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PP多链路捆绑实现PPP链路的可靠性
 
实验原理:
     PPP Multilink协议(MP)是PPP(点对点协议)的扩展,它具有绑定两条或多条同步并行连接的能力。所产生的虚拟连接拥有的带宽等于各条独立连接的带宽的总和。
在PPP协议中,可以将多个PPP链路捆绑起来,形成一条宽更大的PPP链路,成为PPP Multilink,即多链路PPP。
多链路PPP通常应用在用户原有的PPP链路带宽要够,然后又申请看一条新PPP链路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不对原有的配置进行的更改,而且两条PPP链路均能被利用的目的,可以使用多链路PPP技术。
当在路由器上配置了多链路PPP之后,相当于在路由器上形成了一个新的PPP多链路接口(Multilink-group Interface)。此接口包含看其他的普通PPP接口,关于PPP协议的各种配置。如IP地址等均在此PPP模板接口上配置即可。这样,对于路由器来说就相当于有人一个大带宽的PPP接口。
虽然目前数据链路的带宽越来越大,多链路PPP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窄,但多链路PPP还有自己的一些有点:
  (1)增加带宽
多条PPP链路捆绑起来,能够增加原有的PPP链路带快,同时使用一个IP地址,而不需要每条PPP链路都进行配置。如果同动态拨号结合起来,多链路PPP可以做到动态增加或减小带宽
  (2)负载分担
多链路PPP能够实现报文在不同PPP链路上的负载分担。对于想、速率高的PPP链路,传输的报文就要多谢,对于速率低的PPP链路,传输的报文就要小些。
  (3)利用分片降低时延
当报文在多链路PPP上传输时,通常会被划分成多个分片在多链路上同时传输。这样对于比较大的报文,。就可以降低传输的时延。
  (4)PPP Multilink协议它的最好的一个功能是,他可以多链路冗余,也就是说一条物理链路down或是损坏的话,不影响数据的传输。
 
实验网络拓扑:
 
实验步骤:
  1、甲地路由器上的配置
  (1)在全局模式下给PPP Multilink 1配置IP地址。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
clip_p_w_picpath004
 
  (2)先将S0和S1两个接口的协议分别封装成PPP协议,然后再划分到PPP Multilink 1里。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
clip_p_w_picpath006
 
  (3)用clock rate 接口配置命令配置网络接口模块(NIM)和接口处理器等串行接口上硬件连接的时钟速率,设置为可接受的位速率。这个命令的no形式在DCE接口中将时钟速率设置为与硬件相关的缺省值。下图所示的64000就是一个时钟速率的缺省值。
clip_p_w_picpath008
 
 2、 乙地路由器上的配置
  (1)配置和上面的一样,首先给PPP Multilink 1配置IP地址,如下图所示:
clip_p_w_picpath010
 
  (2)配置也和甲地的一样,把S0接口和S1接口划分到PPP Multilink 1 中,在划分接口之前先要把这两个接口的封装协议为PPP协议,然后在划分到PPP Multilink 1里。具体配置如下图所示:
clip_p_w_picpath012
 
3、 验证:
  (1)查看甲地路由器上各个接口的状态,从下图可以看出,路由器的每一个接都是UP的,说明每个接口是通的。
clip_p_w_picpath014
 
  (2)查看乙地路由器上各个接口的状态,其实他的接口状态是和甲路由器上的接口状态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clip_p_w_picpath016
 
     我们还可以用ping命令来查看两地的路由器是否能通信,我现在用乙地路由器来ping甲地的路由器,从下图可以看出能ping通,这说明可以通信,其实甲地路由器也可以ping通乙地的路由器,两地的路由器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clip_p_w_picpath018
 
 4、 验证多链路PPP的可靠性,如果一条链路down了或是在物理线路上断的的话,还有另一条链路可以通信。如下图所示:我们在甲地路由器也就是服务端路由器上把serial0接口down了,查看两地是否通信,首先我们吧接口serial0给down了,然后查看一下接口,可以看出serial接口是down,也就是说数据不会从serial0这个接口传输的。然后我们在用ping命令验证,看甲地路由器和乙地路由器是否能通信,从下图可以看出,两地的路由器能ping通,说明这两地的路由器可以通信
       这就体现出了多链路捆绑是比较可靠的在这里只是捆绑了两条链路,还可以捆绑更多的物理链路,这样会使数据在传输的时候更可靠,一条挂了的话其他的链路可以传输数据。
clip_p_w_picpath020
 
  (注:在2500路由器上只给服务端配置时钟速率,给客户端不配,如果要配的话也配不上去,它会提示你时钟速率在服务端配置。)
本文出自 “ 陈启顺”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