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学习数据库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只用了SqlServer和mysql,我就想着来一波总结
我们直接来第一个问题: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是什么
嗯,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4个基本概念,让我们一个个来
第二问:说一说你了解的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
说起sql数据库大家都知道现在用的最多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Mysql,Sqlserver。现在在企业级别的开发工作中大部分是Oracle和Mysql,我到现在还只学习过SqlServer和mysql通过这一段的学习,对于数据库的学习我认为有如下重点,从头开始当然要学习好一些数据模型和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说到sql当然要把sql 的增删改查玩的溜一点,不然怎么入土。说实话对于增删改查的难点在于多表的连表查询,当然数据库设计的冗余度也影响着写查询语句的代码量和逻辑结构.在多表的查询中有join关键字,是否使用join,怎么用join是根据需要查询的信息和表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了解完增删改查,再就是索引、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游标、事务处理。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其实觉得自己想通了逻辑,连表查询并不是很难。还是要动手实践,逻辑复杂的可以分部完成
** 第三问:自己有设计过数据库吗?设计数据库有什么原则?那么在建表的工程中要注意什么?要遵循哪些语法规则?**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1. 字段的原子性
解释:字段里面存放的数据在逻辑意义上不能再分割。
2. 字段长度
解释:字符串尽量将大小控制在末尾预留3-5个字符位置,但是不要太长;id形式的数值一般使用Long类型,数据库里面使用bigint。
3. 字段使用次数
解释:对于较为频繁使用(修改)最好使用独立数数字、简短的单词(缩写)、单个字符,不要使用较长的中文、英文描述。一般会在“状态修改”这个业务逻辑上进行适用。
4. 预留字段、删除字段
解释:设计表的时候可以先预留一个空白字段,方便以后扩展;无论何时,尽量不要去删除数据库里面的字段或者行(数据内容)。
5. 标记字段
解释:可以通过“标记”来表示是否还需要继续访问某些数据。
6. 主键设计
解释:标识一个表中数据的唯一性,不一定非要和业务逻辑相关,最好不相关,就只用来记录一条数据的存在!!!一般使用自增形成!!!不要尝试修改主键列中的数据!!!
7. 外键设计
解释:尽量不要建立外键,保证表自身的独立性,通过程序设计中的业务逻辑连接某两个列,来达到关联的行为。各种表中同一个外键的字段名需要保持一致,为了方便使用和维护。
8. 动静分离
解释:从业务逻辑出发,将一些固定(长时间)不变的内容集中在一起;经常需要修改的内容集中在一起。
9. 关系映射
解释:多表映射,尽量拆分可以拆分的列(按照业务逻辑的要求来考量),多个表之间最好使用 相关的ID 来进行逻辑上的关联
10. NULL值
解释:尽量不要有NULL在表里,在建表的时增设默认值。
其他:
1. 在设计表的时候包含两个字段:crt_time(某条数据的创建时间)、upd_time(某条数据最后修改的时间)
2. 表设计中,字段命名一般会增加前后缀
对于建表来说,怎么说,我觉得是考验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只有认真的把各个模块分析清除,找到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好表,对于一个表的数量较少的数据库而言,通过冗余也是可以简化数据库的设计的,但是对于大的项目而言,冗余度一定不能高,最好表与表之间的关联项只有一个,而且一般是以id为关联项,如果关联项过多,那么在修改数据的过程中就会导致修改的过程过于复杂,而且表与表之间的相对独立更加的复合设计的原则。
对于语法规范而言,不管是在数据库中还是在别的地方都吃过命名中文的亏,不要问为什么,你尽量写英文就对了。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规范:
第四问:说出sql中最常见的命令和常见的函数?
