有明确的网关。

Where they overlap 哪些地方重合了?

首先我们要识别的就是服务网格和 API 网格的能力上哪些地方重合了。它们都处理应用程序流量,所以重合部分应该不会想不到。以下就是列出的一些重合能力:

  • 遥测收集

  • 分布式追踪

  • 服务发现

  • 负载均衡

  • TLS 终止/发起

  • JWT 验证

  • 请求欲呕

  • 流量切分

  • 金丝雀发布

  • 流量影子(不好翻译,目标是把流量复制出来到其它服务上)

  • 限频

这些功能都会重合,所以你是用其中一个还是所有还是一个都没有用过呢?

Where they diverge 哪里又有不一样呢?

服务网格是运行在比 API 网关低的一层上,而且运行在架构的单个服务上。服务网格给服务调用客户端更多的信息:架构拓扑相关(客户端的负载均衡,服务发现,请求路由),应该实现的弹性机制(超时,重试,熔断),应该收集的遥测信息(度量、追踪),还有应用的安全流程(mTLS,RBAC)。所有的这些实现详情通常都通过 sidecar 进程(考虑下 Envoy)来提供,虽然也它们也可以不需要必须。看我在 ServiceMeshCon 上做的演讲:服务网格数据平面的演进。

在这篇文章中 API Identity Crisis:

服务网格的目标是针对普遍的任何服务/应用程序在L7透明地解决这些问题【上面列出的那些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服务网格希望是融入到服务中(而不是实际在服务代码中写代码)。

底线: 服务网格为服务/客户端提供了更多关于体系结构其余部分实现的细节。

有了 Service Mesh,还需要 API 网关吗?_第1张图片

API 网关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提供服务的:抛去了细节并且分离了实现。API 网关提供了一种集中式的抽象,对一个应用程序架构中的所有服务来说它是一个整体,通过代理指定的 API 来解决系统边界问题。

有了 Service Mesh,还需要 API 网关吗?_第2张图片

不论是否有服务网格存在,API 网关是存在于应用程序/服务之上的一层,它对其它系统提供了一个访问内部系统的抽象层。看起来有点像是聚集 API、抽象 API 并且把它们暴露出去,这种暴露不同于 API 的实现,并根据用户在边缘添加更复杂的零信任安全策略。在应用程序架构边界上的问题和其内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有 API 网关这样的东西出现来处理这部分问题。

有了 Service Mesh,还需要 API 网关吗?_第3张图片

边界问题和服务与服务之间的挑战是不一样的

在微服务/云原生架构的边界上,API 网关提供了 3 个主要的能力,这 3 个能力服务网格解决的程度不一样。

  • Boundary decoupling 边界解耦

  • Tight control over data are allowed in and out 对数据进出的严格控制

  • Bridging security trust domains 桥接安全信任域

接下来详细看看:

Boundary decoupling 边界解耦

API 网关的核心功能就是给外界客户端提供一个稳定的 API 接口。从 Chris Richardson 写的微服务模式一书中,我们可以将 API 网关模式 解释为:

明确简化对一组 API/微服务的调用
给指定的使用者,客户端或者消费者模拟一个应用程序的一组 API
这里关键是 API 网关,应用 API 网关之后,它会变成了客户端访问应用程序体系 API 的一个单一入口点

在 API 网关认证危机一文中提到的 API 网关实现例子:

  • Solo.io Gloo

  • Spring Cloud Gateway

  • Netflix Zuul

  • IBM-Strongloop Loopback/Microgateway

从功能角度来看,API 网关要支持哪些功能呢?那么企业对 API 网关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呢?而且这些需求是服务网格不能很好支持的:

  • 请求/相应转换

  • 应用程序协议转换,比如:REST/SOAP/XSLT

  • 自定义对错误/限速的响应

  • 直接响应

  • 精确控制 api/proxy 流水线

  • API 组合/分组

下面来逐个看。

Request / response transformation 请求/相应转换

暴露 API 给外部是 API 网关的功能之一,你可能想隐藏 API 的真实实现而只暴露接口出去。这可能是多种方式的组合,包括改变请求的形式、删除/添加头、把头加入到正文中或是反之。这就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解耦方式:无论服务端对 API 做了改变或是客户端无法随之更新,有了 API 网关,就在这一层可以做一些适配和转换。

Application protocol transformations 应用程序协议转换

许多企业投身于这些技术像基于 HTTP 的 XML 通信、SOAP、或者基于 HTTP 的 JSON 通信。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更紧靠、特定于客户端的 API 使用这些技术,并继续具有互操作性。此外,服务提供商可能希望采用新的 RPC 机制(像 gRPC)或者流式协议(像 rSocket)。

Error / Rate limit custom responses 自定义对错误/限速的响应

转换来自上游服务的请求是 API 网关的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定制来自网关的响应也是很关键的。采用了 API 网关的虚拟 API 来处理请求/响应/错误的客户端,也希望在网关这边能够自定义它的响应内容,以便适配这种协议模式。

