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

从参加2018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到刚结束不久的2019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感觉数模带来的感受颇多,同时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参加数模比赛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会遇到,那就是找好队友,三人一队,其实在大学里不论什么大大小小的比赛都会涉及到一个组队问题,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发挥更好作用。数模比赛大家组队的时候大体都会分成三部分:建模、编程、论文写作。都会根据自己偏向于哪一块而去选择另外两部分擅长的队友,大概就会在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经管院里选择队友,有人会认为三个人在各自负责部分都很强的队友就是最好的,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需要的是建模、编程、论文写作都得会一点,如果编程和写作的队友不懂得建模人的思路,那么程序该如何编?论文如何去写?

下面说一说我的组队,其实我组队是在参加国赛前暑期数模培训时别人主动找我组的,当时也没想好,也是因为当时培训老师会布置题目,相当于三天完成一篇论文的写作,如果不组队就的自己独立完成论文写作,还记得当时是上午老师讲解往年国赛赛题,下午上机学习软件应用(MATLAB,Lingo,SPSS),晚上就完成作业,我们队会留在实验室讨论赛题,当时和我组的是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最后每个老师根据论文写作打分重培训的人中挑选出四十个队参加比赛(报销报名费),而我们组排在12位。当然也可以自费参加比赛,获得省二以上报名费也能报销。

比赛前我们也是经过了一个月系统的培训,三天一篇论文,我们对于论文写作方面比较顺手了,各类基本模型也都熟悉了。但是国赛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的,我们不可能都涉及到,我们需要从基础模型入手,在其之上建立出更优化的模型。国赛时选的A题,是需要求解关于热传导的偏微分方程,在比赛之后在知乎上也看到不知道是哪个大佬发的: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1张图片

确实当时我们求解第一问也很难,把模型建立出来求解也是个问题,我们是在第二天凌晨把模型建出来的,早上用MATLAB将图像也画出来了,感觉还是个比较好的图像。

然后接下来两问就是优化问题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2张图片

其实数学建模挺累的,睡得很少,感觉我们队女生(女汉子)能坚持下来就很棒了,三天下来头油得......

2018数模国赛也是参加的人特别多,用专门的客户端提交论文及支撑材料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3张图片

提交得到的MD5码,在晚上十点至第二天再次上传论文,排队等候人就特别多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4张图片

再说说刚结束的美赛,说实在的参加一次美赛花费挺大的,光报名费100美元不说,比赛那几天食宿费,路上来回交通费。在美赛之前学校会组织一次选拔,发布选拔题,提交完成的论文,也是自己第一次交全英文论文,根据论文打分排名。学校选拔了11支队伍,我们队幸运的排在了第七,免去报名费,不过学校怕你比赛期间中途退出,所以报名费得先自己垫付,比赛最后一天学校负责老师很快就退了700元现金。

这次我们队选的赛题是B题,开始看B题很有思路,其实越往下面,觉得B题真的挺难的,层与层之间联系的特别紧密。看到B题的地图真的是一脸懵逼???在地图上花了不少功夫,其实美赛和国赛相比,美赛赛题真的特别开放,很多东西都没告诉你,需要自己去假设,就像这次H无人机,不能装载医疗包,也不能拍摄道路路况,我们就假设把它作为供电无人机,解决无人机的续航问题。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5张图片

最后论文写作方面,我们是先写成中文论文,再翻译。用有道翻译再结合各种类型的句式模板说明,真心觉得软件翻译很机械,也有不少错误,所以要好好学英语,多看别人写的英文论文文献,摘要!摘要!摘要!真的很重要,这个得反复修改几遍,格式也要改好,到最后看那全英文论文检查里边的错误,自己真的有点看不下去了,而且觉得自己特别不细致,还好有个细致的队友,她把备忘录MEMO的格式都写得很规整,英文论文也一句一句看下去修改,最后一晚三个人都没休息直到早上七点半把论文提交完。


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_第6张图片

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有两个相互配合的队友,数模体验极佳,其实一直觉得数模比较贴近实际,真正要去解决问题,并且能把多个领域,多类学科综合运用,而我只希望拓展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学建模从国赛到美赛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