常见命令(增删改查的另说):
- create database 创建库
- drop database 删除库
- show databases; 查看所有的数据库
- use 库名; 打开指定 的库
- show tables ; 显示库中的所有表
- show tables from 库名;显示指定库中的所有表
-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名 字段类型
); 创建表- desc 表名; 查看指定表的结构 select * from 表名;显示表中的所有数据
修改表的命令:
修改表 alter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MODIFY|DROP|CHANGE COLUMN 字段名 【字段类型】;
①修改字段名
ALTER TABLE studentinfo CHANGE COLUMN sex gender CHAR;
②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stuinfo RENAME [TO] studentinfo;
③修改字段类型和列级约束
ALTER TABLE studentinfo MODIFY COLUMN borndate DATE ;
④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info ADD COLUMN email VARCHAR(20) first;
⑤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info DROP COLUMN email;
删除表
DROP TABLE [IF EXISTS] studentinfo;
常见函数:
一、单行函数
1、字符函数
concat拼接
substr截取子串
upper转换成大写
lower转换成小写
trim去前后指定的空格和字符
ltrim去左边空格
rtrim去右边空格
replace替换
lpad左填充
rpad右填充
instr返回子串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length 获取字节个数
2、数学函数
round 四舍五入
rand 随机数
floor向下取整
ceil向上取整
mod取余
truncate截断
3、日期函数
now当前系统日期+时间
curdate当前系统日期
curtime当前系统时间
str_to_date 将字符转换成日期
date_format将日期转换成字符
4、流程控制函数
if 处理双分支
case语句 处理多分支
情况1:处理等值判断
情况2:处理条件判断
5、其他函数
version版本
database当前库
user当前连接用户
二、分组函数
sum 求和
max 最大值
min 最小值
avg 平均值
count 计数
特点:
1、以上五个分组函数都忽略null值,除了count()
2、sum和avg一般用于处理数值型
max、min、count可以处理任何数据类型
3、都可以搭配distinct使用,用于统计去重后的结果
4、count的参数可以支持:
字段、、常量值,一般放1
建议使用 count(*)
开始了~~
1.基础的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标的名称
2.条件查询:
select
要查询的字段|表达式|常量值|函数
from
表
where
条件
说到条件查询就说说条件表达式:
示例:salary>10000
条件运算符:
< >= <= = != <>
逻辑运算符:
and(&&):两个条件如果同时成立,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or(||):两个条件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not(!):如果条件成立,则not后为false,否则为true
3.模糊查询
示例:last_name like ‘a%’
4.排序查询:
语法:
select
要查询的东西
from
表
where
条件
order by 排序的字段|表达式|函数|别名 【asc|desc】
5.分组查询:
语法:
select 查询的字段,分组函数
from 表
group by 分组的字段
特点:
1、可以按单个字段分组
2、和分组函数一同查询的字段最好是分组后的字段
3、分组筛选
针对的表 位置 关键字
分组前筛选: 原始表 group by的前面 where
分组后筛选: 分组后的结果集 group by的后面 having
4、可以按多个字段分组,字段之间用逗号隔开
5、可以支持排序
6、having后可以支持别名
6.多表连接查询:
笛卡尔乘积:如果连接条件省略或无效则会出现
解决办法:添加上连接条件
一、等值连接——非等值连接
1.等值连接的结果 = 多个表的交集
2.n表连接,至少需要n-1个连接条件
3.多个表不分主次,没有顺序要求
4.一般为表起别名,提高阅读性和性能
二、通过join关键字实现连接
含义:1999年推出的sql语法
支持:
等值连接、非等值连接 (内连接)
外连接
交叉连接
语法:
select 字段,...
from 表1
【inner|left outer|right outer|cross】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
【inner|left outer|right outer|cross】join 表3 on 连接条件
【where 筛选条件】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后的筛选条件】
【order by 排序的字段或表达式】
好处:语句上,连接条件和筛选条件实现了分离,简洁明了!
7.自连接
自连接其实就是逻辑上的两张表,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张,也可以通过join或者where条件两种方法进行
join:
SELECT e.last_name,m.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e
JOIN employees m ON e.`manager_id`=m.`employee_id`;
where:
SELECT e.last_name,m.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e,employees m
WHERE e.`manager_id`=m.`employee_id`;
8.子查询
含义:
一条查询语句中又嵌套了另一条完整的select语句,其中被嵌套的select语句,称为子查询或内查询
在外面的查询语句,称为主查询或外查询
特点:
1、子查询都放在小括号内
2、子查询可以放在from后面、select后面、where后面、having后面,但一般放在条件的右侧
3、子查询优先于主查询执行,主查询使用了子查询的执行结果
4、子查询根据查询结果的行数不同分为以下两类:
A. 单行子查询
结果集只有一行
一般搭配单行操作符使用:> < = <> >= <=
非法使用子查询的情况:
a、子查询的结果为一组值
b、子查询的结果为空
B.多行子查询
结果集有多行
一般搭配多行操作符使用:any、all、in、not in
in: 属于子查询结果中的任意一个就行
any和all往往可以用其他查询代替
9.分页查询
应用场景:
实际的web项目中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交对应的分页查询的sql语句
语法:
select 字段|表达式,...
