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行业是一个危险源点多、安全风险大的行业。庞大的油气生产作业由若干个基层班组构成,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操作,都容不得任何麻痹大意。采油二厂2015年开始在基层班组建立并推行“三级巡回检查制”(以下简称“三检制”),有效促进了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一、实施背景
(一)设备设施老化,安全隐患骤增。采油二厂始建于1971年,管理着马岭、华池、城壕、西峰等11个油田、59个正开发区块,目前面临着油井老、设备老、管线老等诸多实际问题,给油田生产留下了较大安全隐患。
(二)员工素养参差不齐,风险辨识能力不强。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及业务外包的实施,一些站库员工多为移交、转岗员工,技术素质不高,管理培训难度大,对现场隐患问题辨识能力、整改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影响了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责任界面不清,现场管理不规范。在基层日常运行中,井区、班站职责界面不清,岗位员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接班中同一问题重复发生,班站长发现问题盲目整改,现场管理随意性大。
二、基本内涵
“三检制”主要内容是班站岗位员工每2小时一次巡检,班站长每天一次现场跟班巡检、单元干部每周一次现场跟班巡检、“三检制”是班组现场管理、制度执行、重点工作落实的体现,也是岗位员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责任,也是学习、指导、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
三、主要做法
(一)查找原因,确定思路
在系统分析班站现场管理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员工“有责不尽责”、“有标不对标”、“有令禁不住”的根源是“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而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关键因素:一是职责界面不清,导致有问题大家相互指责;二是工作标准不细,导致干工作投机取巧;三是追责板子打不到人头,导致事事推诿扯皮。经过充分酝酿和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井区干部周度检查、班站长日跟班检查、岗位员工定期巡检”的分级检查考核制度(即三级巡回检查制)。
1、组织岗位员工为定期巡检立“规矩”。让岗位员工参与本班站《巡回检查表》的修订过程,通过自己现场走位、试用,分析、确定检查项目和正常判断的标准,通过讨论、验证,新修订的《巡回检查表》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所有点检情况都在《巡回检查表》中得到集中反映。
2、帮助班站长为掌握日常动态找准“抓手”。修订后的交接班记录在现场运行中更具实用性,班站长跟踪交接班的“日检”内容具体明确,主要包括确认(考核)岗位巡检到位情况;组织对岗位员工发现问题(不能整改)的整改;检查、确认、记录周期性检查检验的设施;对岗位巡检过程中存在问题员工整改不了的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并提出要求等内容。
3、听取员工意见持续优化改进。为将“三检制”落到实处,专门组织全体员工讨论。个别员工针对原来的巡回检查清单提出异议,认为工具清点等内容不需要两小时查一次,且很多检查内容属于站长或井区范畴,需要结合各级职责划分和必要性予以精简改进。井区、作业区经过评审,对检查内容做了修改,使各级人员职责更加明晰,员工两小时巡检更加贴合实际。
4、探索“直线追责”的考核机制。井区实行周检,主要解决“谁的责任谁负责”的问题,引导班站如何督促员工、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最终提升班站安全管理水平。以往井区每半个月1-2天集中检查各班站,班站长和岗位员工会提前做好“迎检”准备,使班站运行中的某些隐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被暂时掩盖,并常会发生井区检查组前脚刚走,问题就会随之暴露的现象,对影响生产的问题,班站也往往以“突发情况”搪塞和推诿,难以追责。对此,采油二厂结合管理实际,本着帮促班站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以“周度”为时段,对班站长和岗位员工“培训式”检查,这种跟班式、培训式方法,注重流程管理的规范和控制,注重管理的绩效和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检查人员自己看、岗位员工被动跟”的方式,以“我说—你听”、“你教—我学”、“你查—我改”的方式让检查动起来,得到岗位员工的普遍认同,促进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的提高,推进班站自主管理水平提升。
为加深全员对“三检制”的认知,在交接现场“故意”设置几处“错误和障碍”,让员工现场“纠错”。在纠错现场气氛热烈,员工由“静悄悄”的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通过争名次、拼比分,提高了班组员工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井区周度跟踪巡检的内容主要有:对岗位员工巡检、班站长日检工作情况检查确认;“跟班巡检”(岗位巡检、日检)进行指导、纠正、完善;组织对岗位巡检、日检发现问题(班组不能整改)的整改;对岗位巡检、日检考核、兑现,并提出改进意见等。井区干部每周跟随班站长、岗位员工巡检一次,应用“周度检查表和岗位日志记录”,在检查过程中,井区干部通过观察、交谈、询问等方式,与岗位员工共同检查发现、分析解决现场存在问题。同时,通过观察现场操作,检验班站长、岗位员工是否熟知岗位标准操作技能和熟练掌握规避岗位安全风险的技能,以现场培训帮促员工整改问题、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截止目前,基层单位对每个班站现场在7天之内均能全部“跟班巡检”到位,覆盖率达到100%。
