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属于一忙起来就会忘记时间的人,但“珍惜时间”的理念却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隔一段时间我会进行时间管理知识的复盘,阶段地警示自己时间的重要性,正如这一次选择了这本风靡全球的小册子《高效15法则》作为春节期间的休闲读物,提醒自己放开玩的同时,也要有合理规划好时间。
越自律越自由。
法则1 1440分钟原则
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1440分钟,不多不少。
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你在何阶层在何状态,时间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它是我们最低的共同标准。这是我对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过去听叶老师的时间管理课提到过呼吸及心跳测试,终于在这里看到了原版。就是那句“我刚刚从你这里取走了三次心跳的时间和两次呼吸的时间”让我兴奋了整整一个晚上。
我自认为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甚至到了有点苛刻的地步,但是这个实验却让我第一次那么深刻地体会到原来时间一直如此如影随同镶嵌在我们的生命中,抓不住留不下,唯有好好规划,合理利用,才能让未来的自己感谢现在的自己。
作者的“美元每分钟”的分析模式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当你开始为一件事情是否值得而犹豫时,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认真分析一下做这件事会花你多少时间,产生多少效益,如果用做这件事的时间去做其他会产生潜在价值的事情又会产生多少经济效益。
我把作者的“经济效益”改为了“效益”,当然这是我本人的一种想法: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经济来衡量的,关键得高空看你的目标,这件事对你的高空目标会产生多大的效益。然后再决定是否做,或者如何做的问题。
当然,有的时候如果用做这件事浪费了我赚多少钱的时间来衡量或决策,确实也是非常立竿见影的一种方法。
法则2 要事优先
我在和孩子排日计划清单时,为了让他克服畏难心理,曾经告诉他每日先做自己最难啃的事项,现在想想应该完善一下,先教孩子高空思想,宏观布局,再进行细化分解、排序、技巧性逐个攻破。因为唯有高空,优先级才有依据,才能认清当下最重要的任务,然后为之铺排,逐步实现它。
注意事项:
1、优先任务必须确切可量化可衡量;
2、要清楚有利于优先任务实现的活动,并对应为靠近目标而付出努力;
3、专注,避免打扰。
法则3 用日程表代替任务清单
操作步骤:
1、用日历,把每天划分为15分钟一截;
2、把待处理事项按照优先级放进每个15分钟里;
3、优先事项尽可能安排在每天的早些时段;
4、底线:执行过程中,不做不在计划内的事;
5、被迫被打扰后,不要废除计划,重新安排即可;
作者认为任务清单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因为任务清单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各种打扰和所谓的身不由己会不断让我们的任务清单退让,可是当你把你的待完成事项真正放进每一天的时间安排里时,更有利于促进你去完成它们。
法则4 告别拖延症
我一直深信,解决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找到源头。
什么是拖延症?
作者解释是把那些重要却无趣的任务延迟做,去做相对简单有趣的任务。
其实这个解释并不完整,拖延症的成因是多样性的,当然感觉任务太无聊是一类,但是也有的人是因为畏难情绪作祟,或者原本就是懒惰而拖延。
如何解决拖延?