from 表
【where 条件】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条件】
【order by 排序的字段】
limit 【起始的条目索引,】条目数;
特点:
1.起始条目索引从0开始
2.limit子句放在查询语句的最后
3.公式:select * from 表 limit (page-1)*sizePerPage,sizePerPage
假如:
每页显示条目数sizePerPage
要显示的页数 page
10.联合查询
引入:
union 联合、合并
语法:
select 字段|常量|表达式|函数 【from 表】 【where 条件】 union 【all】
select 字段|常量|表达式|函数 【from 表】 【where 条件】 union 【all】
select 字段|常量|表达式|函数 【from 表】 【where 条件】 union 【all】
.....
select 字段|常量|表达式|函数 【from 表】 【where 条件】
特点:
1、多条查询语句的查询的列数必须是一致的
2、多条查询语句的查询的列的类型几乎相同
3、union代表去重,union all代表不去重
11.插入数据
语法:
insert into 表名(字段名,...)
values(值1,...);
特点:
1、字段类型和值类型一致或兼容,而且一一对应
2、可以为空的字段,可以不用插入值,或用null填充
3、不可以为空的字段,必须插入值
4、字段个数和值的个数必须一致
5、字段可以省略,但默认所有字段,并且顺序和表中的存储顺序一致
修改数据
修改单表语法: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新值,字段=新值
【where 条件】
修改多表语法:
update 表1 别名1,表2 别名2
set 字段=新值,字段=新值
where 连接条件
and 筛选条件
13删除数据
方式1:delete语句
单表的删除: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筛选条件】
多表的删除:
delete 别名1,别名2
from 表1 别名1,表2 别名2
where 连接条件
and 筛选条件;
方式2:truncate语句
truncate table 表名
两种方式的区别【面试题】
1.truncate不能加where条件,而delete可以加where条件
2.truncate的效率高一丢丢
3.truncate 删除带自增长的列的表后,如果再插入数据,数据从1开始
delete 删除带自增长列的表后,如果再插入数据,数据从上一次的断点处开始
4.truncate删除不能回滚,delete删除可以回滚
第六问:说说视图和索引
1.视图的含义:理解成一张虚拟的表
视图和表的区别:
使用方式 占用物理空间
视图 完全相同 不占用,仅仅保存的是sql逻辑
表 完全相同 占用
视图的好处:
1、sql语句提高重用性,效率高
2、和表实现了分离,提高了安全性
2.视图的创建
语法: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查询语句;
3.视图的增删改查
1、查看视图的数据
SELECT * FROM my_v4;
SELECT * FROM my_v1 WHERE last_name='Partners';
2、插入视图的数据
INSERT INTO my_v4(last_name,department_id) VALUES('虚竹',90);
3、修改视图的数据
UPDATE my_v4 SET last_name ='梦姑' WHERE last_name='虚竹';
4、删除视图的数据
DELETE FROM my_v4;
4.某些视图不能更新
包含以下关键字的sql语句:分组函数、distinct、group by、having、union或者union all
常量视图
Select中包含子查询
join
from一个不能更新的视图
where子句的子查询引用了from子句中的表
5.视图逻辑的更新
方式一:
CREATE OR REPLACE VIEW test_v7
AS
SELECT 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WHERE employee_id>100;
方式二:
ALTER VIEW test_v7
AS
SELECT employee_id FROM employees;
SELECT * FROM test_v7;
6.视图的删除
DROP VIEW test_v1,test_v2,test_v3;
7.视图结构的查看
DESC test_v7;
SHOW CREATE VIEW test_v7;
索引 - index
根据表中的一列或者多列字段按照一定顺序建立的列值与记录行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数据表的访问方式:
1.顺序访问,对一张表从头到尾逐个扫描,数据量大的时候,遍历全部内容时,花费时间较多。
2.索引访问,通过遍历索引来直接访问所在表中记录行。
索引的分类:
1. B-树索引
2. 哈希索引
索引的类型和存储引擎有关,每种引擎支持的索引类型不完全一样。
1. 普通索引,通常使用关键字(index、key)
2. 唯一性索引,unique
3. 主键索引,primary key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_student (
stu_id INT NOT NULL,
stu_name CHAR(10) NOT NULL,
stu_class INT NOT NULL,
stu_sex CHAR(2) NOT NULL,
stu_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stu_id)
);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t_student;
创建普通单列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id ON t_student(stu_id);
修改表的方式添加普通单列索引
ALTER TABLE t_student ADD INDEX index_class(stu_class);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_id ON t_student;
DROP INDEX index_class ON t_student;
创建多列组合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id_name ON t_student(stu_id, stu_name(3));
修改表的方式添加多列组合索引
ALTER TABLE t_student ADD INDEX index_test(stu_id, stu_name, stu_class);
