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帐-6

1

周日搞到一本《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以前只读过他的《Gospels in Brief》,也就是“携福音书的人” (Wittgenstein) 的那本福音书。

晚上读了前两篇《上帝了解实情,但不急于揭示》和《高加索囚徒》。第一篇很诡异。第二篇展现了托尔斯泰的文学功力。

若将第一篇与《俄狄浦斯王》进行比对,其意涵就变得清晰了。阿克萧诺夫正是俄狄浦斯。莫名其妙的凶杀案导致无辜的阿克萧诺夫忍受了二十六年牢狱之苦。然而,当他庇护、并最终宽恕谢苗尼奇 (俄狄浦斯的命运) 时,“他的心情轻松了,乡思顿然消失。他再也不想出狱了,只盼着早日离开人世。”

2

周一阴天。缩在屋里看完了 Sussman 的 talk(未整理的笔记)。读 NPRG-PR。

不知什么时候下了一点雪。枯叶被风卷上五楼又缓缓落下。窗外昏黄一片。

2.1

Sussman 通过实例表现了 programming 对于正确地表达想法的重要性。任何数学表达式无非就是步骤的复合。在传统的数学表达式中,这些步骤常常被隐去了。正因如此,导致了不必要的理解上的混乱。程序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步骤表现出来。毕竟,一个可运行的程序必然可以表示为若干正确的步骤的复合。

2.2

Cut-off 对于 NPRG 来说只有历史意义。而在 NPRG 中,它仅仅作为一个手段(工具),以使 partition functional 从其原有的、不可计算的积分表达式转变为一个微分表达式。并且在一定的近似 (quasi-local) 下,这个微分表达式是可计算的。这才是 NPRG 所做的事情。

2.21

在 PRG 中,cut-off 还是有其物理意义的,即传播子的紫外 regulator。正因如此,(历史上)人们提出场的概念,并得到了 ED。然而,在 NPRG 中,尤其是在一些特例(无正则项)中,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

3

周二降温。继续缩在屋里读 NPRG-PR。读托尔斯泰的《人靠什么活着》。

耶稣那时就已经有朴素的纳什均衡的想法了,即人需要对他人有所付出才能活得更好。

跟 GWZ 聊天。他抱怨 TW 伙食太差。

5

周四晚上收到信,发现也去不成西班牙了。

翻出 string 来读,就当休息一下。

6

周六。天阴沉沉的,远处的山,连同整个天空,都浸没在雾中。我感到乏味。

完全失去了兴趣。无论是手头的文献,在读的书,还是原本想看的电影,都让我感到乏味。找不到想做的事情,又对所有事情感到反感。我被这种巨大的乏味感超越了、掩埋了。毫无征兆,昨天还一切正常。

我“沉没”了。那么就让这乏味的水没过我的头顶吧,让我尝尝它的味道。

翻出堀辰雄的《起风》来读。同时听 Bernstein 的《Requiem》。

Bernstein 的版本比 Karajan 的还要好。Karajan 的节奏太快,人声也被忽视了。Bernstein 的更慢,反而更加有力!

你是被谁的物什引发了乡愁。即使我们看到了它,

它也并不在此处。它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感受之中,

仅仅是我们自身的折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水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