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原理分析及自旋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的概念和优化

诚然,我们一提到并发编程,首先想到的可能应该就是synchronized,无可厚非其作用。大多数人都会称呼其为重量级锁,但是随着JAVA1.6对synchronized的优化,其变得不再那么重了。1.6中为了减少获得锁和释放锁带来的性能消耗而引入的偏向锁和轻量级锁,以及锁的存储结构和升级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synchronized的实现机制以及Java是如何对其进行优化的。

从宏观上分析,锁分为乐观锁和悲观锁:

乐观锁:乐观锁认为读多写少,遇到并发写的可能性低,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不会修改,所以不会上锁,但是再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这个数据,采取在写时先读出当前版本号,然后加锁操作(比较跟上一次的版本号,如果一样则更新),如果失败就重复,读-比较-写的操作。Java中的乐观锁基本都是通过CAS操作实现的,CAS是一种原子性的更新操作,比较当前值跟传入值是否一样,一样则更新,否则失败。

悲观所:悲观所就是悲观思想,即认为写多于读,遇到并发写的可能性很高,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所以每次在读写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向读写这个数据久会block直到拿到锁。而synchronized就是其中的代表。

阻塞的代价

  • 如果线程状态切换时一个高频操作,将会消耗很多CPU处理时间
  • 如果获取锁和挂起锁的操作比用户代码执行的时间还要长,这种同步策略显然是非常糟糕的

JAVA的线程是映射到操作系统原生线程之上的,如果要阻塞或唤醒一个线程需要操作系统的调度,需要再用户态和和心态之间切换,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因为用户态与内核态都有各自专用的内存空间,专用的寄存器等,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需要传递给许多变量、参数给内核,内核也需要保护好用户态在切换时的一些寄存器值、变量等,以便内核态调用结束后切换回用户态继续工作。

synchronized实现原理

synchronized可以保证方法或者代码块在运行时,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进入到临界区,同时它还可以保证共享变量的内存可见性

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这是synchronized实现同步的基础: 

  • 普通同步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 静态同步方法,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 同步方法块,锁是括号里面的对象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 作用于方法上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synchronized test!!!");
    }
    // 作用于代码块内
    public void testBlock(){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synchronized test!!!");
        }
    }
}

通过反编译后

test()

synchronized原理分析及自旋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的概念和优化_第1张图片

testBlock()

synchronized原理分析及自旋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的概念和优化_第2张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到:

  1. synchronized方法编译后,输出的字节码带有ACC_SYNCHRONIZED
  2. synchronized代码块反编译后,输出的字节码又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

那么什么又是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

monitorenter:monitor enter,拆开是不是会好看点?每一个对象都会和一个监视器monitor关联。监视器被占用时会被锁住,其他线程无法来获取该monitor。当JVM执行某个线程的某个方法内部的monitorenter时,它会尝试去获取当前对象对应的monitor的所有权。其过程如下:

  1. 若monitor的进入数为0,线程可以进入monitor,并将其的进入数置为1.当前线程成为monitor的owner
  2. 若线程已拥有monitor的所有权,允许它冲入monitor,并递增monitor的进入数
  3. 若其他线程已经占有monitor的所有权,那么尝试获取其所有权的线程会被阻塞,直到monitor的进入数变为0,才能重新尝试获取monitor的所有权。

monitorexit:

  1. 能执行monitorexit指令的线程一定是拥有当前对象的monitor的所有权的线程。
  2. 执行monitorexit时会将monitor的进入数减1。当monitor的进入数减为0时,当前线程退出monitor,不再拥有monitor的所有权,此时其他被这个monitor阻塞的线程可以尝试去获取这个monitor的所有权。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monitor呢。。。。

每一个JAVA对象都会与一个监视器monitor关联,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把锁,当一个线程想要执行一段被synchronized圈起来的同步方法或者代码块时,该线程得先获取到synchronized修饰的对象对应的monitor。

我们的java代码里不会显示地去创造这么一个monitor对象,我们也无需创建,事实上可以这么理解:我们是通过synchronized修饰符告诉JVM需要为我们的某个对象创建关联的monitor对象。

在hotSpot虚拟机中,monitor是由ObjectMonitor实现的。其源码是用c++来实现的,位于hotSpot虚拟机源码ObjectMonitor.hpp文件中。ObjectMonitor主要数据结构如下:

ObjectMonitor() {
    _header       = NULL;
    _count        = 0; //monitor进入数
    _waiters      = 0,
    _recursions   = 0;  //线程的重入次数
    _object       = NULL;
    _owner        = NULL; //标识拥有该monitor的线程
    _WaitSet      = NULL; //等待线程组成的双向循环链表,_WaitSet是第一个节点
    _WaitSetLock  = 0 ;
    _Responsible  = NULL ;
    _succ         = NULL ;
    _cxq          = NULL ; //多线程竞争锁进入时的单项链表
    FreeNext      = NULL ;
    _EntryList    = NULL ; //处于等待锁block状态的线程,会被加入到该列表
    _SpinFreq     = 0 ;
    _SpinClock    = 0 ;
    OwnerIsThread = 0 ;
  }
  1. owner:初始时为NULL。当有线程占有该monitor时,owner标记为该线程的唯一标识。当线程释放monitor时,owner又恢复为NULL。owner是一个临界资源,JVM是通过CAS操作来保证其线程安全的。
  2. _cxq:竞争队列,所有请求锁的线程首先会被放在这个队列中(单向链接)。_cxq是一个临界资源,JVM通过CAS原子指令来修改_cxq队列。修改前_cxq的旧值填入了node的next字段,_cxq指向新值(新线程)。因此_cxq是一个后进先出的stack(栈)。
  3.  _EntryList:_cxq队列中有资格成为候选资源的线程会被移动到该队列中
  4.  _WaitSet:因为调用wait方法而被阻塞的线程会被放在该队列中