使用 explain 关键字 查看SQL语句是否使用了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age = 12;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id = 2;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id = 2 AND stu_name = 'asd';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id = 2 AND stu_name = 'asd' AND stu_class = 1;
多列组合索引的特点,是从定义索引时的列组合顺序的最左边开始匹配,注意观察上下的语句中的匹配条件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name = 'asd';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class = 2;
EXPLAIN SELECT * FROM t_student WHERE stu_name = 'asd' AND stu_class = 1;
创建表时创建索引
CREATE TABLE t_student_01(
stu_id INT NOT NULL,
stu_name CHAR(10) NOT NULL,
stu_class INT NOT NULL,
stu_sex CHAR(2) NOT NULL,
stu_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stu_id),
INDEX index_name(stu_name(5))
);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t_student_01;
创建唯一性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name ON t_student_01(stu_name(3));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indexname ON t_student_01;
修改表的方式添加唯一性索引
ALTER TABLE t_student_01 ADD UNIQUE indexname(stu_name(4));
创建表的方式创建唯一性索引
CREATE TABLE test_table_01 (
id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UNIQUE index_name (NAME(10))
);
SHOW INDEX FROM test_table_01;
全文索引
创建表的时创建
CREATE TABLE article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title VARCHAR(100),
content TEXT,
FULLTEXT(title, content)
);
查看全文索引
SHOW INDEX FROM article;
准备数据
INSERT INTO article VALUES(NULL,'qwerdf这些操作是啥?','qwer是常规技能按键,CD较短,可以短时间内使用多次;df是特殊技能按键,CD较长,短时间内使用次数非常少,需要谨慎使用!');
测试是否使用了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title LIKE 'qwer';
EXPLAIN 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title LIKE 'qwer' OR content LIKE 'qwer';
依然复合多列组合索引的使用规则(最左)
EXPLAIN SELECT * FROM article WHERE content LIKE 'qwer';
创建全文索引
CREATE FULLTEXT INDEX index_test_01 ON article(title);
修改表的方式添加全文索引
ALTER TABLE article ADD FULLTEXT INDEX index_test_02(title, content);
删除全文索引
DROP INDEX index_test_01 ON article;
DROP INDEX index_test_02 ON article;
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唯一性索引的值是唯一的,这样可以更快的确定查找的数据行。
2. 索引不是越多越好,索引需要占内存空间,更新表数据时候需要一同更新索引会消耗时间和资源。
3. 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列,是最适合建立索引的列。需要分组、排序、排重的列,也可以建立索引,提高速度。
4. 尽量使用数据量较少的列建立索引,尽量少用全文索引。
5. 删除不再使用或者极少使用的索引。
第7问:谈谈触发器
触发器
自动执行的行为,当某个行为作为触发条件设定在触发器中时,一旦在后续出现这样的行为,触发器则自动启动,开始执行触发器设计中需要“连带自动执行的内容”
三种行为 insert、update、delete
两种时间节点:before、 after
排列组合,最多 6个 触发器(一张表里面),即使创建了一样的触发器(行为+时间),依然没有办法执行
准备表
CREATE TABLE t_order (
id INT PRIMARY KEY,
content VARCHAR(20) NOT NULL
);
CREATE TABLE t_order_time (
id INT PRIMARY KEY,
creation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
插入行为的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tri_insert
-- 注意两个一样行为和时间的触发器,可以创建,但是不能执行
-- create trigger tri_insert_01
AFTER INSERT
ON t_order
FOR EACH ROW
INSERT INTO t_order_time VALUES( NEW.id, NOW() );
INSERT INTO t_order VALUES(1,'外卖订单01');
INSERT INTO t_order VALUES(2,'快递订单01');
INSERT INTO t_order VALUES(3,'xx订单01');
SHOW TRIGGERS;
DROP TRIGGER tri_insert_01;
更新行为的触发器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update
BEFORE UPDATE
ON t_order
FOR EACH ROW
BEGIN
UPDATE t_order_time SET creation_time = NOW() WHERE OLD.id = id;
END
//
DELIMITER ;
SHOW TRIGGERS;
UPDATE t_order SET content = 'XX订单_01(up_01)' WHERE id = 3;
删除行为的触发器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delete
