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的突破,最可能发端于欺诈产业?

今日有感于某些事,发了一条朋友圈:

在北京打滴滴专车,专车的司机告诉我,地图上看到附近很多煞有介事跑着的车,其实都是虚拟的“机器车”,于是我才恍然大悟,为何明明旁边有好几辆车,接单的司机却从几公里外赶过来。
最近打滴滴出租,越来越多的碰到车号与接单显示不符的情况,今天厉害了,来得甚至都不是出租车。黑车已经堂而皇之的借出租车的平台上位,他们甚至配备一个打印出租车发票的便携式打印机--不用说,也是假的。
听说目前网络直播室里,是有很多机器人在刷一些高价的礼包,用来营造或者不如说是诱导高消费气氛的。你有没想过,一个直播室里,闹哄哄跟你起哄的,可能根本都不是人?
这个世界充满了所谓的聪明人,而我却觉得,这不过是看起来聪明而已。要验证是否是真正的聪明,是需要加上一个时间维度的。“你可以在某个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我的一个朋友评论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一定发源于欺诈产业。可谓一语中的,然而细思极恐。想想第一批人工智能竟然是为了欺诈而实现的,我们未来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一个技术的突破,需要一个强烈的需求和一个回报充足的市场。这两点不幸在当下我国的欺诈产业全部具备。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产业的刷单需求,塑造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成为一轮轮投资热潮后的最大赢家。各大互联网公司也需要这些机器人捧场助阵,诱导客户消费。在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行业,人工智能更是大有可为。在一个普遍浮躁和缺乏底线的社会,我们又能期待怎样的自我约束呢?又想到埃隆马斯克的警告,后背不禁冒出一丝寒意了。

2016年11月22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工智能的突破,最可能发端于欺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