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波子汽水(ラムネ)这款饮料,对它的认知完全来自于之前看过的那些有关夏季题材的动画作品,
夏季是窗前被风吹过风铃时的声音,
是树林中的蝉鸣的声音,
以及打开波子汽水时,汽水溢出瓶口的声音。
它与傍晚从远处正在举办夏祭的神社里传出的太鼓的声音,和身穿浴衣聚集在各个摊位前的人们以及花火大会,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题材动画在夏季里经典的桥段。
01
波子汽水的历史
这种用玻璃珠进行密封的汽水最早起源于1872年的英国。
一位叫做Hiram Codd的人用这种方法取代了木塞,成为了当时保存饮料最有效的方法。在1870年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灌装机利用球型塞以及在瓶口处制造一个凹槽的办法进行封装,因为用木塞进行封装的话,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木塞也并不能阻止当时碳酸饮料的“跑气儿”。
这种方法在1873年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直至这种用玻璃珠密封的方法成为了碳酸灌装饮料的制式方法,从而减少对木塞的需求量。
在汽水里放着一枚玻璃珠与用来密封的橡胶圈儿,装填汽水后将瓶身倒置,利用汽水中碳酸的压力把玻璃珠顶向瓶口,从而达到封装的目的。
而且喝之前还要有一个用力往下压一下的动作,直到现在也依旧是让人感到新颖。在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瓶子的时候也是觉得十分新奇,并一度以为这是日本弹珠汽水独有的一种开瓶方式。
其实这种密封技术在1887年的时候才传到了日本,在大阪的德永玉吉加以改良并批量生产,成为了当时日本最早的一批使用玻璃珠密封技术的国产瓶。
在第一季的《粗点心战争》中的第11话,枝垂萤就提到了如何以黑船事件为契机,柠檬水饮料传到了日本,从而诞生了当时在夏天最具代表性的清凉饮料。
并且调侃了前往船上进行交涉的幕府官员们把听到波子汽水被打开时发出的“砰、砰”声误认为枪声而纷纷想要拔刀的历史情节。
从明治维新开始,再到大正与昭和这种柠檬味的汽水成了当时老百姓都可以喝到的一种饮料。
虽然这款汽水到现在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口味,但是这款饮料的名字“ラムネ”依旧是当时柠檬味汽水(lemonade)的音译。
产量也在1953年(昭和28年)达到了顶峰,全国生产量约占当时碳酸饮料的一半。之后的饮料多样化,容器的主流也由瓶变为罐,现在的生产量是鼎盛时期的五分之一左右。
之后1892年由美国发明的皇冠盖的封装方法比玻璃珠制成的球型封装更为快捷简便,适合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
说到皇冠盖的封装方法还有一个小故事要提到:与1887年传到日本的球形封装技术相比,1900年在日本渐渐开始使用的皇冠盖封装方法多用于苹果味的苏打饮料。
虽然ラムネ和苹果汽水同属于汽水饮料,但是ラムネ的语源是英语的“柠檬水”,在水中加入柠檬汁与糖后调配出来的家庭饮料,而汽水的词源叫做“Cider(サイダー)”,用苹果发酵后制成的类似于香槟的发泡酒。
而且制作苹果味汽水所使用的香料更贵,所以其销售价格也在ラムネ之上。
再加上皇冠盖中皇冠的日文发音为おうかん,所以用皇冠盖封装的苹果汽水、香槟汽水成为了当时象征着富人们所享用的饮料,即“王冠栓はサイダー”:皇冠汽水。
而出身于家庭调配型饮料并采用球形封装的ラムネ则成为了平民老百姓的代表,并称呼这种饮料为“庶民の味”。
02
蜻蜓瓶与底玉式
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的瓶子叫做“蜻蜓瓶”。
据说是一位叫做翠田辰次郎的波子汽水生产商,他认为在夏天的烈日下,蜻蜓们在清凉的水面上飞来飞去的样子,很符合波子汽水在炎热的夏季里给人们带来的清爽感。
而且波子汽水的水源取自环境优越的富士山,另外富士山也是日本屈指可数的蜻蜓的栖息地。
于是在1896年将他生产的波子汽水命名为“トンボラムネ”,即蜻蜓柠檬水。这种一直使用至今的瓶子也被称作“蜻蜓瓶”。
“蜻蜓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为了在饮用时不让瓶子里面的弹珠堵住瓶口,会在加工玻璃瓶时,在瓶颈的位置人为的制造两个凹陷,这个设计正好可以将弹珠卡住。
但是这种用卡槽防止弹珠堵住瓶口的方法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缺点就是在喝的时候还是不能将瓶身过渡的倾斜,这样的话,弹珠还是会从卡槽中脱落从而堵住瓶口。
