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socket编程顺便看python守护进程,一个网上都照抄,啥也看不明白,试验下就才看懂
简单测试fork函数
#! /usr/bin/python
import os,sys,time
print "loli"
print os.getpid()
pid = os.fork()
print "lolita"
if pid != 0:
# print "old pid",os.getpid()
sys.exit(0)
# os._exit(0)
print os.getpid()
执行后出
loli
17677
lolita
lolita
17678
结果很明了了,父进程走完 os.fork(),if pid !=0就退出了,于是打印了loli ,自己 pid和lolita
子进程从fork后开始,所以没有打印loli,只打印了lolita和自己的pid
也就是说fork后自进程只执行fork后面的内容,为了子进程能挂到1下,父进程就自杀(_os.exit(0))了
实际中需要2次fork,原因如下
http://lht709.blog.hexun.com/51126337_d.html
POSIX标准中,setsid()系统调用,将进程与当前的会话过程和进程组分开。但是,这一作用,需要执行进程本身不是会话过程的领头进程。因此,可以通过在第一次fork()系统调用(父进程退出)后,在子进程中执行setsid()系统调用。来脱离进程组。
这样,新的子进程成了新的会话过程的领头进程,也没有控制终端;但是,当它这种领头进程去打开未成为某个会话过程的控制终端的终端设备时,这类终端设备会自动成为这个没有控制终端的会话过程的控制终端。从而,背离了守护进程没有控制终端的要求。因此,需要第二次fork()系统调用(父进程退出)后,在子进程中去完成余下工作。
简单来说你第一次fork exit后,子进程会挂在你当前启动程序的shell上,这样只有你shell退出后程序才能挂在1上,fork exit第二次才能直接挂在1上
至于sys.exit(0)和os._exit(0)
os._exit()类似于sys.exit(),但它不执行任何的清除工作(例如刷新缓冲区)。所以os._exit()尤其适用于退出子进程。如果程序使用sys.exit(),操作系统会回收父进程或其它子进程可能仍然需要的资源。传给os._exit()函数的参数必须是进程的退出状态。退出状态为0,表示正常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