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个人简介:

子渝非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子渝,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后来因为了解到伤人犯法于是老老实实读书工作,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朵奇葩。以评论犀利(其实是专门挑刺)被大家熟知,大家都亲切的称呼我为可爱的(???)大鱼。

经过余得水、猛兔和蜗牛徐徐三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什么是“刻意练习”了。既然学到了知识,那么一定要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算是有效的学习,古语云“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现代讲“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怎么感觉画风不对???)

总而言之,实践出真知。既然大家都说“刻意练习”可以“创造”天才,那了解了刻意练习方法的我们也算已经在通往天才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吧!

今天就由我,子渝,带领大家继续在“天才”之路上迈步前行,为大家分享本书的第六章,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下图是书中第六章的内容。

《刻意练习》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们常常觉得只有少数一些人才能在特定领域中获得成功,但其实每一个人经过有效的训练,都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所以,我今天的分享主题就是,如何利用刻意练习,让自己梦想成真。先来看看思维导图。

《刻意练习》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网上曾有戏言: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梦想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或许是想成为歌手,或许是想成为小说家,亦或者只是想学好编程自己设计小游戏。

我们怀揣着一颗追逐梦想的心在路途上跌跌撞撞地前行,但总有时候会发现,愿望虽好,但却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开始,又或者,我们虽然开始了练习但却收效不大。

结果,我们满腔的热情在毫无进展的现实面前摔得稀碎。

先别慌放弃,收效不大并不是因为咱没天赋,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开始的方式不对呢?

为了梦想努力,我们或许会去看书,去网上寻求教程,但我们依旧会有注意不到或者理解偏差的地方,有时候即使是我们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很好地解决掉它,从而导致我们无法前进。

所以,找一位好导师并向他请教,是我们为梦想开始刻意练习非常高效的一步。

为什么说它高效呢?想想我们为啥要去上学而不是在家自学就知道了。

1、好的导师知道学习的最佳次序,并且能给我们示范正确的学习方式,也能为我们的练习做出反馈与指导。简单点来说,人家都告诉你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了,我们在练习的路上少走了弯路,能不有效率吗?

2、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导师的存在有助于我们创建心理表征。心理表征越好,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找到了一位好的导师帮助我们开始之后,并不代表就可以一直按照他的指导来进行练习。就如同我们上完小学就会上初中一样,当我们自己改变了(能力提升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更换导师,以此继续不断地向前进步。

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没钱请不起)相应的导师咋办?难道又要让自己的热情在现实面前碎一地?

NONONO!既然没有老师为我们安排训练,那我们就自己设计方法!

要坚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找到问题所在,我们总能get到适合练习的方式。

举个栗子,《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斯有一名学生曾在马戏团参加指挥训练,结果学生发现不知道怎么在两个节目间隙的时间里让观众保持兴趣。

由于没有有经验的导师传授,又不可能让现场观众来参加自己的练习,这个学生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主意:在下班高峰期间的里约热内卢市中心找刚下班的人聊天。因为人们都着急回家,所以他只有努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有趣才能留住步履匆匆的行人。

不仅如此,他还用手表准确地记录了每次与路人对话的时间,经过这样不停的练习,他总结出了哪些方法最管用,哪些方法根本不奏效,由此让他的马戏团指挥达到了非常棒的水平。

看到了吧,只要一个人真的想找方法,就一定能找到(能什么都做得出来……)。

当然,除了设计练习方法之外,没有导师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创建心理表征。

因为心理表征越牛逼我们才能越牛逼啊。

那么我们该如何独立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呢?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个F”的方法,即:

专注(focus)

反馈(feedback)

纠正(fix it)

意思是我们可以将技能分解成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focus),并有效的分析确定自己的不足之处(feedback),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fix it)。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大家所熟知的文坛巨匠,可他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无导师状态,可他却通过三个F的方式为自己创建了良好的心理表征(虽然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

富兰克林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努力研究《观察家》中的文章并思考究竟是什么使那些文章出彩,他将优秀的文章拆解成一段一段的部分,然后让自己一段一段地模仿来写这些文章,并将其与原文作比较,他通过对比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措辞无法信手拈来),并且又想了各种办法(将文章句子改写成诗句和散文加深印象和积累)弥补了自己的不足。

他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让自己变得牛逼的。

其实这种方式就是模仿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想想为啥失败,然后再去复制,再失败,再继续想。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找到好的方法开始了,接下来就迎来了第二个boss——专注和投入。

在练习过程中,导师能给我们指导,但练习的决心却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掌控。想想看,哪怕我们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导师在身旁苦口婆心的教导,但自己却在走神(不专注),或者单纯只是为了练习着好玩(不投入),那我们能进步吗?

