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有画面感的文案?

前不久,歌曲《凉凉》的作词人刘畅火了,是一名90后大学生,美女一枚。最近又为张靓颖写了《玲珑》,羡慕的说,要是我写的多好?

如何写有画面感的文案?_第1张图片

于是,我查阅整理了这方面资料,觉得蛮有道理,具有借鉴性,我想分享给大家。那么,今天的话题就是——如何让你的文字具有画面感?

注重细节和环境描写

阅读随笔类文章时,为求快,我总是略过那些描写细节和环境的部分,直逼重点。有时候,不免纳闷,那些环境呀,细节呀,好多余,真不知道有什么用?

文章里,关于实物的描写称为为物象,物象陈列构成画面感,给读者营造一种意境,渲染一种氛围。有画面感的文字,阅读起来像看大片一样过瘾。

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主人翁出场之前,总是先出现一番景象:喜庆的、萧瑟的,让你看到就能产生词语所要描绘的感觉,这都是在为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

这样的文字通常是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精雕细琢而写的。写作者阅读时,要着重事件的细节以及周遭环境的描写,它赋予整篇文章鲜活与丰润。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多陈列具象名词

你会说,什么是抽象?好难界定哦!教你一个方法:当你无法断定一个词是抽象,还是具象?看到这个词时,你可以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如果脑海里能呈现具体的画面,这个词就是具象词,不能呈现,就是抽象词。

要想文章有画面感,多运用描写具体实物的具象词,少叙述,少抽象。

举个例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除此之外,王维的诗,多属此类,可参阅。

多写感官类形容词

写作时,也经常一篇结构上完整的文章,看起来没有画面感,不够传神,整体看起来扁平化,内容太实,没有美感。怎样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呢?

多写感官类形容词,少写评论性形容词。通常,完美形容一个人的心情,经常用这样的词汇,如:无奈的、难受的、高兴的、气愤的……这属于评论性的词汇。

这样写本没有错,但读者却无法体会到这些感受。换句话说,作者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实际上,这样写,只是作者在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读者也不能与之感同身受。而想要文章生动,你需要写出细节,怎样写出形象的句子呢?这个方法,我在《如何写出生动的文案》中,也有所提及。

感官类形容词,比如色彩、气味、声音、质感等感官类词汇,便于好记,我把它们总结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简称——视听嗅味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通过细节描写,人为何产生情绪,这样你的句子就完美了。比如:五彩斑斓、炯炯有神、垂头丧气、五味杂陈等等。

举个例子:

一、他炯炯放光的眼神,令她为之着迷。

二、他魅力十足,令她为之着迷。

这两个句子对比,你觉得哪个更能让你脑海里产生画面呢?答案是是第一个。

精准地使用动词

俄国著名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谈到写作时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是运动的。

动词是一个句子的能量所在,比形容词更能赋予文章生命。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动词的运用:

比如: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宗璞·《花的话》

“流”,是个极平常的动词,但用在此处既写出了月光如水,悄然无声的静态之美,又绘出了月光“流淌倾泻”动态之美,耐人品味。

要想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要精心锤炼动词,为文章润色增辉。

使用比喻

瓜很甜,甜过初恋。

天气很冷,冷过前任。

……

这些曾是风靡一时的比喻,它们为何广为流传,因为形象,触及读者痛点。

这就是比喻。有时候,用比喻,胜过一串形容词。

运用比喻的训练方法比较简单:找到需要比如的事物,分析内外两方面特点,通过这些特点找同质性的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写有画面感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