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学学习心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看了好几本所谓的FBI读心术、《梦的解析》、《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逆转》、《乌合之众》、《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批判性思维》,《秘密》、《不抱怨的世界》我花了3年的时间把这些书看完了,而且我不是闹着玩的,同时我也做做笔记、写写心得。有的书看过两遍,提取干货。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一本FBI读心术。

大家学习心理学有着不同的目的,有的人是处于对侦探小说的喜爱,觉得能猜到别人想什么很酷;有的人是想单纯地了解了解人性,想理解他人所想;有的人是纯粹出于疗伤。

我发现很多心理学书籍为了通俗易懂,写文章就像讲故事一样。讲故事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心理学是文科,他们想在日常生活中用上心理学,他们以为跟人“谈谈话谈谈心“,这就是实用主义心理学。我个人认为这是这些心理学读物写成这样给读者最大的误导,事实是:心理学是理科。如果真想研究心理学,最好研究研究大脑具体是怎么构成的,百度百度解剖图。包括现在有些大学专业开设心理学课程完全是按照理工科学习的,解剖、动手实践。因为所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都是生理方面的问题。有个人无论是不是有人惹他了,他都莫名其妙地感到了愤怒,并不是因为他的童年有多不幸,他的童年对日后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只是因为他的杏核仁生下来就比别人笑罢了,所以他在处理情绪方面有所欠缺。这个人就是在生理方面有缺陷,很多心理学问题都是如此。文科的特点是:针对某一概念给出个大概的答案,让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就可以了。理科要求精确,心理学是看病救人的大事儿,心理学文章通俗易懂可以,但是它要具有理工科思维的特点。它要有实验研究、实验结果。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可能会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个女生只是不喜欢衣服上有头发丝,就有人骂她“强迫症”。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真正意义上没有多少人患了强迫症。一个女生,因为不喜欢手指甲缝里面有任何灰尘,她每天要花至少5个小时,成千上万次地洗手,这是强迫症。最近这几年研究心理学比较火,人人都愿意随便看点儿心理学读物,有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精神疾病。

通俗读物都有些道听途说的嫌疑,真要诊断精神病,参考DSM-5.

文章第一段提到的那本书,我个人认为比较适合现实生活应用的有《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逆转》、《不抱怨的世界》。4大人格特质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是否偏激的区别,这本书的作者是个专业人士,但是他写的书很通俗,而且他的结论是通过他的病例以及心理学实验得来的,很“理工科思维”;《自控力》和《与压力做朋友》这两本书是斯坦福大学的公开课,上课的人包括美国社会的个个阶层,只不过教授把它写成书出版了。自控力第一章精确到具体怎样了解大脑,把大脑具体是什么结构列出来,而且书中附上了大量的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每一张最后他们有具体方法怎样实现自制力、怎样缓解压力,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操作,我操作过了,个人认为很有效;《逆转》书入其名,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反败为胜,内容也很实用。只是有一个小缺点,它举的例子不是科学实验、是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故事。《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在谁服你做事儿不抱怨,看完书,个人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秘密》这本书很多人认为是心理学书籍、我个人认为它宣扬的更像是哲学思想。而且我认为世界本来就不美好,然而这本书在强迫“我对世界微笑”。

《梦的解析》这本书花了我很长时间才读完,非常大的耐心。在现实生活中,即使不解梦,我们也有其他的方式了解心理所想,不算太实用。这本书对于非专业的大学生非常枯燥,当了解了解科普知识的态度读一读还能接受,个人认为钻研真的意义不大。同时,一个梦可以有成千上万种解释,有一点偏差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书中的观点一直在被证伪。

《乌合之众》这本书很多观点被人证实是错的,但是对研究群众的心理很有参考意义。这句话不是我编的,很多版本的《乌合之众》序言都能找到原话。同样地,建议以科普的态度看这本书。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认识到了群众这什么特点,在你真的需要群众力量的时候,你也不一定因为看着这本书群众及满足你的意愿。

我们要待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学术严谨,但是不怎么生动形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FBI心理学我从来不信,而且很多出版商都喜欢这一套,可能是大众比较喜欢吧,内容真实性我非常怀疑。而且我也不会闲得无聊盯着一个人看个没完。

补充说明一点,“CRASH COURSE:心理学”。YOUTUBE上的课程寓教于乐、短小精悍、科学严谨是我认为最理想的心理学学习视频,胜过任何书。B站、网易公开课上面有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点心理学学习心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