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 博弈论历史、发展与应用

1.4.1 博弈论的早期研究

  • 博弈论历史没有公认答案
  • 对具有策略依存特点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上溯到18世纪初甚至更早
  • 博弈论真正的发展在本世纪
  • 博弈论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 
  • 2000年前我国古代的“齐威王田忌赛马”
  • 1500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婚姻合同问题”等。
  • 1838年古诺寡头模型。
  • 1883年伯特兰德寡头竞争模型。 
  • 1913年齐默罗象棋博弈定理 、“逆推归纳法”
  • 1921-1927年波雷尔混合策略的第一个现代表述,有数种策略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解 
  • 1928年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扩展形博弈定义,证明有限策略两人零和博弈有确定结果 


1.4.2 博弈论的形成

冯.诺伊曼 和 摩根斯坦《博弈论和经济行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944

  • 引进扩展形(extensive form)表示和正规形(normal form)或称策略形(strategy form)、矩阵形(matrix form)表示
  • 提出稳定集(stable sets)解概念
  • 正式提出创造博弈论一般理论的主意
  • 给出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


1.4.3 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

一、第一个研究高潮,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

  • 1950年纳什提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和证明纳什定理,发展非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 
  • 1950年Melvin Dresher和Merrill Flood在兰德公司(美国空军)“囚徒的困境”(Prison’s dilemma)博弈实验,(Howard Raiffa)独立进行这个博弈实验;
  • 1952-1953年期间(L. S. Shapley)和(D. B. Gillies)提出“核”(Core)作为合作博弈的一般解概念
  • 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Shapley value)概念等。
  • 奥曼(R. J. Aumann)“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博弈论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原理已经破茧而出,正在试飞它们的双翅,活跃着一批巨人。” 

二、5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70年代博弈论发展的青年期

  • 1954-1955年提出了“微分博弈”(Differential games)的概念。
  • 奥曼则在1959年提出了“强均衡”(Strong equilibrium)的概念。
  • “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s)也是在50年代末开始研究的,这自然引出了关于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Folk theorem)。
  • 1960年(Thomas C. Schelling)引进了“焦点”(Focal point)的概念。
  • 博弈论在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中的公开应用也是在60年代初出现的。 
  • 塞尔腾(Selten)1965提出“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subgame perfect Nash equilibrium)
  • 1975年提出的“颤抖手均衡”(Trembling hand perfect equilibrium)
  • 海萨尼(Harsanyi)1967-1968三篇构造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的系列论文,“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
  • 海萨尼1973年提出关于“混合策略”的不完全信息解释,以及“严格纳什均衡”(Strict Nash equilibrium)。
  • 70年代“进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的重要发展,(John Maynard Smith)1972年引进“进化稳定策略”(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ESS)等。
  • “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的重要性,因为奥曼1976年的文章引起广泛的重视。 

三、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博弈论发展的重要阶段

  • 这个时期博弈理论仍然没有成熟,理论体系还比较乱,概念和分析方法很不统一,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影响还比较有限,但这个时期博弈论研究的繁荣和进展却是非常显著的。
  • 对这一阶段博弈论研究的迅速发展,除了理论发展自身规律的作用以外,全球政治、军事、经济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战争和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和威慑策略研究的需要,经济竞争、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学理论发展本身的需要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阶段博弈论研究的繁荣发展,才有80、90年代博弈论的成熟和对经济学的博弈论革命。 

1.4.4 博弈论的成熟及与主流经济学的融合 

一、80、90年代是博弈论走向成熟的时期 

  • 1981(Elon Kohlberg) “顺推归纳法”(Forward induction)
  • 克瑞泼斯(David M. kreps)和威尔孙(Robert Wilson)1982年提出“序列均衡”(Sequential equilibria)
  • 1982年斯密(John Maynard Smith)出版了《进化和博弈论》(
  • 1984年由伯恩海姆(B. D. Bernheim)和皮尔斯(D. G. Pearce)提出“可理性化性”(Rationalizability)
  • 海萨尼和塞尔腾1988年提出了在非合作和合作博弈中均衡选择的一般理论和标准,
  • 1991年弗得伯格(D. Fudenberg)和泰勒尔(J. Tirole)首先提出了“完美贝叶斯均衡”(Perfext Bayesian equilibrium)的概念

二、博弈论和经济学诺贝尔奖

  • 1994:非合作博弈:纳什(Nash)、海萨尼(Harsanyi)、塞尔顿(Selten)
  • 1996:不对称信息激励理论:莫里斯(Mirrlees)和维克瑞(Vickrey)
  • 2001:不完全信息市场博弈:阿克罗夫(Akerlof)(商品市场)、斯潘塞(Spence)(教育市场)、斯蒂格里兹(Stiglitze)(保险市场)
  • 2002:实验经济学:史密斯(Smith),心理经济学:卡尼曼(Kahneman)


1.5 博弈论在我国的应用

  • 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思路和工具。
  • 政府的政策和管理思路,与个人、企业和地方博弈的意识。
  • 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经济中许多低效率现象的根源,找出各种经济问题的制度性、环境性原因,揭示各种经济行为和政策的效率意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