10多年前,瑞典的研究人员对一部分专业歌手和业余歌手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大家都做着一样的练习,但是专业歌手在训练之后多半都是更加疲惫的,而业余歌手则是更加放松、精力更充沛。

其实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怎样对待训练,职业歌手会全神贯注的观察和练习,他们会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而业余歌手则是当作娱乐和抒发自己情感来练习。

作者说:“专注的练习是没有乐趣可言的,可正是由于这种没有乐趣的专注,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从练习中获益。”

虽然我很赞同“刻意练习”的方式,但我却觉得这种“毫无乐趣”的想法倒也不尽然。或许我们的练习过程的确是枯燥的,但当我们一次次的从练习中看到自己的成长时,必定是欣喜和欢愉的(因为自己变牛逼了呀,叉会儿腰)。这种混合着痛苦和汗水的成长一定格外甘甜,因为那些累累硕果都代表着一个更好的我们。

关于专注,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国游泳运动员娜塔莉·考芙琳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12块奥运奖牌,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她却表示,在早年的训练中自己并没有努力,直到后来学会在训练中全心投入,自己的水平才开始突飞猛进。

早年间她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游泳圈上,幻想自己摘金夺银(原来厉害的人也曾和我们一样偷懒过……),但是到了后来意识到了专注的重要性后,她在每一次划水的动作上都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通过保持训练的专注度,她才慢慢看见了自己的进步。

但是,长时间专注和高效地练习会累死人,可能还没等我们达到期待的目标,我们就由于体力不支而狗带……

所以,我们可以缩短每次练习的时间,并且好!好!休!息!

当我们坚定的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上迈步前进时,我们可能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老天总喜欢给我们设坎儿)——我们可能发现自己的技能停滞不前了。

面对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我们是达到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儿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只开发了不到10%,天花板什么的,不存在的。

关于停滞不前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我们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有效地跨越它们:

1.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

2.攻克自己特定的弱点

用新方式挑战能让我们的大脑或身体从另外的角度来开始思考与练习,从而跨越停滞阶段。我把它简称为“树挪死,人挪活”。

而攻克弱点指的是可能只是我们练习技能中的某一小部分阻碍了我们,导致我们以为所有方面我们都无法提升了,而实际上只要克服了那些小小的障碍,我们就又可以大刀阔斧的向前挺进了。

好的,我们搞定了上面这些问题,然后最大的boss来了——“坚持”。

其实坚持这件事儿不仅仅在刻意练习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于坚持,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保持动机”这点绝对排的上号。

保持动机,换句话来讲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很土,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关于“初心”这个东西,想必大家在新年开端的时候会经常想起它,然后会给自己定下各种目标,然后……可能就慢慢没有然后了?

《刻意练习》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言归正传,既然要保持动机(不忘初心),那如何才能做到?

保持动机有两个组成成分:

1.继续前行的理由

2.停下脚步的理由

当我们不再做当初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是因为停下脚步的理由最终战胜了继续前行的理由。

所以,为了坚持下去,我们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那么,如何增强继续前行的理由呢?

首先,我们得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开始。是不是出于热爱?我喜欢写作,所以我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让自己努力提高。又或者是出于某种实用性目的?我需要演讲的技能,以此在工作中能表现得更好。

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最开始的想法,因为这些是我们开始练习的动机根源,但不是我们唯一的动机。因为我们开始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当我们的成绩令我们感到骄傲、我们从朋友的称赞中感到愉悦时,我们的身份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技能本身也就会变成我们的一种动机。

另外,我们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练习,当大家有着相同的目标和共同的情谊时,这种感觉也会成为动机的一部分。

那我们又该如何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阻止我们前进的理由一般都是懒、找不到动力、没看到成绩。

其实关于弱化脚步,无非就是要逼自己一把,给自己专门留出固定的时间用来练习。

在我们有其他事情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将受到持续不断的诱惑,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做好规划,拿出固定的专属时间来练习,就比如说早起练习。

其实在走出舒适区、保持专注练习上,我们可以做两件看似无关、实则有效的事。

一、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

二、将练习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

我们的练习从来都不会变得有趣,但当它越来越接近自然时,我们再继续下去就没那么难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我在一家连锁服装店公司上班,公司给每家店都布置了收集新会员的任务。最开始我的员工对加会员毫无技巧,每个人面对自己的会员任务都愁眉苦脸,如果不是因为想继续干下去估计早撂挑子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对比选出了最有效、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并且持续不断的跟进他们每个人的会员收集率,表扬成功率高的伙伴并让他们进行心得分享。渐渐地,当大家对技能熟悉且习惯每日任务时,他们对于目前的目标并没有觉得有多艰难,反而会主动去收集新会员,在面对我默默增加会员目标时,大家也没有表现出抵触的心态了。

讲到这里,我今天的分享也差不多结束了,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吃书内容:

为了实现我们生活中的梦想和目标,我们可以运用刻意练习法则。

1.首先给自己找一个好的导师,如果没办法找到导师,那就自己设计训练方法。

2.我们的练习应当是投入而专注的,遇到困难停滞不前时,换种方式或者克服弱点有助于我们跨越它。

3.坚持下去,保持动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刻意练习始终是一种孤独的追求,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请保持着“刻意练习”的想法,因为,总有一条路径通往你梦想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