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异质刺猬
01
2017终于完了。
想起去年元旦的时候,电话里有人问我: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的2016,你会用哪个字?本来正在说话的我突然愣住了,我在想到底用哪个字能概括我的2016年却始终没有想出来,因为以往的总结都是长篇大论,用一个字来概括一年,就好像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生一样难。
后来我很认真的想了之后我说我的2016年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变”,发生了一些好的不好的事情,但是我的变是停留在大脑层面的,由思带来的变始终没有落实到实处,而现在,2017年我终于由“变”成了“动”,我终于在2017年动起来了,终于不再死水里沉溺了。
2017年,大学毕业了三年,终于开始觉得我有所收获了,也终于觉得我成长了,成长的速度比我想象中来得迟,当然,也来得更为猛烈,这种成长,更多的是内心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觉得过往两年都在为今年的变化做积蓄,刻意或无意之中都产生了冥冥之中的力量,这三年中我最喜欢的也是今年。
02
10w+字,20+本书,30+影视剧,10km跑步,200+km的骑行……
10w+字:
6月初我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平台,为了早点拿到原创保护功能,一周五篇的更新速度维持了一个月成功获得原创保护功能,每天都在琢磨该如何写,写些什么,也会时而否定自己,好在一切还在坚持的路上没有间断,在这里感谢为我的公众号义务主动又积极做宣传的小伙伴,你们对我的鼓励和肯定,我都记得,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写东西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每个创作的人内心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心里所想,他只能通过文字用最大可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却未必是自己最真实的意思,因为最真实的自己是没有人能理解的,只能自己消化的。之前有朋友说听说痛苦是创作的源泉,希望你不是。不否认这句话是因为事实确实是如此,人只有在有足够多的感悟和足够多的所想的时候才会表达欲和表达的内容,相对的,痛苦也就更能激发创作的想法。但是有一个矛盾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痛苦与释放是相伴的,一方面,痛苦是创作的来源,另一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对痛苦的一种释放,每当把这些情愫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心里畅快了很多。
写东西带给我的还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因为总觉得好像相当一部分事情我都没办法做好,至少不那么满意,每次看着写过得东西的时候,会觉得如果让我重头再写一遍,我是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了。7月份之后公众号基本是一周三篇的更新速度,最初我也没想过也没给自己设定目标要写多少,直到写了大概5/6w字的时候觉得在 2017年我应该可以写到10w字,如我所愿,10w字的目标达成,也让我知道我比想象中的自己要好一些。
20+本书:
20+本书,毕业三年几乎就没有再看过书,看书的日子都停留在了上学期间。我上初中的时候,一度特别迷恋世界名著,但是以当时的水平,几乎是看不懂别人到底在讲什么,即使如此,我依然在初中的时候看了很大一部分外国名著,当时记得还去县城的租书店里办了租书卡,是以天数计算租金的那种。用租书卡我把初中听过的那些名著几乎都看了,只是现在想起来也只是记得当时的书中人名都相当的长,长到记不住,到底故事情节讲了什么,当我盒上书的那一刻几乎也忘得差不多了。
高中的时候终于不再迷恋外国名著,不过好像用来看书的时间不多了,印象中高中看过的书籍里只记住了两个人名,王小波路遥,遗憾的是,王小波的书在我高中那个阶段属于完完全全看不懂的概念。后来上了大学,终于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看书了,图书馆五楼是我在图书馆里去的最多的地方,因为五楼全部都是小说,我开始断断续续看了一部分书,不过看书也止于大学时期。
毕业三年内前两年没有看书,一来没法静心集中注意力看了,二来也没有那个要看书意识。人是意识的产物,当你没有心思致力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着手去干这件事情的概率就开始变得很小了。今年突然意识到看书的重要性了,是因为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觉得过往的阅历和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支撑我源源不断的输出了,另一方面觉得,看书真的可以让内心不再极度贫瘠。
以往看书好像有一个误区,总觉得看了必须要记住,就好像上学时候学过的东西一样,总要记得才算没有白看。今年突然发现不是那样的,看过的书不在于记住了多少书中的情节,更多的是通过看书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这本书到底带来了多少思考,不是当下对书中情节的记忆,而是在往后岁月里的某一刻由于某一件事你突然想到了哦原来当时看那本书的感悟在这一刻突然迸发在你的脑海里,暗自惊奇,和作者有了共鸣。
30+影视剧:
30+影视剧,影视剧可能更多的就是用来放松的,以往看剧觉得是看情节,现在看剧是看台词。不可否认,剧和剧的水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好的剧是走心的,也是值得一看的,只不过在选择的时候要选好,不然中途就得弃剧。
10km跑步:
10km跑步,2015和2016年的时候,跑步的次数还比较多,遗憾的是,今年只跑了一次,就是这次10km。2015年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跑了3km就已经累到不行,双腿发软,呼吸困难,后来一次次的坚持终于换来了5km完成的很轻松,在15年的端午节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km,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自豪,于是之后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年至少完成一个10km里,2016年是在10月完成的,2017年的10km拖拖拉拉在11月终于画上了句话,不过由于今年几乎没跑过步,所以跑起来的时候特别吃力,完成的相当艰难,还好的是顺利完成了。
说起来跑步,当初爱上跑步的原因是跑步的时候有一些想不通事情会随着跑动的步伐而豁然开朗,在跑步的时候很适合想一些比较揪心的事情,也适合找回自己,因为跑起来的时候,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和时间,在这个平行的时空里,你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时间也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跑步吧。
200+km的骑行:
200+km的骑行,骑行的初衷是因为住的地方到公交站牌的距离有点远,选择骑行是为了节省时间,不曾想,不光节省了时间还锻炼了技术。之前的骑行水平仅限于会,现在的水平是单手骑车也没有问题。至于这个路程,真的是因为日积月累,下半年上班的时间,几乎每天都会骑行,而且基本上是一天两次,虽然说每次骑行的时间都不长,但是奈何骑行天数比较多,里程自然也跟着多了。
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一年,好像一年突然变得立体了一样,任何事情,当开始用量化来考量的时候,就变得具体了很多,这些数字中我最为骄傲的就是10w+的字,也是因为这个数字耗费了我最大的心血,同时带给了我最多的力量,让我在迷茫的路途中找到了一点冉冉升起的希望。
2018年就要来了,我知道我的2018年注定会比较动荡,一如2017年一样,不过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2018了,要么被打败,要么去战胜它,而我选择后者。我希望,你也选择后者。
03
根据时间轴记录的2017年,没想到的是365天我用不到一千字就叙述完了,也是,往往说起来要容易的多。
年后已是2月,月底我就请了长假开始复习考试,说起来复习考试路漫漫,然而结果却并没有如我所愿。复习考试的日子过得仿佛在学校一般,早起学习中午吃饭下午学习晚上吃饭还捎带着晚自习,作息相当规律,有计划有安排的复习,拒绝了所有的相聚,也拒绝了所有的外在干扰,可以说是很用心的投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考公之路,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太久,始终没有走远,难免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当然了,还有旁人对自己的怀疑。
这一切让考公的路上背负了本不属于它的压力和瞩目,直到后来才慢慢回想觉得是自己太过于和自己较劲。说实话,考公之路一点都不开心,辛苦倒没觉得,但是心理总是压了太多,因为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当然了所有的苦都要自己咽下去。
得知结果的时候没有过多的伤心,一来是因为已经习惯了,毕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了,二来好像终于觉得给自己有了交代,终于可以坦然放弃这条路了。之前总觉得没有拼尽全力就放弃自己会心有不甘,也会在往后的漫长时光里觉得遗憾,现在为之拼尽一次全力之后的放弃,终于不用再有愧疚和遗憾之心。也终于认可接受了我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类,没有比想象中的美好很多,当然了,也没有比想象中的差了很多,倒是很符合“佛系”的心理。
04
考公之后就选择了辞职,辞了这个还没毕业就开始上班的地方,聚散终有时,三年在这个单位的过度和学习也是往后岁月里不可更替不可复制的三年,离职的同时搬离了原来的宿舍,开始自己一个人独居的生活。从离职到新工作中间的间隔也就是两周,因为新家家徒四壁,我添置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终于让家看起来像个家,也终于觉得回到家有了归属感,安置好新家和工作后我回家过了个端午节,在节后就投入了下一个工作。
下一个工作说起来没有多大波澜,无非是上班地方离家远了些,遇到的老板更奇葩了些,也因为奇葩老板,我在11月中旬的时候选择离职,又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由于9月初报考了驾照,所以离职之后每天坐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去学车,也终于在上周顺利完成科二科三项目的考试,现在只剩下科四的考试了,嗯,估计距离我拿本的日子不远了,至于水平也仅限于在大草原上敢开了。基本上我的一年就这样结束了。现在的我,决定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所以回家了,可以天天抱着小侄女玩耍啦。希望这次短暂的停留可以为来年储满能量。
来年希望我们都可以变好一点,再好一点。
2018,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