锁优化

jdk1.6对锁的实现引入了大量的优化,如自旋锁、适应性自旋锁、锁消除、锁粗化、偏向锁、轻量级锁等技术来减少锁的操作的开销。

锁主要存在四中状态,依次是:无锁状态、偏向锁状态、轻量级锁状态、重量级锁状态,他们会随着竞争的激烈而逐渐升级。注意锁可以升级不可降级,这种策略是为了提高获得锁和释放锁的效率。

自旋锁

线程的阻塞和唤醒需要CPU从用户态转为核心态,频繁的阻塞和唤醒对CPU来说是一件负担很重的工作,势必会给系统的并发性能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我们发现在许多应用上面,对象锁的锁状态只会持续很短一段时间,为了这一段很短的时间频繁地阻塞和唤醒线程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引入自旋锁。 所谓自旋锁,就是让该线程等待一段时间,不会被立即挂起,看持有锁的线程是否会很快释放锁。怎么等待呢?执行一段无意义的循环即可(自旋)

自旋等待不能替代阻塞,先不说对处理器数量的要求(多核,貌似现在没有单核的处理器了),虽然它可以避免线程切换带来的开销,但是它占用了处理器的时间。如果持有锁的线程很快就释放了锁,那么自旋的效率就非常好,反之,自旋的线程就会白白消耗掉处理的资源,它不会做任何有意义的工作,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这样反而会带来性能上的浪费。所以说,自旋等待的时间(自旋的次数)必须要有一个限度,如果自旋超过了定义的时间仍然没有获取到锁,则应该被挂起。

适应自旋锁

JDK 1.6引入了更加聪明的自旋锁,即自适应自旋锁。所谓自适应就意味着自旋的次数不再是固定的,它是由前一次在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时间及锁的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它怎么做呢?

线程如果自旋成功了,那么下次自旋的次数会更加多,因为虚拟机认为既然上次成功了,那么此次自旋也很有可能会再次成功,那么它就会允许自旋等待持续的次数更多。反之,如果对于某个锁,很少有自旋能够成功的,那么在以后要或者这个锁的时候自旋的次数会减少甚至省略掉自旋过程,以免浪费处理器资源。 

锁消除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我们在进行操作时需要对这部分操作进行同步控制,但是在有些情况下,JVM检测到不可能存在共享数据竞争,这是JVM会对这些同步锁进行锁消除。锁消除的依据是逃逸分析的数据支持。 
如果不存在竞争,为什么还需要加锁呢?所以锁消除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的时间。变量是否逃逸,对于虚拟机来说需要使用数据流分析来确定,但是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这还不清楚么?我们会在明明知道不存在数据竞争的代码块前加上同步吗?但是有时候程序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虽然没有显示使用锁,但是我们在使用一些JDK的内置API时,如StringBuffer、Vector、HashTable等,这个时候会存在隐形的加锁操作。比如StringBuffer的append()方法,Vector的add()方法。

偏向锁

Java偏向锁(Biased Locking)是Java6引入的一项多线程优化。偏向锁,顾名思义,它会偏向于第一个访问锁的线程,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同步锁只有一个线程访问,不存在多线程争用的情况,则线程是不需要触发同步的,这种情况下,就会给线程加一个偏向锁。如果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其他线程抢占锁,则持有偏向锁的线程会被挂起,JVM会消除它身上的偏向锁,将锁恢复到标准的轻量级锁。

偏向锁获取过程:

  1. 访问Mark Word中偏向锁的标识是否设置成1,锁标志位是否为01,确认为可偏向状态。
  2. 如果为可偏向状态,则测试线程ID是否指向当前线程,如果是,进入步骤5,否则进入步骤3。
  3. 如果线程ID并未指向当前线程,则通过CAS操作竞争锁。如果竞争成功,则将Mark Word中线程ID设置为当前线程ID,然后执行5;如果竞争失败,执行4。
  4. 如果CAS获取偏向锁失败,则表示有竞争。当到达全局安全点(safepoint)时获得偏向锁的线程被挂起,偏向锁升级为轻量级锁,然后被阻塞在安全点的线程继续往下执行同步代码。(撤销偏向锁的时候会导致stop the word)
  5. 执行同步代码。

注意:第四步中到达安全点safepoint会导致stop the word,时间很短。

偏向锁的适用场景:始终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同步块,在它没有执行完释放锁之前,没有其它线程去执行同步块,在锁无竞争的情况下使用,一旦有了竞争就升级为轻量级锁,升级为轻量级锁的时候需要撤销偏向锁,撤销偏向锁的时候会导致stop the word操作;在有锁的竞争时,偏向锁会多做很多额外操作,尤其是撤销偏向所的时候会导致进入安全点,安全点会导致stop the word,导致性能下降,这种情况下应当禁用。

轻量级锁

如果成功使用CAS将对象头重的Mark Word替换为指向锁记录的指针,则获得锁,失败则当前线程尝试使用自旋(循环等待)来获取锁。

当有另一个线程与该线程同时竞争时,锁会升级为重量级锁。为了防止继续自旋,一旦升级,将无法降级。

重量级锁

其他线程试图获取锁时,都会被阻塞,只有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之后才会唤醒这些线程,进行竞争。

参考资料:https://blog.csdn.net/shandian000/article/details/54927876/

                  https://www.jianshu.com/p/c3313dcf2c23

                  https://blog.csdn.net/kirito_j/article/details/79201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con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