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历史小记


太极拳什么时候就有了呢?电视剧会告诉你,那是白发须眉的张三丰晚年在武当山山顶,一个人练拳,打着打着,集天地精华,自创了太极拳。只是要追溯太极拳的起源、发展、成形,不能只看一个人;任何武学或运动,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一群人经过多年实践的结果。如果你真的考据太极拳的历史,会发现它的出现在张三丰死后。

大道无形

大家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其实地球上哪个民族又不是?从人类走出洞穴,去外面找吃的,跟猛兽抢夺吃的开始,人就开始习武了。面对一只大老虎,你一拳,我一脚,这是武术最早时候的样子,就像每个人都会出拳和踢腿一样。发现打不过,还可以哪木棒、石头,这些是最早的兵器,后面演变成刀枪棍棒。武术的基因已经刻在每个人身体里了。这只是一种待发掘的潜力,每个人生来就有,只有长大成为武术家或武师,才有机会表达和继续升化它。

有记载的太极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你查古书,找到“太极”这两个字最早可能出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咦?怎么有点耳熟?这句话更通俗的版本是古装片里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面无限循环)……”这是先秦时候的太极理念。到了宋代,有个大理学家叫周敦颐,他写了本书叫《太极图说》,阐释太极图的寓意,将两个字拆解开来:太是初始、宗源;极是最端之位,认为“太极是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说到这里,可能你想到打太极拳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抱个球或者双手转啊转的比划。

简言之,从《周易》中的“太极”两字,到宋代理学的太极图、太极说,太极拳的理念开始萌芽。它悄悄埋在中国的心中,等待着一次强有力的表达。

拳以载道

你可能听过各种以姓氏加上太极拳的说法,比如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孙氏太极,说明太极至少某个流派是由那个人发扬光大的。据考证最早让太极拳形成套路的那个人,身在明末清初。那是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朝廷里有戚继光在军队习教拳法兵法,民间有程冲斗闯荡江湖,留下《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等到后来民国时期还流行的武学名著。当时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一族,时代研习武术,到第九世陈王廷,将各路拳法总结、博采众长,编写出太极拳最早的拳架。

什么是拳架呢?拳的架子吗?在纸和笔都比较贵的时代,甚至更早只能在龟壳上写字的时候,知识和经验更多是通过口述传承的。小孩围坐在篝火旁听家里的老人讲到南山上打大老虎的故事,其实是大人在传授经验给后代。习武者在实战或操练中会有有经验和技巧,拳架就相当于用身体传记录实践中的技术动作。一套拳架中每一组技术动作都用来实战,每个武师一生中战斗的次数有限,只精通一套拳架的几组动作。他们教整套拳,还是能从理论上把每一招的各种用法演示出来。练习拳架,就像你现在练习深蹲前徒手做分解动作,不需要上重量,你也能完成一次实际深蹲的预演;减少关节肌肉拉伤的风险。太极拳习练者也是,不必经历一次次断手断腿,打脸毁容的实贴身肉搏,反复练习拳架,预想动作该怎么实战,也能够熟练招式。

那么从陈王廷编的最早太极拳拳架,可以看出太极拳最源头的样子。就像北京体育大学博导康戈武所说:

陈王廷所编拳架注重动作与呼吸协调。因此,尽管套路中有些要求爆发劲力和架势低伏而屈折的动作,练习者仍然能在运动量逐步加大的整个锻炼过程中,面不胀红、气不涌喘。这样的运动,不仅是肌肉和骨节的活动,也增加了内脏的锻炼。这是陈王廷将古代导引吐纳法融入拳架而出现的锻炼特点。从陈王廷遗词中有“《黄庭》一卷随身伴”看,早期太极拳结合的导引吐纳术,主要取自道家的《黄庭经》。陈王廷还综合了擒、拿、跌、掷打等技巧,研创出双人推手锻炼法。这种练习形式,两人手臂互靠,粘贴缠绕进行攻防练习。初期的太极拳推手法,虽然抛弃了硬打猛踢等容易重创对手的方法,但仍注重提高攻防能力,技击性很强,对发展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有相当大的价值。陈王廷还依两人推手法,研创出了两人粘枪(杆)练习法。这两种对抗训练法,都因以“粘缠”为特点,能有效地训练周身皮肤触觉,提高反应速度,而且能在不用护具的情况下进行技击方法的练习。