AFTER DELETE
ON t_order
FOR EACH ROW
BEGIN
DELETE FROM t_order_time WHERE OLD.id = id;
END
//
DELIMITER ;
DELETE FROM t_order WHERE id = 3;
触发器里面的“连带执行的内容”尽量写的逻辑简单一点,不要太过于复杂。
第八问:谈谈对于存储过程的理解,并且举例
存储过程:
1.含义:一组经过预先编译的sql语句的集合
好处:
1、提高了sql语句的重用性,减少了开发程序员的压力
2、提高了效率
3、减少了传输次数
2.分类:
1、无返回无参
2、仅仅带in类型,无返回有参
3、仅仅带out类型,有返回无参
4、既带in又带out,有返回有参
5、带inout,有返回有参
注意:in、out、inout都可以在一个存储过程中带多个
3.创建存储过程
语法: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in|out|inout 参数名 参数类型,...)
begin
存储过程体
end
类似于方法:
修饰符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
方法体;
}
注意
1、需要设置新的结束标记
delimiter 新的结束标记
示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IN|OUT|INOUT 参数名 参数类型,...)
BEGIN
sql语句1;
sql语句2;
END $
2、存储过程体中可以有多条sql语句,如果仅仅一条sql语句,则可以省略begin end
3、参数前面的符号的意思
in:该参数只能作为输入 (该参数不能做返回值)
out:该参数只能作为输出(该参数只能做返回值)
inout:既能做输入又能做输出
4.调用存储过程
call 存储过程名(实参列表)
5.函数
A.创建函数
学过的函数:LENGTH、SUBSTR、CONCAT等
语法:
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参数名 参数类型,...) RETURNS 返回类型
BEGIN
函数体
END
B.调用函数
SELECT 函数名(实参列表)
函数和存储过程的区别
关键字 调用语法 返回值 应用场景
函数 FUNCTION SELECT 函数() 只能是一个 一般用于查询结果为一个值并返回时,当有返回值而且仅仅一个
存储过程 PROCEDURE CALL 存储过程() 可以有0个或多个 一般用于更新
我自己的操作:
创建存储过程
DELIMITER //---自定义结束符号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01( IN str CHAR(20) )
BEGIN
IF str IS NULL OR str = '' THEN
SELECT * FROM t_user;
ELSE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user_name LIKE str;
END IF;
END
//
DELIMITER ;
调用存储过程
CALL procedure_01('%s%');
创建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02( IN str CHAR(20), OUT print CHAR(20) )
BEGIN
SELECT user_password INTO print FROM t_user WHERE user_name = str;
-- 此处必须值有一行数据被查出
END
//
DELIMITER ;
调用存储过程
-- set @p = '';
CALL procedure_02('zxcv',@p);
SELECT @p;
创建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03( INOUT num INT )
BEGIN
SET num = num*10;
END
//
DELIMITER ;
调用存储过程
SET @n = 3;
CALL procedure_03(@n);
SELECT @n;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_test_01()
BEGIN
-- 声明定义一个整型变量,是存储过程内部的局部变量
DECLARE num INT;
-- 给这个变量赋值
SET num = 101;
-- “打印”变量里面的存放的数值
SELECT num;
END
//
DELIMITER ;
CALL p_test_01();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_test_02( IN num INT )
BEGIN
IF num = 1 THEN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num = user_id;
ELSEIF num = 2 THEN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num = user_id;
ELSEIF num = 5 THEN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num = user_id;
ELSEIF num = 7 THEN
SELECT * FROM t_user WHERE num = user_id;
ELSE
SELECT * FROM t_user;
END IF;
END
//
DELIMITER ;
CALL p_test_02(7);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_test_03( IN num INT, OUT res INT )
BEGIN
SET res = 0;
WHILE num > 0 DO
SET res = num + res;
SET num = num - 1;
END WHILE;
END
//
DELIMITER ;
CALL p_test_03(10, @m);
SELECT @m;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_test_04( IN num INT, OUT res INT )
BEGIN
SET res = 0;
REPEAT
SET res = num + res;
SET num = num - 1;
UNTIL num <= 0
END REPEAT;
END
//
DELIMITER ;
CALL p_test_04(10, @m);
SELECT @m;
--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存储过程名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p_test_04;
存储过程的修改,只能修改器特性,不能修改begin-end之间的执行内容。
如果需要存储过程的执行内容,需要删除原来的,新建一个即可。
说到游标就想起了那啥游标卡尺,其实半毛线关系都没有,哈哈哈
话说游标是啥?