5、细化各级职责,修订完善班站资料。选取董二转站作为试点,经井区与作业区企管岗对接,重新梳理完善各岗位职责,以及井区干部周检和班站长日检内容,将每项内容都具体到班站的每台设备,对照新的周检和日检内容,按照修订的检查内容反复走位、修改,设置的操作标准覆盖日常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巡回检查、班前交接、员工培训、设备管理等,对没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坚决删减、落实不了的重新界定、明确必须记录的数据,让工作内容和要求做到“板上钉钉”,让标准成为员工操作的有效指南。
(三)全面推广,强化培训,持续改进
1、现场交流,全面推广。随着“三检制”应用的日渐成熟,厂部在西峰采油二区召开现场会,组织全厂班站长以上人员参加西峰二区“三检制”推进交流座谈会,明确“三检制”不是增加工作量,而是有效整合、坚决执行原有的工作,让骨干层从思想上接受并主动推进。
2、强化培训,持续改进。为促进“三检制”在基层“落地生根”,针对“三检制”实施以来安全资料填写不规范的现状,深入各个班站,统一规范资料标准、类别、填写周期、版面格式和书写字体等,不断完善“三检制”巡查制度。在原《巡回检查表》的基础上,重新确认巡回检查的部位,细化参数范围,确定各部位应该操作的状态,制定合理的巡检时间。结合各班站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岗位练兵、交接班、集中培训等方式,对班站岗位员工从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系统培训,并通过班站长和单元干部跟班巡检,现场考核岗位巡检到位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升生产现场标准。在此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设备安全每日查、每日报”活动,班组每日利用交接班时间检查生产单元设备,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反映设备的安全状况。作业区通过上报情况,细致梳理、分析设备故障结果,并采取定人、定时、定标准的方式,细划责任区域,将每条管线、每台设备、每个阀门,细分到人,进一步强化全员设备管理和属地管理,对已督查出的安全隐患“举一反三”分析,以小见大,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把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3、联合发力,强力推进。各单位利用各自管理优势,助推“三检制”强力推进。在“向最好的学习”过程中,岭南作业区围绕“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目标,在全区实行带头学、重点学、全面学、干中学的“四学”工作机制,让“三检制”成为班站新风尚。华池作业区为使“三检制”的标准、流程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先后选取4个班站试点运行“三检制”,通过一个月的试点推广,经该区领导验收各自承包点的“三检制”推进工作进行,发现试点推广的班站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岗位员工的技能素养和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樊家川作业区对9个班站分三个批次推行“三检制”,并通过考核验收,逐步将“三检制”在全区推广。西峰采油三区在学习过程中,分岗位员工、班站长、井区干部逐级谈话收集意见,分析原因,加以改进,避免生搬硬套。抓住“三检制”基本内涵,根据人员结构、技能状况、劳动组织架构、数字化应用、设备设施配备等情况,把“三检制”与HSE体系建设、基础工作建设、标准化班组建设、清洁文明生产等结合起来推行。“三检制”现已在采油二厂全面实施。
4、领导重视,跟踪指导。领导分片承包,成立安全生产督导小组,不定期深入井站班组,对岗位员工每两小时巡检、班站长日巡检,井区干部周巡检中未发现问题分别问责,排查生产区域重点要害部位、重点生产岗位隐患,提高三级岗位员工责任心,促进了全区生产效率和现场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四、实施效果
(一)责任明晰成为管理的内动力。“三检制”的推广应用,使原有的检查清单更加科学优化,员工、班站长、井区干部三级职责更加清晰明了,让每个层面的检查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定、详细的检查内容及不同隐患分级处理的明确责任界定,每一个隐患从检查发现到及时排除,都有详细的记录路径。
(二)协作配合成为管理的新局面。交接班管理的标准化,降低了岗位安全风险,增强了岗位员工的责任心,进一步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员工主动消除隐患、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蔚然成风。
(三)巡检培训成为提素的新方式。形成“员工抓过程、站长抓日常、井区抓全面”的格局,使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责任,实现了安全环保受控,促进了全员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