不过无论是采用玻璃为原材料还是后来采用塑料制成的波子汽水,在外观上会根据厂家而不同,而“蜻蜓瓶”在瓶颈处的卡槽式设计依旧在被沿用至今。
而在离富士山不远处的静冈市,当地人还为波子汽水建立了一座博物馆。
而当波子汽水刚刚日本登陆日本的时候,它所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作“底玉ラムネ”,即落玉柠檬水。
这种瓶子的设计理念是将瓶子的尾部“收紧”。让掉落的弹珠直接掉落到瓶子的底部,并把它限制在瓶子的后半部分从而让饮用更加流畅,并且更加容易清洗。
在新兴饮料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当下,波子汽水渐渐的淡出了主流饮品的队伍。
以保留上个世纪的封装方式虽然在琳琅满目的饮料中显得风格独特。但是,随着日本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便利店中饮料的品种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茶类、咖啡类、果汁类与碳酸类饮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让顾客们有的更多的选择。
再加上冰淇淋的大量引进,在消暑的方式上“波子汽水是夏天唯一的清凉饮料”的垄断被打破了。
另外,自动贩售机在日本街头巷尾铺天盖地般的投放,导致老百姓自营的小卖铺开始不断的减少,而波子汽水都是通过这些小卖铺进行销售的,毕竟玻璃制品的瓶子是无法通过自动贩售机销售的,因为瓶子从机器里滚出来的时候会很容易被打碎的。
而且日本还发生过有些小朋友为了拿到里面的弹珠,直接将瓶子打碎的事情发生......所以为了适应当下的需求,波子汽水也推出过纯塑料的瓶子来防止玻璃破碎所导致的危险,而且取出里面的弹珠也更方便。
另外波子汽水依旧像90年代北京街头的北冰洋汽水和燕京啤酒那样,需要用空瓶来换。且无论是回收还是之后的消毒与清洗都加大了成本的支出,远不如易拉罐与塑料瓶类的饮料。
更别说生产波子汽水的大多数都是个人承包制的小作坊,所以生产量也受到限制。
自己调配饮料原浆和流动略显缓慢的流水线,就连弹珠与用来密封用的橡皮圈儿也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的手工装填。这让波子汽水跟上主流饮品的脚步渐渐的慢了下来。
03
将炎炎夏日延续下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有一家叫做“森永製菓”的食品公司与麦当劳进行联动推推出“波子汽水味”的麦当劳奶昔。
森永公司一直致力于将波子原味汽水的味道以糖果的形式继续传承下来。希望用这种口味的糖果,让ラムネ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
绿色包装的大颗粒型的糖果是面向40岁左右的上班族男士而且大受欢迎,不仅如此还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重点推广。
而红色包装针对女性上班族酒后防止宿醉的糖果在当时上市之后却销量极低。对我个人而言,这种方式其实是将ラムネ变成了一个囊括了各种形式的糖果。
对于波子汽水来说,对它最终的印象依旧是在炎热的夏季,动画中的角色按下弹珠是发出的那一声闷响以及弹珠与瓶子碰撞时的声音,所传递的清凉感。
这种清凉感甚至超越了对汽水本身的口感。
就像当年北京胡同中,听到北冰洋被打开与瓶盖掉落在地上时的声音,就会想到在一大块儿方冰上一瓶瓶不停翻滚的汽水。
在那个商品匮乏的年代,这种简单的甜味饮料成为了当时夏季消暑饮料的唯一选择。
直到后来可乐、雪碧、七喜的出现,这款饮料在品种繁多的货架上静静的呆在角落里,任凭时间带走它往日的青睐。
对这款饮料更多的是它所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回忆。
- 完-
小通荐书
点击图片购买
《d设计之旅》系列套装
(现已出版 8册)
京都、奈良、冲绳、东京、爱知、岐阜、福冈…
[日] D&DEPARTMENT PROJECT
小通长期撩想兼职投稿的小伙伴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见详情
点击图片阅读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转载原创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致力于做新鲜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