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参考1:古代诗歌历史的简单总结

诗歌历史的简单总结。由于是历史,存在复制粘贴内容,所以不投稿,只是公开。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楚辞(骚体)——战国时期:原指楚地歌辞(楚歌),经屈原创造,成为一种有浓厚色彩的新诗体。篇幅、字句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大量用语气词"兮"。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乐府诗——两汉诗歌:原指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的音乐机关官署名称(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后来也指采集来配乐的歌词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所写的作品。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乐府诗一般是杂言,也有五言、三言、四言、七言等。作品语言通俗明快,富有音乐性。歌、行、曲、引、吟、叹、怨、操等都是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并沿用至后代。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魏晋南北朝民歌: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建安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一般指建安至魏初,即公元196—220年,那个时代大概就包括了三国。建安时期,诞生了文学史举足轻重的“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之一的曹丕说“诗赋欲丽”,很好地概括了当时文学的特点:华丽。

歌行体:乐府有古有近,汉魏晋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成为乐府诗的一种变体,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参考1:古代诗歌历史的简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