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苦行僧

最近手机总是提示“手机内存所剩不多了”,就像一个债主整天拿着欠条在我后面追赶着一样。

而真实的情况是,我已然把手机上的软件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能卸载的一个都不留下,连“新浪微博”这种大众手机上常有的app也没有踪影,可惜内存还是不够用。后来,在网络上搜索并尝试了其它办法,到现在,手机依旧跳出那行令人厌恶的提示。  

我知道,这个在将近两年前入手的货开始要被时代淘汰了,因为它的机身内存只有600M。现在但凡跟它当年价位差不多的,内存起码都有2G以上。  

家里的先生体谅道:“那就现在立刻换了吧!”  

听完这句话,我只是想了想,但没有采纳意见,因而被他冠以“苦行僧”的名号。  

不是很想让手机立马退居二线,主要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

1.它只是运作速度稍慢点,其它功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坏掉”;2.手机还用不到两年,闲置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难以转手,存在家里变成一多余的物品,违背了“断舍离”的理念;

3.新手机的机身储存空间大,加上运行速度快,到手后一段时间内肯定会令人爱不释手,没时没刻地玩弄和琢磨安装更多什么软件好

4.最最重要的是,我想利用这件事达到训练自律的目的。  

最近看过的《人类心智》纪录片,有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家长给几岁大的孩子做了一个测试,告诉他们:“如果可以不吃掉手里的这颗糖,15分钟后就可以再多拿到2颗。”结果是几乎所有孩子都没有能够忍住。这和儿童大脑特别是额叶部分尚未发育完全有关系,此时,他们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而成人则不同,大脑的额叶部分已经发育成熟了,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自律性去抵御诱惑。  

在对待手机事件的过程中,有关自律的词语就是——推迟满足感。  

一直以来,在成长的路上,我都不愿意让自己一下子得到满足。早早地用上与身份不相当的东西,享用高档的食品,穿上名牌的衣服,过太舒适安逸的生活,都会让我心生愧疚,患得患失。因为这期间让我感受到的不是那种飘飘欲仙的快感,而是对于过早行乐的担忧。

《道德经》也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体验了钟鸣鼎食的奢华,容易变得心灵困顿、停滞不前,在生活的意义中迷失,减损了追求的力量。  

物质上的东西不必最好,适合的、必须的才能让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有人也许觉得诧异,何必这么折腾,爽快一点不就好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他们要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要的是实实在在“高性价比”的生活。  

当然,等到旧手机无法再使用时,我会择机换掉它。譬如,如果今年我能坚持好周计划与周回顾,那么就可以把新手机作为犒赏自己的物品。到时候,由于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功能也比现在入手的会更先进。而且作为奖品,是对自己坚持的一种鼓励,更有纪念意义,让自己每次拿起手机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推迟满足感,不是自我虐待,而是不愿意心灵之杯盈满,一杯水留那么七八分就好了。然后通过自己营造的一点一滴的小幸福、小快乐去充实它,经过漫长的岁月累积后才让它达到极致。未盈满的状态不算差,“花未全开月未圆”之时,不是才有更多的美好幻想与期待吗?  

推迟满足感,是先让自己在这种未盈满的状态里多呆一会儿,静心修养,沉淀思想,待到足够宽大的怀抱,再去更好地迎接未来。

@发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关注】 个人管理、楷书、育儿

【喜欢】 读写、涂鸦、竹笛、EOP

【坚持】 做日计划、周回顾、记录时间开销、手写活页日记

【发起】 汕头幸福成长沙龙(微信号gerenguanli)

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微博网址,谢谢!

如果您觉得本文让您有收获,不妨花1块8毛8打赏一下作者,——》[猛戳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