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在长沙开幕。
围绕“家校社共育,成就幸福童年”这一主题,以朱永新、孙云晓、蔡皋、谢军、兰海等为代表的10余位国内教育名家及上千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齐聚一堂。聚焦孩子成长,共商新时代下的家庭教育大计。
100多万观众通过视频直播观看活动的开幕式及嘉宾演讲。
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由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妇女联合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湖南教育出版社、贝壳网、家校共育网承办,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红网、潇湘晨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专家学者们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贡献了哪些家庭教育干货呢?
精彩内容小编为您一一呈现!
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朱永新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如何培育孩子,却忘了父母也是新学子,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
学校和家庭,虽然各司其职,但又彼此亲密。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家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学校。
新家长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帮助孩子成长?
朱永新提出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
通过建立和发展家庭、学校和社区多方教育主体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实现父母与孩子和老师的共同成长。
他认为,家校合作共育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家庭、学校和社区,是“伙伴”关系,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下棋是快乐的成长也应该是快乐的
谢军
首都体育学院副校长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国际象棋是智力的体操、人类智慧的试金石,是循序渐进培养逻辑思维的最好的学校。”
下棋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对于青少年和低龄儿童,下棋这样一个不断思考分析推理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通过棋局胜负的特有属性,对错标准的客观存在,养成独立思考、判断和深入探索的习惯。
下棋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抗挫力、判断力、理解力,还可以成为对弈者观察世界的工具,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是家庭最好的成长
兰海
“兰海说成长”创始人
“在孩子成长的这一件事情上,顺其自然只是一个暂时的回避,小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认真去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等到孩子大了,可能就真的只能不得不顺其自然了。”
家庭教育是孩子学习怎么当孩子,父母学习怎么当父母,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学习怎么样一起合作。
很多家长与孩子产生矛盾,往往是父母没有把位置摆正,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把两人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合作关系。
解开父母与孩子相处的密码,是父母摆正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关系对了,一切都会对。
这种合作关系里,父母对孩子给出的是帮助,而不是替代。
儿童是处理家校关系的核心
罗爽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家校危机一个重要表现是:家庭和学校围绕着我们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分歧、矛盾和纠纷。
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家庭和学校之间不仅存在着一种理性的法律关系,同时还存在着一种充满温度的情感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家校危机的时候不仅要讲理,而且还要工作共情。
家校危机重在预防,贵在沟通;依规处理,巧借外力,善用媒体,转危为安,促进合力,共助成长。
更好的父母成就更好的孩子
蔡皋
中国著名绘本画家
“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有爱,我们就很幸福。”
童年是所有问题的源头,一切的个人问题都可以追溯至童年的记忆。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往往超过父母的想象。
孩子的第一笔颜色,始终由父母染上。当孩子还很稚嫩时,父母以为孩子懵懂无知,其实孩子已经张开接收想象世界的翅膀。
父母和家庭成员的生活态度,会直接地影响孩子。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孩子。
孩子一出生,直接受到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影响,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不要忽略自己的行为语言。
孩子看到父母在照顾他的父母,这种言传身教,会让孩子直接吸收,懂得爱和温暖。
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儿童友好是儿童优先,儿童的利益最大化。尊重儿童的权利是任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前提。”
在家校社共育中一定要把儿童的友好作为一个根本的原则,是我们新家庭教育探索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很多家校社合作重学校轻家庭、轻校外、轻社会,而且存在片面的成才观,重智轻德,加重了儿童的学业压力和焦虑。
家校社共育一定要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法。
要引导父母注重家庭建设,同时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确保儿童适当参与家校社共育计划的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
让家长成为老师的新同事
俞国娣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
“家长是我们的同盟军,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来教育。”
崇文集团校长俞国娣分享了崇文实验学校成功的家校合作探索模式:
新型的家校关系时让家长成为老师的新同事。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各司其职,既相互独立又有边界。
崇文实验学校通过一系列行动增进家校沟通。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也是教育老师的过程。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要打开学校的大门,请家长进学校来,用常态向家长做一个开放,让家长看到真实的学习,开放日以后还要请家长提意见。
让孩子带家长参观校园是让家长熟悉校园,让孩子珍惜学校环境的好契机。打造家长志愿者队伍,既可以增加家长的参与感,还能帮助学校开展工作。
新型的家长会和独立的家长委员会可以联络家校感情,提高家长教育参与积极性。
家庭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
恽梅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家庭教育从家庭内部发展到外部,是一个关乎于社会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系统的共同成长,同时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的教育走到了一个要好好面向未来的时间节点。
今天有两千万0到3岁的孩子,这就意味着有几千万的父母在成长。
如果每一天给家庭注入一点幸福的成分或者幸福的味道,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会高很多。
我们在思考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时候,一个非常大的核心,就是让家长看见孩子,看见自己,看见生活。
好家长成就好学生
武建谋
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校长
有大格局,做小事情——好家长成就好学生
武建谋校长例举了教育生涯中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案例。他认为:
在家长教育小孩子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首先要有大格局,然后才能在生活实景中陪伴自己的孩子去从小事情一点一滴的做起。
没有格局,只看到分数,看不到卷面,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直面成长很重要。
广大家长、教育工作者要看到,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光明和阳光,面对的仍然是光亮,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携起手来,一定可以把中国的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圆桌会议——关于阅读
很多家长还只是从头脑层面觉得阅读重要,但是到作业面前,阅读就要让步了。
我认为,孩子如果不写作业,去阅读,我们家长应该支持。
9岁以前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渴望的最佳时期。
如果把这些工作做到位了,9岁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带着这个能力,与阅读相拥往前走,走得更好。
——李静
首先说为什么要阅读,内部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孩子从小应该有这个意识。
孩子也应该有一种自觉,那就是自我教育的苏醒。内部驱动,自己去追求,比外部的给力还要有力。
阅读是终身的事情,要把每一次阅读当成一次出发。
——蔡皋
养育孩子的过程
也是父母重新成长的过程
杨乐乐
著名主持人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我重新成长的一个过程”
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份职业,因为是没有期限的。
从孩子们诞生、入学到工作、成家,终此一生,我们要学会的一点是我们要施予爱,同时我们要懂得爱,我们要学会伸出手牵着他一起成长,更要懂得在适当时机抽出手看他远行。
一个好的温暖的家庭,一个善于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的父母,无疑会为孩子带来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长沙市雨花区分论坛
暨雨花区教育局“家校共育月”公益巡讲启动仪式
4.28日,“家校共育月”开启
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分论坛首站走进雨花区……
演讲嘉宾:孙云晓
主 旨:《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分论坛上,孙云晓先生做了《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的主旨演讲,并跟现场及观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分享了三个重要观点: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主动性、自制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家长越理解孩子,越向孩子学习,孩子会越愿意和家长交流、打开心扉。而孩子养成好习惯,非常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内心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是养成良好习惯巨大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奖赏。
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好习惯,就是阅读。阅读改变人生,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
演讲嘉宾:俞国娣
主 旨:《榜样的力量》
俞国娣校长做了题为《榜样的力量》的主旨演讲。她认为:
孩子的教育中,谁做榜样都不如家长做榜样。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勇敢,更要把运动当成一种交往,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让孩子身心都健康起来。
此外,俞国娣校长认为,孩子的规则意识来自家长,家长遵守规则不越轨,孩子才会做一个自制、有规则的人。
关于阅读,她说,阅读是建构人生的,家长与孩子共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成长的三个维度之一,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是人生接受的最早、最深、最持久的教育。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陪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将是每个家长的终生必修课。
育儿有疑惑?
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