这仿佛就是一个历史性周而复始的问题,因为我们周边存在太多拖延症反复复发的人群,“历史每一天都在重演”这句话放在这里再恰当不过。
如何打败拖延症,作者提出了6个方案:
1、时间旅行:想象因为拖延而导致的将来是怎样一个场景;
2、设想成功和不成功而带来的不同感受来刺激自己行动;
3、公众承诺:找到可靠的伙伴或者公众群体来监督自己行动;
4、设置奖惩机制;
5、想象那个更美好的自己;
6、为了达成最终目标而不断建立相应配合的合理的小目标,并达成。
法则5 零负担准时下班
这个小标题我改了又改,因为一开始我并没有真正领悟到这个法则的精华。我原本以为的重点在“准时下班”,而事实上重点应该在“零负担”。
我很喜欢安迪 格罗夫说的那句话:当我觉得累了或者是准备好回家时,我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而不是当我完成了我的任务时这一天才结束。
总是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也总是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
保持规律,准时并且零负担。
法则6 维珍效率法
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大概从几年前开始,其实我更习惯用手机来记录,文字或语音,但是安静下来看书或者思考某个方案时,我还是更喜欢用纸笔的方式写下来,一是为了加深印象,二是因为写的过程也是加深思考、甚至加工后输出的过程。
文中作者提到的关于在书后贴上读书笔记或者把读书笔记的笔记本和书籍陈列在一起的方式值得借鉴。试想一下当你一拿到书时旁边还有你曾经的笔记,一打开就立马能回忆起书中当时让你记忆深刻的内容应该是很高效的一件事情吧。
法则7 "321-0"
每天只看三次邮件,每次用21分钟把邮件清零。
信息大爆炸时间,每天我们的邮箱都被塞满了有用或没用的数据,有规划性地进行处理将会极大提高我们的效率。
与这个法则同步使用的是4D原则:办理、委派、推迟、删除。
需要掌握的重点当你决定将有必要但又不得不做的事项推迟时,应当立即将之放入日历清单,确保其不被拖延。
法则8 缩短会议
很多会议都是低效低能的,却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想做出一番成绩的管理者,那太有必要认真借鉴这个法则了。
明确的议程、议题,规定的时间界限都是有效帮助我们缩短会议、提高产出的方式。
并且牢牢记住一点,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刷存在感。
法则9 勇敢说“不”
美国作家比林曾经提出过一个“比林定律”,意思是在交际中,遇有请求时,不要急着说“是”,该说“不”的时候勇敢说不,果断拒绝。
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这一定律,不懂果断拒绝的重要性,因而常常让自己陷入“不得不”或“被迫”的困境当中,最后反而落下个做了好人还不落好的尴尬局面,自己的幸福指数也急剧下降。
或许我们都应该反问一下自己:别人的时间是时间,自己的时间难道不是时间么?对自己公平么?对自己的亲人公平么?
法则10 二八法则
有人说运用二八定律就像调制浓缩果汁!减少低收益(水)的付出,保留要素(浓果汁)即可。所以把你的多数精力放在能够为你带来更多收益更好结果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和排除那些低产出甚至坏产出的事项。
法则11 有价值的三个问题:放弃、分派、重新设计
很简单的三个问题,但是能够做到确实不容易,“舍”从来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难题。
曾经听过一句话:有责任感的人幸福感越低。因为有责任感的人总是给自己背负太多包袱,太多道德绑架,却忘了要实现更大的目标,必须要学会优化组合,否则也无法走的更长远。
法则12 设定主题日
这个法则就好像我们去往目的地途中的每一个小目标,在下一个目标来临前,我们只能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专注于这个目标,直到它达成。
每天为自己安排一个主题日,就是给自己在茫茫大海中树立了一个灯塔,引领着我们前进,随时提醒我们,避免偏航(不专注,又去做其他事项)
法则13 凡事只做一次
这个法则真是对抗拖延症,和有效节约时间的一大神器。每当有懈怠思想时,我就强迫自己想想未来会发生的重复劳动和手忙脚乱的场景,立马就让自己满血复活,一次性又快又好完成既定事项。
法则14 改变清晨
这点我深有感触,我从小就几乎不太睡懒觉。因为工作比较忙,晚上又得陪孩子。所以我喜欢用早上的时间来安排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看书或者画画。
这是一段非常高效的时间,没有打扰,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吸收更广更深入,输出也更加优质。
假期时我利用这段时间来做运动,保证我一天的神清气爽,效果也非常棒。
法则15 保持充沛精力
写这篇读后感时,我刚从重庆旅游回来,旅游的这几天,我依然每天坚持早起和运动,但是热情朝天的重庆火锅打破了这个规律。因为被破坏了肠胃的正常平衡,所以几乎整整两天我都花了大量时间在调整肠胃功能上,而晚上也几乎很难入睡。这个经历再一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好的身体状态对于人的重要性,这是我们计划所有目标的最基本的保障。没有身体,什么都没有。
事实上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每天24小时都是固定的,所以管理时间的本质,其实是管理精力,我们无法改变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
如何管理我们的精力呢?
身体好才能精力好;
睡眠-固定充电
规律且优质的睡眠,是恢复和保持精力的利器。
休息-间断性充电
白天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休息
健康的饮食-正确的使用方式1
好吧,我的经历已经说明一切。
有效的情绪管理-正确的使用方式2
负面情绪会让人身心俱疲,消耗很多精力。并且会让身体产生有害毒素,反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折损。
吉姆·洛尔说:
“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
人生苦短,我们也有太多的美好事物想尝试,没有好的精力,又如何时刻备战人生的风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