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教育智商篇:加强天赋学习还是向榜样学习?

我们认为:大千世界的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有“四商”,智商属于低层次的基础,主要特征是物质、技术性;情商属于中层次的沟通,主要特征是情感、艺术性;灵商属于高层次的升华,是灵魂、人文性;而谋商是侧面辅助,主要特征是规则、思维性,谋商在与前三商中的运用也因三商层次不同,辅助的功效也不同;在辅助智商时相当于低级的爬行阶段,慢而稳;在辅助情商时相当于中级的行走阶段;在辅助灵商中相当于高级的飞翔阶段,快而晃。当然,不同的事物,不同时空,侧重点不一样。人的一生中,四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磨炼,自我的需要,综合运用,平衡发展,互有促进,共同进步,具体如下图所示。

四商教育智商篇:加强天赋学习还是向榜样学习?_第1张图片

                                                                         图1四商关系结构图

智商,在百度百科上称为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智商(英语:IQ),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由法国的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所发明,他根据这套测验的结果,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从中看出,关键性内容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认知能力应该有所变化,那么这里面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什么呢?即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我想这是广义的智商,而我在这里的所说的智商是从狭义上的,主要是指先天的智力因素。

也可以从另一个理论来看,即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我认为天赋是多元智能中某种智能的集中显性体现,我们常常说到这个孩子围棋很有天赋,那个孩子唱歌很有天赋,但我们不会说,这个孩子有天赋,别人还会问你,在哪方面有天赋,可见,天赋是指某一方面比一般人强又突出的优势。这种优势往往先天具备,后天强势发挥出来,运用淋漓尽致,扬尺所长,避寸所短,开发出一个人独特的一面。

那么,我们重视天赋教育吗?纵观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几门功课最终用一个总分来决定何去何从,总分是什么,即各门功课之总和,集学生长科目、短科目的总和,最大程度地乎略了优势科目,最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某一方面天赋,可以说是践踏天赋的教育,不承认人的偏科性,只认可人的综合学科,导致学生补短板热,为了综合总分能够高一些,一些家长牺牲孩子的双休,假期,今天补这个科目,明天补那个科目,直到不少学生厌倦为止,家长才体会到我们逼到孩子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们的教育老祖宗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主要是讲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授课,这是一个层面,当然深挖也能理解上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但是遗憾的是,孔子的教育终极理想是为了统治阶级筛选人材,虽然在方法上看有尊重天赋的端倪,但是思想上没有跨越真正尊重自然人的独特天赋发挥。

总结天赋,是一个人的基石,也是个体教育的落脚点,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天赋,而是立足于榜样,不是做最好的自己,而是向榜样学习。是导致中国人的原创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谓榜样,就是模版,孔子推出的榜样就是圣人。中国的榜样太多了,比如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虽然“三过不入”主要用于表达在敬业与担当,但是仔细一想,过家门入难道就不敬业,没担当了吗?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个细节并不足以说明敬业与担当,更深层理解,只能让人觉得此人缺失基本的人性,这值得成为榜样吗?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是因为难以做到的,违背人性,违背规律的,还是要引导人人遵循自然之道?

探讨,教育学生是要遵从学生的天赋呢,还是让学生向榜样学习?是保持孩子自己的特点,加强特点学习呢,还是向分数看齐?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商教育智商篇:加强天赋学习还是向榜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