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之前,账户没存款的年轻人,可能是隐形富豪。
“隐形贫困人口”热词一出,朋友圈里又是新一轮认领。
据网上解释,“隐形贫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都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
这类群体具体表现在:
朋友圈里晒的是各地旅游照片,用的是新款手机,经常时不时就吃大餐,穿当季新款衣服,花高价健身或者请私教,表面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账户里面基本没什么钱。
事实真是如此?
一、账户没存款都是穷人?
账户里没钱就是衡量穷人标准吗?
朋友小A月工资上万,每月工资收入基本覆盖了月支出,账户余额不曾超过3位数。
看起来真穷,可细分其年支出:
年房贷支出24000,车贷36000,保险15000,基金定投24000,健身8400,旅游5000,日常生活支出24000.
一套房子+保额30万的重疾险+50万的医疗险+每年2.4万的定投+坚持健身拥有的强健体魄和健美身材。
他说,人生中重大的财务支出:房贷、车贷、结婚生子都集中在毕业后的几年。年轻人账户没钱是很正常的。
生活很累,但保有对生活乐观的预见性很重要。想想一二十年后,房子有了,钱包鼓了,子女长大了,人生几大乐事也都全了。
这让我想起经济学上有张人生经济曲线图。
人的一生中,最简单的经济结构就属收入和支出了。收入随年龄增长呈现n字形结构体现不同年龄段收入的高与低。支出曲线呈w结构体现不同年龄段生活支出的多与少。资产曲线在34岁开始出现且呈上升趋势。
因此,可以看出财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之前,账户没存款的年轻人,可能是隐形富豪。
二、腰缠万贯的就是富豪?
韩剧《请回答1998》里的金正焕爸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从穷光蛋到暴富3年后仍不懂得如何花钱——用正品价的钱去买盗版外套,拿着2000万韩元换一台二手汽车。
每次买东西都得遭老婆嫌弃一通。
剧中一幕,正焕妈偷偷扔掉正焕爸收集的东西时,里面有他哥小时候用过的奶瓶,磁带,一些空置的盒子。
显然,曾经天天吃疙瘩汤的日子,让正焕爸即便富裕也隐藏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
我们的父辈们也是。他们秉持着“钱该花则花,能省则省”的原则,比如:生病了,那就去小诊所拿药吃。
结果,用省下的钱去支付未来更大的风险。
三、有人花钱是投资,有人花钱是浪费
你是哪一种?
成都的房子涨了一段时间了,表舅妈准备把成都的房子卖了,发现房子现值220万。
十年前67万,现房子升值了三倍。
买这房子纯属偶然。十年前,表舅妈和一群朋友相约去成都旅游,导游把他们带去了一售楼中心。售楼中心里人山人海,沸沸扬扬。
同行的朋友中有几个被售楼小姐说动了,立马买了房子。而表舅妈认真的看了几个盘。特地去楼盘走了一趟,站在马路边看了楼盘朝向,观察路边的行人,核实楼盘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决定了一套相比当时均价高的房子。
算是一份意外之财吧!表舅妈感叹道。
如果当年没有去成都旅游,没有决定买下那套房子,现在也就没有现值220万的房子,真感谢当年咬咬牙把首付给交了的果敢。
同样是花钱,有人生活越过越美好,有人才刚从校园贷的泥滩里走出。
前几天,一95后的同学私信我,帮忙分析他的个人征信。
他告诉我,他参与过校园贷,因为家人的帮助,他幸运的从校园贷里挺过来。
最开始的校园贷是对手机不满意,借钱换了个新手机。
到最后用校园贷买了4个手机,2台电脑。从此深陷校园贷泥潭里。
换手机买电脑的原因也很简单。
可能没有人告诉他们消费和浪费的区别?
买对的是消费,买多了是浪费。
特别在自己没有赚钱能力的情况下去透支自己的未来的钱,叫严重浪费。
同样是买买买,可你与富豪的差别就是你总想着还钱?这才是真隐形贫困人口。
四、普通人如何正确看待隐形贫困人口?
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不经思考的给自己贴标签,有些人则认为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是隐形贫困人口。
可事实上,花钱有三种模式:消费、投资、浪费。
把钱用在消费和投资的人都谈不上隐形贫困人口。
那怎样才是隐形穷困人口呢?
1、过度消费是隐贫
小A把钱共在满足自身风险保障及身体健康上;表舅妈去了一趟成都旅游,买了套房,有人背包旅行,成了职业旅行家;有人却频繁购买同系列的产品,美曰追求体验,可过度消费就是浪费!
钱可以花,买对的,不浪费!才是正道!
2、不舍花钱是隐贫
生活里不舍得花钱的人比比皆是。《世上最美丽的离别》那位患癌死去的妈妈就是典型的例子。有病就去小区医院看看就行,钱存着总能用到别处。可省下的小钱救挽回不了一条生命。
同龄人里,有些人舍得花上万元的培训费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有的人就不愿为知识付费。
新一波下岗潮,可能就是这群人,潜在隐形贫困人口。
3、收支不符是隐贫
追求生活品质,满足消费欲望都没有错。可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无节制的消费,这就不是真正追求生活品质了。这是透支着未来的金钱而不自知的浪费。
这习惯不能改正,未来也是隐形贫困人口一个。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生活品质,都是值得被鼓励的。
只是在“隐形贫困人口”字面解释中迷失了自己,加剧了焦虑和自我怀疑。
关于“隐形贫困人口”消费观,百家号里表态过:
所以,无论“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字面解释是多么的与你相符,请透过现象去看分析你本质的生活。
很多号称自己是“隐贫”的人,手上握着好几套房产;有些衣着光鲜用着IPhoneX的人,每个月工资都贡献给了信用卡。
区别在哪里?不过“财商”两个字。如果你分不清“消费、投资、浪费”三种消费形式,记得持续性关注“好好花钱V”,我们一起提升财商,走上财务自由之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