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近期广汽本田皓影在中保研的碰撞中A柱弯曲引起业内讨论,但更诡异的是,碰撞的主办方中保研先是撤下了碰撞的成绩然后发布声明说起数据被盗,整个事件变成了罗生门。那么皓影的碰撞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怎么来看其A柱的弯曲?一位汽车工程师有话说。
最近广汽本田皓影这款SUV在C-IASI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出现明显的折弯,以至于在网上引起来了一番舆论漩涡,而面对网友们来势汹汹的质问,广汽本田的官方微博都不得不关闭了评论功能。
皓影的结构设计有问题吗?
从碰撞的视频来看,A柱出现了弯曲,那么原因是什么?皓影虽然是本田本质上与“CR-V”是同根同源的孪生兄弟,也是本田在国内实行的“一车二卖”策略车型之一,但是大家的选择的国产版本不一样。这与之前的缤智和XR-V、冠道和UR-V,以及即将在广汽本田用新名字生产的思域一样。那么,皓影的A柱折断到底是设计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呢?其实我们可以用CR-V的小偏置碰成绩来做个评估。
国内版CR-V虽然没有在C-IASI做过测试,但是我们可以找到2019年美版CRV在IIHS的成绩,在乘员保护项的25%小偏置碰、侧碰以及顶压等测试中,它拿到的都是优秀(G)的评价。
所以,作为同根同源的车型,CRV能在北美IIHS的侧碰中表现得如此优秀,理论上来说作为兄弟车型的皓影,结构设计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皓影在采用相同测试标准的C-IASI测试中,乘员舱保护的测试成绩拿到G的评价才是合理的。而皓影的A柱却出现了折弯,从结构的倾入量来评估,上部的侵入量会偏大,皓影基本可以确定与25%小偏置碰取得G的评价成绩无缘。而从网上流传的一份皓影C-IASI的测试结果来看,皓影的25%小偏置碰成绩是拿到了A的成绩。
对于这个成绩,其实依然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的地方,比如皓影的低配车型前后排都是没有配备侧气帘的,那么从这一点来说,在正面小偏置碰和侧碰中,皓影的前后排假人都会受到伤害。从C-IASI官方发布的第一版测试视频中,我们也能看到假人很明显得撞击到了侧门玻璃和门框,这意味着乘员舱驾驶员和后排乘客的头部会受到伤害。
在这种条件下,按照C-IASI的评价规程,上述两种碰面工况皓影的假人伤害评价最多只能获得M的评价,或者只能是获得“P”的评价。而皓影却在这两项评价的综合分上获得了A的评价,且最终车内成员安全指数却获得了G的评价,这样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如果这个网上流传的评价结果属实的话,那C-IASI似乎在告诉我们乘员舱驾驶员和乘客的头部保护不重要,那么其评价标准不得不让人质疑。
在6月20号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再次查阅了C-IASI官网的2020年测试成绩,已经查不到任何皓影的测试成绩,只剩下特斯拉Model 3和君威的测试结果。
6月21日,C-IASI的官方又发布了一则测试数据被盗声明,这则声明的潜台词似乎是告诉我们:数据是真的,只不过不是C-IASI官方发布出去的。那删除之前的那份声明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后发布的版本为什么又修订了成绩?这是官方的统计结果存在错误需要更正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上一个辆因为在C-IASI的正面25%小偏置碰测试中,A柱出现折弯是上汽大众帕萨特。帕萨特在后来的市场表现中,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个不辨真假的成绩是否会影响皓影的市场表现还无法判断。
当然,皓影的A柱出现折弯,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款车全系的安全性能都很差,我们还需要等待C-IASI再次公布皓影的成绩来进行评估。相对于些问题,关于那皓影的A柱为什么会出现折弯,可能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并且是可以直接回答的。而笔者在一位曾经在广汽本田工作过的朋友那里似乎找到了答案:问题出现在车身的材料上。
据这位车身专业领域的朋友讲述,本田在进行国内车型导入时,除讴歌系列车型之外,其他车型的车身材料都根据国内的安全法规和标准等进行调整。因为国内标准的设定上,要求是低于国外的,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比如,日版第五代CR-V的车身材料分布图,在乘员舱保护的关键结构上,它都采用了抗拉达到了1500MPa的热成型钢,比如A柱、B柱、门槛加强板,以及后纵梁等,占到整个白车身比例的9%。但导入到国内的本田系列车型,车身中强度最高的材料也只有抗拉等级980MPa的高强度钢。
在美版CR-V上,在本田官方网站公布的车身材料统计中,热成型钢的占比比日版的更高,2017版的车身热成型钢占比已经达到了13.8%。
而在中国台湾版的CR-V上,除车门防撞杆采用了热成型钢之外,白车身结构上热成型的占比为零。
以上三个国家的CR-V车身材料分布统计表明,本田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法规来进行适用性设计。
我认为,皓影在A柱、B柱、门槛加强件这些决定车身碰撞安全的关键结构上都进行按照国内的最低要求进行设计,材料等级有所降低,因而其在C-IASI的正面小偏置碰中被撞折也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不仅仅是皓影,目前几乎所有的品牌和车型在中国国产之后,都会依据本地标准进行调整,这意味着我们消费的所有汽车在标准上都是低于国外产品的。
而从这个层面来说,只有建立严格的标准,拥有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才是提升产品安全系数的关键。当然,这又会使得车企走上另一个极端,为对付碰撞测试而产生的“应试车型”不断,通过加固某些部位来获得好的成绩。这确实又是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