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还是假装合作,这是一个问题。
这句话的句式,让我想起了《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
生活中,我们要跟各种各样的人合作,需要在各种场景中合作。
合作有两种区别,一种是为了人而合作,一种是为了事而合作。
为了人而合作,人是核心,一切围绕人这个主题。
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尊重人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合作的具体事项。
若是为了事而合作,就要为达到目标去选择适合的对象,完成目标是第一要务。
合作中,人们常常既想完成事,又想整合人。
提出一个假设:人们是否会落入窠臼?因为合作的目标,暂时性的忘记人的“存在”,忘记人的价值。
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需要合作。
教育鸡汤常言:静待花开。最好的教育是等待。
倘若,真做到静待花开,是不是“出成绩的效率”有点低?
这是一个矛盾。
在亲子关系中,如何整合人,整合事?既完成事的目标,又完成人的合作。
举一个案例。
沙龙中,有一对父母,孩子没到场。母亲说女儿上初中,偏科,不喜欢代数。女儿怎么教都教不会,给她请了课外辅导,一个小时300块钱,成绩没提升。回到家里,母亲教女儿代数,她认为十分简单,女儿表示就是不会。母亲强调她对这件事很生气。
现场的互动,咨询师没有回话的机会,这个母亲持续说自己的想法。
咨询师停顿了一会儿,问这位母亲,“你的女儿没在现场,我看不到你和你女儿之间的互动,我无法得知你女儿和你相处时究竟是什么样一个状态?我从现场看。我把我看到的反馈给你。你一直在说女儿的种种不好,没有留白的部分。你提出的问题没有给到我回答的时间间隔。”
咨询师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我不知道,我们在互动中我的感觉,是不是你的女儿也有?听到你不停地在说,没有对话的空间。”
啪!
这沙龙就是团体治疗。如果那对父母的孩子在现场,咨询的那句话也许会给她的内心带去力量。
如果孩子在场,咨询师的话语是在释放允许,让孩子得到认同与支持。
咨询师的“反馈”,也许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不曾看到的一面。
一个人无意识地做某种行为,突然被指出,才意识到自己有某种行为模式。
关于无意识和意识,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说一个笑话,有一个文艺男蓄须,胡子大概三四十公分长。有一天朋友开玩笑:“哎,你胡子这么长,晚上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里呢,还是放在被子外呢?”
过了几天,艺术男又碰见那个开他玩笑的朋友。“哎呀,都怪你,最近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想一想,我的胡子究竟是放在被子里呢还是放在被子外。”
人们的日常,堆叠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自然而然地抛出一句话,做出一种行为。
当自己的行为模式像照镜子一样被呈现,也许会有点不舒服,也许会带来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真是与人合作吗?还是为了显得自己比对方厉害?
古人常说:吾日三省吾身。
问自己:你被什么抓住了?在合作中的情绪来自哪里?能不能务实一点,落地一点?
去看一看,去复盘,在行为互动中,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
不用脑补的感受去臆测对方。回到理智层面,回到现实层面去看看,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先不着急表达想法,先不着急表达感受。
把事实经过呈现出来,在过程当中有哪些环境的资源或因素被漠视?有哪些暗暗累积的因素被忽略?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到“列清单”的方法。适合作为复盘的觉察工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为对大脑的影响,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作用力。
持续地做正向行为,持续地修正自己,大脑的内在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这种案例在积极心理学的书籍中都有提及。
带着觉察,看到对方的“存在”,给予彼此肯定与支持,不贬损,这是我所理解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