Direct responses 直接响应

当客户端(可信的或者恶意的)请求一个不可用的资源,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受阻止而无法返回上游,最好是可以终止代理,并且返回一个预设的响应。

精确控制 api/proxy 流水线

没有一边倒的代理。一个 API 网关应该有改变功能(比如限频,认证,路由,转换等)应用顺序的能力,并在出现问题时提供调试方法。

API composition API 组合

在多个服务上暴露一个组合功能,通常需要把多个 API 组合成一个 API。像 GraphQL 就可以满足这类需求。

如你所见,在服务提供者和客户端之间提供一个强大的解耦层,涉及的东西远不止是允许 HTTP 流量进入集群。

严格控制进出服务的请求

API 网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哪些数据/请求可以进入应用程序体系,哪些数据/响应可以流出去。这意味着网关需要深入理解进入系统的请求或出去的请求。例如,一个普通的场景就是 WEB 应用程序防火墙阻止 SQL 注入攻击。另外就是防止数据丢失技术来防止请求中返回 SSN 或者 PII,因为这些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PCI-DSS/HIPPA/GDPR。网关是实现这些策略的天然场所。

SSN:在美国,社会安全号码(Social Security number,SSN)是发给公民、永久居民、临时(工作)居民的一组九位数字号码,是依据美国社会安全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205条C2中社会安全卡的记载。这组数字由联邦政府社会安全局针对个人发行。社会安全号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追踪个人的赋税资料,但近年来已经成为实际上(De facto)的国民辨识号码。

PII:个人验证信息(PII,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是有关一个人的任何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识别这个人,如姓名、指纹或其他生物特征资料、电子邮件地址、住址、电话号码或社会安全号码。个人验证信息的一个子集是个人识别财务信息(PIFI,personally identifiable financial information)。

PCI-DSS:全称Payment Card Industry (PCI) Data Security Standard,第三方支付行业(支付卡行业PCI DSS)数据安全标准

HIPPA:HIPAA全称为: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为欧洲联盟的条例,前身是欧盟在1995年制定的《计算机数据保护法》。

同样,定义和执行这些功能并不像只允许 HTTP 流量进入集群那么简单。

自定义安全/桥接信任域

API 网关提供的最后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边界安全。这包括验证外部应用体系的用户和服务提供身份信息和范围策略,这样可以限制访问指定服务和业务功能。这也和前面一段介绍的功能有关系。

一个通用的例子是可以和 OAuth/SSO 认证流绑定,包括 Open ID Connect。对这些标准的挑战在于网关有可能没有完全实现这些功能,或者是实现的不正确。API 网关需要一种方式能够灵活的适配这些环境,同时还要提供自定义能力。

在很多企业都已经有身份/信任/授权机制,所以 API 网关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能够为这些后端能力进行本地化集成。虽然新的像 SPIFEE 标准已经出现了,但是企业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研究使用,在这段时间内 API 网关还是一个强需求(甚至在下一代的应用程序架构中都可能是)。同样,你可以撇一眼上面的内容,这部分也上面提到的转换/解耦有点关系。

说明:SPIFFE(Secure Production Identity Framework For Everyone)以特制的X.509证书形式为现代生产环境中的每个工作负载提供安全标识。SPIFFE消除了对应用程序级身份验证和复杂网络级ACL配置的需求。SPIFFE标准是许多CNCF参与者和其他相关方,聚集在一起提出的共同方法,使便服务彼此呈现和授权他们的身份。SPIFFE仍处于早期实施阶段,尚未准备好进行生产部署 - 您可以通过贡献来提供帮助。SPIFFE和SPIRE的工作由Scytale的员工协调。
网站/代码:https://spiffe.io/   https://github.com/spiffe

如何着手采用一种/另一种/两者/两者都不采用

我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我已经列出了一些采用 API 网关和服务网格的挑战点,并且关于如何选择给了一些建议。

再次重申:从系统服务边界开始。这是架构系统中比较熟悉的一部分。选择最合适的也是要考虑的。自从我们引入云基础设施和云本机应用程序体系结构以来,预设的场景就变了。例如,如果你选择使用 Kubernetes,则强烈建议考虑使用它的生态中的技术来从头构建应用程序网络。比如签出 Evnoy Proxy 对其进行二次修改开发。例如,在 Solo.io,我们就利用 Envoy 构建了一个叫 Gloo 的开源项目来解决这类问题。

你需要服务网格吗?如果你在云平台上部署,在系统中有多种语言/框架的实现需要,并且使用微服务架构构建,那么你需要服务网格。有很多选择的。在我之前的博客中讨论并做过各种比较,比如最近 OSCON 上的演讲,可以随时联系我寻求对你最合适的指导。

收尾

API 网关在一些功能点上和服务网格是重合的。它们在使用的一些技术上也有重合(比如 Envoy)。但是它们的定位是有不同的,所以理解这些可以让你在部署微服务系统的时候少很多痛苦,让你在架构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场景和用法。

原文:https://blog.christianposta.com/microservices/do-i-need-an-api-gateway-if-i-have-a-service-mesh/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