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控制工程考研经历(复试篇)

     一年一度的考研终于结束了,虽然一路坎坎坷坷,终究皇天不负苦心人,从去年3月份开始准备到如今录取名单公布,紧绷一年多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相信很多21届学弟学妹以及现在正在准备面试的同届同学应该像我当初一样很迷茫,因为我自己走过很多弯路,也有很多遗憾,我就浅谈一下我一年时间的考研经历供大家参考(纯属个人观点,不当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因为很多同学现在面试在即,我就先讲一下我的面试经历。由于科大信院的面试往年是分为上机操作50分(其中C语言编程45分,WPS 5分),数理组,英语组,专业组。我们今年虽然改为网络面试,但复试内容、占比均没有变化。在复试准备过程中,找几个可信任的朋友组个小队,共享情报非常重要,而且要轮流多打招生办电话询问消息并且及时共享(如果一个电话频繁拨打会被加入黑名单)。考研,尤其是复试,不再是单纯拼努力,这是一个集信息战,心理战,实力于一体的战役。不要只专注于努力吃苦而耻于“钻营取巧”,一定要多打听各方情报,找准方向,少走弯路。我们班四人再加另一位外援老哥,向各个认识的学长学姐询问信息,并且隔几天电话会议交流心得,5个人相互交流比一个人独自奋斗效率要高很多。我们对于往届面试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去年从工大考上科大的学长学姐,直系学长学姐们都很热情(虽然之前并不认识),所以大家要积极主动,一定不要不好意思。往届的学长学姐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面试导师历年是几乎不变的,一定要问清楚老师提问风格,以及往年的流程、抽到的题目(有些人抽题抽到了往年原题,当然概率很小,主要是帮助自己找到复习方向,熟悉面试流程以及回答方式)。官网公布面试时间安排以及使用的软件后,明显感觉大家开足火力开始冲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向毕设老师询问能否暂停毕业设计专心备考,其实几乎所有老师应该都会支持这几天的暂停请求。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分清事情主次,保证时间充足利用,一些流程式的作业最好去麻烦关系好的朋友,复试后再去好好感谢他们。
    如果要考科大自动化系,C语言要作为重中之重,谭浩强的课本要至少认真看一遍(包括第十章文件)。重点是第八章指针,第九章链表(建立、插入、删除、输出)。例题运行,课后习题也要做。因为C语言这本书是唯一确定必考的,而且占50分,专业课数理组范围太广,性价比远不如C语言。今年网络面试C语言取消上机改为抽题回答,当然也有的小组老师要求现场写代码。在准备C语言过程中,一定要理解算法的真正原理,比如今年有同学问到冒泡排序法的原理(去年有学长专业组面试中有抽到)。相信很多同学应该和我之前一样只是会编写冒泡排序法的程序,而讲不出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实现,这是不可取的,导师也不会喜欢只是死背书本的学生,另外真正理解算法更有利于记忆程序。我在C语言上花费的时间还是挺多的,面试之前还是挺有自信的,但是面试过程却是十分不顺。首先,如果网络面试,建议把参加面试的会议号还有密码写在一张纸上以防意外。在规定时间打开双机位(电脑端+手机端),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忘记手机端提前登陆,安心等待。不建议在这时候继续看课本了,保持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多去询问刚刚面试结束的同学面试的流程、以及提问的问题。当时由于C语言文件部分我没有怎么看,在开始考试之后我还在看着课本,中间又去了厕所,等我回来发现第二个竟然安排的是我面试,而且老师已经就位,都在等我!更shame的是我双机位手机端没有登录,之前有在纸上写会议号和密码,但是当时太紧张输入错误,即使这样老师态度也很和蔼,让我退出会议室换了下一位同学,这也导致了我等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最后一个才安排的我。其实参照我们复试的情况看,安排在靠后面是很被动的,因为搞了一上午,老师疲惫得不想再多说话,不会像前面那样耐心引导你,而且等待这一上午也会导致自己身心俱疲,完全没有前面的激情,面试过程中这种精神状态也很重要。当然,这种安排顺序并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老师提问什么能回答出来分数也不会低。进入面试以后,老师让我抽题,我抽了序号1,2两题,这两道题目都是那种比较偏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抽的序号太边缘的原因。每场面试都有一次换题机会,一定要记住看完两道题目以后再去换掉其中最不好回答的题目。我看到抽的第一题是“解释冯·诺依曼结构三大原理,冯·诺依曼结构主要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其实这道题目我除了三大原理没听过,对于冯·诺依曼结构了解还是挺多的,微机原理这本书也有认真去看,但是我当时看到这一题无法答全对,在没有看第二题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去换题。结果第二题是将一个数组归一化处理以后输出到磁盘文件,换第一道题目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这个恰是我的知识盲区,我只回答出了归一化的步骤,文件输出部分回答的一塌糊涂。所幸的是换到的第二题是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为什么引入二进制、十六进制,这个我回答的还是可以的。对于文件那道题目老师也看出来我在生搬硬扯,如果当初放弃的是第二题,去回答冯·诺依曼结构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回答的肯定不会太差,而且硬说这种方式不止给老师留下坏印象,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其实无论哪一场面试,你的任务就是在面试过程中展现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你不会的方面可以往相关的方向去延伸拓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不是在胡编乱造就可以,就像问到冯·诺依曼结构完全可以回答和哈佛结构的比较。当然如果问到完全不懂得方面,比如有同学问到浮点数在内存中如何存储的,这时候如果一点都不知道直接和老师道歉说不会,这样可以给老师留下时间自由问答去提问你一些其他问题,不要把证明你能力的时间浪费掉。我就是回答完两个题目以后时间到,完全没有机会展示复习准备那么充足的C语言和微机原理。