枝繁叶茂

在文学成就上,明清时代以小说闻名,我们知道的很多名著和禁书,都写在那个时代。民间到处流传各种书籍的手抄本、油印本、摘录本……随着传播技术发展,从用身体记录拳法的拳架,到图文记载的拳谱,太极拳也更广泛地散布给了更多人。各家各派太极拳迎来了大交流大繁荣。各派太极拳除了遵照传统只传本族人,也开始接受外姓弟子;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也从自己庭院走出,在北京的八旗营做武术教练,或者开馆招徒弟。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他的徒弟杨露禅(1799—1872)和武禹襄(1812—1880)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杨露禅三出陈家沟的故事还被我们改编成了电视剧《太极宗师》。

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太极拳,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为了能打或者求道,太极拳这时候进一步演变,有些拳架难度变小,适合大部分人强身健体的目标。比如陈有本之徒陈清萍(1795—1868)创造了删改了原来拳架中发劲、跳跃等难的动作,小巧紧凑、动作缓慢。

时间到了20世纪,各家各派的拳路已经日益稳定,拳技在这个时期成熟,一直流传到现在都还是我们听说的各门派太极:杨氏太极-杨露蝉、武氏太极-武禹襄和孙氏太极-孙禄堂。其中孙禄堂是讲到清末明初武术家,不得不提的名字。他在徐皓峰所写的《逝去的武林》中有很重的戏份。

繁花无果

有人说民国时期是武师活跃的最后一个时代,在那之后,他们连同绿林好汉、草莽英雄、游侠刺客,一起消失在历史的主舞台,活跃在我们视线之外。无论是什么,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悄无声息,难免会被曲解、误传、改写,太极拳到今天在人心中,和它真实的样子比,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们已经知道,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太极拳历经从无形的文化概念-茫茫然一片思绪,到定型的拳架拳谱的道路。这和大部分体育运动和技艺,比如足球、力量举、攀岩,是一样的。从生物学和人体力学上看,它本质上和其他体育运动也一样。只是我们对太极拳这项古老运动误解更深。

我们提到内力,一般会走向两个极端。有人认为内力根本不存在,是用来骗人的;有人千方百计想要有内力,仿佛那事让一切美梦成真的“神药”。且看徐皓峰对内力的看法:

内力不是武侠小说里奇经八脉的力量。《奇经八脉考》是李时珍逞才气的书,不知什么原因对还珠楼主、金庸的影响特别大。可能才子喜欢才子,就把那本书当作武功内力来写了。
  真正的内力,跟戏曲和真正的中国舞蹈原理一样,标准不是看胳膊腿。真正的美感其实是看身段,就是躯干的转折。
  内力是中国人从战场上总结下来的、用躯干发力的一种方法。它跟流行的法式踢腿、英式拳击区别非常大。常人的概念就是踢打,所以一碰上用躯干发力的拳术,因为它超越了人的本能,会觉得匪夷所思。
  像太极拳,一搭手,把人震开了。按照常规物理,应该是运动距离越长,发生的力量越大,手没动,是躯干在动,但是常人只盯着胳膊腿,所以觉得不可思议。

所以,内力并不是气功,只是用一种用驱赶发力的方式。所以武者很重视胯部的力量,这和力量举运动会训练臀部和大腿肌肉一样。从生物力学角度,它们的原理类似。

参考资料:
《太极拳发展概略》康戈武
《逝去的武林》徐皓峰

题图摄影:杜子不腾了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极拳历史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