嗯,是系统为用户开设的一个数据缓冲区,存放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每个游标区都有一个名字。用户可以通过游标逐一获取记录并赋值给主变量,交由主语言进一步处理
游标的示例马上补齐,客观稍等!!
创建一张测试表,用于演示sqlserver游标的使用
create table tblCursor(
Id uniqueidentifier,
EmpCode varchar(50),
EmpName varchar(50),
EmpAddress varchar(200)
);
往测试表中插入几行测试数据
insert into tblCursor(Id,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values(NEWID(), 'Emp001', '张三', '北京');
insert into tblCursor(Id,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values(NEWID(), 'Emp002', '李四', '上海');
insert into tblCursor(Id,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values(NEWID(), 'Emp003', '王五', '深圳');
insert into tblCursor(Id,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values(NEWID(), 'Emp004', '赵六', '广州');
查询测试表中的数据
select * from tblCursor;
定义游标,格式如下,截图中有颜色的字都是sqlserver的关键字
declare curEmployee cursor for
select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from tblCursor
定义游标之后,需要打开游标,才能开始操作,打开游标使用下面的语法
-- curEmployee 就是上一步定义的游标名称
open curEmployee
当 全局变量@@FETCH_STATUS = -1,表示当前没有游标在处理数据
select @@FETCH_STATUS
使用游标,循环输出第一步创建表的数据完整代码如下:
-- 定义临时标量,用于接收游标的数据内容
declare @EmpCode varchar(50), @EmpName varchar(50), @EmpAddress varchar(200);
-- 定义游标
declare curEmployee cursor for
select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from tblCursor
-- 打开游标
open curEmployee
-- 请注意:游标返回的字段个数、类型都需要与into后面的变量一致
fetch curEmployee into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 当游标循环结束之后 @@FETCH_STATUS = -1,当还有下一行数据的时候,@@FETCH_STATUS = 0
while @@FETCH_STATUS = 0
begin
select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fetch curEmployee into @EmpCode, @EmpName, @EmpAddress
end
-- 关闭游标
close curEmployee
-- 删除游标
deallocate curEmployee
第十问:来我们说道说道事务处理
含义
通过一组逻辑操作单元(一组DML——sql语句),将数据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外一种状态
特点
(ACID)
原子性:要么都执行,要么都回滚
一致性:保证数据的状态操作前和操作后保持一致
隔离性:多个事务同时操作相同数据库的同一个数据时,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受另外一个事务的干扰
持久性: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则数据将持久化到本地,除非其他事务对其进行修改
相关步骤:
1、开启事务
2、编写事务的一组逻辑操作单元(多条sql语句)
3、提交事务或回滚事务
事务的分类:
隐式事务,没有明显的开启和结束事务的标志
比如
insert、update、delete语句本身就是一个事务
显式事务,具有明显的开启和结束事务的标志
1、开启事务
取消自动提交事务的功能
2、编写事务的一组逻辑操作单元(多条sql语句)
insert
update
delete
3、提交事务或回滚事务
使用到的关键字
set autocommit=0;
start transaction;
commit;
rollback;
savepoint 断点
commit to 断点
rollback to 断点
事务的隔离级别:
事务并发问题如何发生?
当多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个数据库的相同数据时
事务的并发问题有哪些?
脏读: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同一个事务中,多次读取到的数据不一致
幻读:一个事务读取数据时,另外一个事务进行更新,导致第一个事务读取到了没有更新的数据
如何避免事务的并发问题?
通过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
1、READ UNCOMMITTED
2、READ COMMITTED 可以避免脏读
3、REPEATABLE READ 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一部分幻读
4、SERIALIZABLE可以避免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设置隔离级别:
set session|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隔离级别名;
查看隔离级别:
select @@tx_iso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