    数理组主要涉及高数、线代,概率论,大物,复变。考察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概念问题,但是往年现场面试有些是涉及计算,我在数理组抽到的题目是解释什么是一致连续性,高数课本这个很偏的知识点我只在去年刚开始准备初试时候看过,面试时候完全没有印象,数理组老师挺随和的,他引导我让我解释什么是连续函数,然后又引导我解释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在一点连续的定义我解释出来了(结束以后我才想起来连续函数是指在定义域内各点都连续的函数),然后老师又问了我连续是否一定可导,这个我举了反例。其实在很多时候往往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问题反而难以回答,就像我朋友被问到什么是行列式。准备数理组最好把课本概念、定理搞清楚(连续两年有同学抽到解释无穷大的定义),大物重点看看热力学定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频率较高),线代有同学问到向量空间的定义。整体来看数理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不过去年有学长抽的计算等效电阻。
    英语组进去先进行英文自我介绍(其他学院有英语口语对话的环节,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交流,其中为什么报我们学校是高频问题),然后专业文献翻译,我文献翻译没有准备,只看了一些专业名词,文献翻译占比并不大,但是至少传递函数,线性系统之类的专业名词要知道,我运气挺好,抽到的题目是解释线性系统的定义,这个自控就有学过,不看英文都可以背出来。所以面试过程中运气也挺重要的,抽到的翻译如果生僻单词太多肯定会很吃亏。英语自我介绍建议大家对着镜子自己练习几遍,手机自拍练习然后回看找出问题,最后找人模拟对练。
    专业组是所有科目复习里面占比最高、不确定性最大,当然也是我发挥最差的一组。在4月15日科大公布复试线时候我才开始着手复习专业课,之前一直在主攻C语言。信院专业组虽然说并不划定范围,本科学习知识都可能涉及到,但是还是有一些高频低频之分的,我是重点看了自控、现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最难的,开始只看书看不动,所以我先在B站下载了吴宁老师的视频课倍速观看了一遍,然后又看的课本就感觉好很多。我用很短时间快速浏览了模电、数电、电路理论。通过这次复试,明显感觉到科大题库相对高频出现的是自控、现控、微机。我进去以后先进行的中文的自我介绍,然后抽到的第一道题目是画一个0型系统的波特图,我复习了好几遍自控,没有想到竟然会抽到画波特图,当时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做这方面的题目,当时我画出了它的大致形状,拐点也知道,但是最左端高度为多少并没有思路,老师询问w=0时候波特图所对应的幅值,我当时误以为他在考验我是否知道波特图上不存在w=0这一点,我就回答了这点不存在,其实面试老师并不会这样故意挖坑,于是他又问我w=1时候的幅值,我没有回答出来,老师明显看起来挺失望的。第二道题目是抽取的传感器的基本属性,因为传感器我没有复习,所以我选择了换题,结果换掉的是说出一些专业英文单词的中文名称。FCS、DSP、IGBT、AI,还有一个完全没有见过的单词,除了AI人工智能,其他几个我都不是特别熟悉,我说了IGBT的属性还有我毕设有使用过IGBT,老师又问我有没有学过单片机,嵌入式。我说没学过,但是我做毕设有看过相关的视频课。老师又问我有没有学过信号,通过后面和我同学交流发现我们这一组老师偏重自由提问关于信号的问题。总体来说,被提问问题还是挺有运气成分的,被问到信号知识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另一组专业面试则偏重于微机原理,有一位同学运气比较差,他没有复习微机,结果抽到了两道有关微机的题目。感觉这次专业组面试的确发挥挺差的,这也是之前初试成绩和我一样的同学加入复试成绩后排名甩我很远的原因。复习专业课还是建议把高频知识的课本仔细翻看,就像自控现控感觉这次面试出现的比例接近一半,其他的书自己有时间就翻一翻。
    在复试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很有可能无法通过复试,就发送了一封调剂申请。一直觉得非常郁闷,也觉得挺不公平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两道题目一旦触及知识盲区,就会非常被动,就像我同学抽到的题目让解释罗素定理(我们根本没听过),还有的抽到的简单的如让解释二分法原理,能控性能观性定义。本来着手准备调剂的事情,结果第二天早上录取名单公布以后我的两位同学同时给我打电话说我们三个已经成功录取了(只是加了复试成绩以后我的排名已经降到了很靠后的位置)。想想自己一年初试准备,80天复试准备,付出那么多心血,也算是终有回报。之前一直挺羡慕保研的同学,可以毫无压力的在家尽情享受,尘埃落定以后回顾这段时间,如果不是面试的动力,我不可能静心学习那么多知识,至少在大学生涯最后一学期没有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人生的目标并不是只追求最终的结果,旅途的风景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考研这段煎熬的经历也算是一段值得回味无穷的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