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拖稿时我都干了什么

当我拖稿时我都干了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 Pixabay

最近偶然发现,用 Ulysses 以来已经写了大约七万字的日记,再算上一些没写完的文章的草稿,平均每月写了有一万字了。这么多文字只是躺在我的电脑里,没有经过梳理,也没有被人读到,实在有点可惜。所以我还是开个公众号吧。

其实直到决定开公众号那一刻,我都没想好它的名字。我只是觉得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就咬牙点开了注册流程,强迫自己赶紧想。
我临时想了两个,一个是“咖啡动力打字机”,另一个是现在的“拖稿沉思”。我在好友群里让大家投票,等了一分钟没人回复,我就注册了。注册完回头一看,五个人里有四个都投了第一个,唯一那个投第二个的就是家属 CR。
嗯,当时 CR 一直在旁边催促:哪个短就用哪个吧,赶紧注册完了过来帮我做饭。
我心想也是,名字短一些,别人搜索关注我的时候可以少打三个字。
其实我也挺喜欢第一个名字的。在我看来,咖啡机堪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者,它用咖啡推动程序员和工程师做功,应当享有与内燃机和蒸汽机相当的地位。

正如名字所示,这将是一个在拖稿间隙写出来的公众号。
拖稿的时间并没有被浪费,只是写出了主编不想要的东西。我能为了拖延一千字的稿子而另写三千字,从脑洞、段子、读书心得到日常生活记录无所不包。以前只是用日记本和印象笔记随便写写,直到今年换了 Ulysses,能够统计整个文件夹里多篇文章的字数总和,我才发现我不知什么时候写了那么多。
我想,既然各种舍不得扔的边角料能做出各色小吃,各种写出来没用上的文字应该也能攒出几篇稿子才是。按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佩里的说法,这叫结构化拖延:把拖延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些其他的工作。这样做虽然无法让你尽快完成主线任务,但至少可以提高整体效率。

但是,在拖稿时写出的文字一旦被梳理成另一篇稿子,它将同样面临被拖延的命运。
当我为了拖延而随意发挥的时候,我可以拿出学生时代考语文的效率,一小时八百字不成问题;而一旦要我将这些文字整理发布,我又会陷入同样的反复修改中。对我来说,文字是最舒服的表达方式,但它有时候仍然会令我为难。我从来不回头看自己已经发表的作品,特别是翻译的书,我怕自己会不受控制地进入审阅模式,每读一句话都能找到想要修改的地方。还没提交的稿子,我也总会想要再修改一点,改起来没完没了。
后来我发明了一种办法。我一边读一边问自己:再给一分钟,能不能改得更好一点?如果不能那就下一段。这个办法督促我准时提交了大多数的原创稿子,可惜对译稿没什么用。五千字以上的翻译稿大多要在一天甚至更久之后返工修改才能达到效果,一来为了更好地抛开原文读译文,二来骂昨天的自己比骂两小时前的自己要轻松。
开这个账号的另一个目的,其实也是训练自己克服这些犹豫。犹豫不光影响效率,也会影响质量。我经常反省,我是不是使用了太多的“我觉得”、“我想”、“也许”等字眼,有没有为了强求面面俱到而变得中庸。

出于前面所提到的原因,这篇稿子也拖延了,从十点半磨磨蹭蹭写到了十二点还没发出来。
如果我这时候发,我就表现得像个标准的拖延症晚期患者;如果我把它放在微信后台,明天一早爬起来发送,我就可以伪装成凌晨五点起床写作的励志青年。
算了,不装了,发吧。
这个账号计划一周两篇,主题包括读书、做饭、日常生活观察和北京吃喝玩乐,都是我不写稿的时候想得最多的几个话题,大家就当加长版朋友圈看吧。

当我拖稿时我都干了什么_第2张图片
扫码关注拖稿沉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拖稿时我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