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理论的实际应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提出,当一个人大脑中更有两种认知冲突时,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的失调状态。

失调理论的实际应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类最大 的幸福。

        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人的特质,进而才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现实中,人们是如何利用失调理论来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情况?

(一) 理解人们对灾难的反应

        1979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及周围居民。

        依据常识,应该是距离核电站越近的居民越恐慌,因为他们可能受到的核辐射污染的程度更大、更严重。

         后来,核能管委会成员到达现场,宣布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极少,几乎不可能导致重大灾难。  

         此时,居民的反应非常值得研究:距离核电站最近的居民,最相信这份报告;居住在十五英里开外的居民则是怀疑和愤怒。

         而遥远的加利福利亚则爆发了可怕的核电站泄露谣言。 如何用失调理论解释这一奇特现象?

(二) 利用失调来减肥

      根据“为努力辩护”的失调原理,如果一个人为了目标付出过大量努力,他会更坚持目标。

        为智力活动付出过很多努力的成员,对减肥的认知变成了“我付出了很多努力”,而坚持了下来,平均体重减少了八磅。

(三)失调与艾滋病的预防

      当人们被要求发言支持某个与自己态度相悖的观点时,会体验到失调,为了减少失调,人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使之符合发言中的观点。

       这一理论应用到艾滋病预防中,被得到证实。

          认知失调是很正常的心理机制,但我们需要正视失误,才能更好地从中学习如何与世界相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调理论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