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感时代的头脑风暴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干预,是国家制定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按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年级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之下,在本学期认真实行了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该课程的开设严格按照课程要求,前期工作有课题选择、组织学生参与课题、开列出整学期课程表、开题示范报告会、每二周一次的研究性课。在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踊跃参与,教学相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得到了一次较为彻底的释放与发挥。笔者试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及高一上半学期的教学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育、教学观念要有一个完全彻底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适应世界大局势的变革,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基础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当中,而我国的变革始终没有像这一次这样正式开展过,教师还在用21世纪的信息技术传导着上个世纪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教师们只限于教授课本,丝毫没有课程意识,课程资源亟待开发。在当前形势下,并非一支粉笔一本书就不能当个好教师,但也不是一本教材一台电脑就能教好学生。如果现在的领导关心的仍然是教师的教案是否写得工工整,所教学生的分数高低,恐怕也与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的局面不能相宜了。

1、重新建立“教”与“学”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弊端是“学校专重书本,讲书便成为教,读书便成为学。”“以讲为教”的做法到今天也很普遍。但是“世界上新理无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将自己所有知识教给学生。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是教学生学,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才能摆脱被动地位,才会在一系列的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重视课程设计的观念

有专家说,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只是停留在从写在备课本上到输入到计算机里,从原来是板书、放音、看电视到现在用大屏幕多媒体数字投影仪显示等的变化上,那么教育设施与资源的信息化,不可能带来教育的变革,最多是教学效率的提高。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两种教法:一种是老师把课文从头到尾地朗读一遍,然后逐段逐段地分析,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写作手法,面面俱到,老师表现出很能扎实的基本功。另一种教法是,先让学生到网上去查一查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结果学生找的资料五花八门,更多的是关于清华园和朱自清的资料。这堂课变成了学生开放课堂,全文的难点——意境的把握,都是由学生用网上下载的荷花图片自己来分析的,老师只在最后提醒了一点关于生字词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朱自清的评价。学生上完课后还意犹未尽,告诉老师以后还想这样上语文课。很显然,后一种课堂看上去没有教师的多少劳动在其中,但学生却有了更大的收获,因为老师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前一种课堂教学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未必领情,因为学生听到的都是老师咀嚼过的口水,没有多少营养了。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研究与课堂设计多么重要。从日常教学效果来看,课堂设计也是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巧妙的课堂设计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必须不断加强对教材与课堂设计的研究。

特别是语文,作为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被动的听讲是不能让情感丰富且富于激情的学生满足的,他们需要参与教学,表现自己,因而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自主阅读、思考,做、说、写、议、画,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自我探究。可以开展课堂讨论、角色体验、案例辩论、社会调查等活动。学生自主活动还要结合课外活动,特别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探究意识。

2、对教材的认识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注入教材的内容,忽视理论联系实际,忽视自己能力的提高。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负载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进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由此带来教材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教材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

二、深入运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

网络资源不是知识的堆积和罗列,要体现对教和学的设计;要体现知识的探索过程、理论发现过程以及实际任务的操作过程(思维),并赋予教师的个性。

国内网络教学资源功能

国外网络教学资源功能

目标:服务于教材知识传授

目标:服务于能力培养

重在教材知识传授

重在教学方法、学习指导与引领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法

体现教师的教学中心地位

主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

重视考试(成绩评价)

重视学习过程管理与综合评价

重视资源呈现设计

重视教学总体规划设计与教学设计

重视教师讲授、学生听

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

重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

重视学习者个体差异

重视内容的概述性

重视结构与方法的设计

重视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重视学习者个性化知识、知识建构

现在大多数的课件是再现书本知识的呈现式学习,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色彩,更直观地了解许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课堂容量增大,画面设计精美,的确能吸引学生,但学生仍然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如果依然重复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依然认为学生的成功就是“掌握知识点多、答题熟练、善于应付考试”等传统育人观念,那么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再现代化的技术也无能为力。因为教师强调“教”,却忽视了学生“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思考表达和讨论交流的机会。因而现在好的教学设计,也依然带有浓重的应试教育的色彩,很多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的课件,仍是课本内容的复述,其设计思想还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

为了改变面貌,我们必须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有大量案例、录像、共享资源的收集,以及各类相关资料(可以是与教学有的关,也可以是无关的),要建立学习评价互动空间(作业、学习反馈,日志与反思、讨论区)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监督与管理;突出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以精彩的案例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模仿研究;既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又要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和作业,这一切都可以建立在运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上。

三、要真正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观念主张体现“学为主体”、“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多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教师统治课堂,教师只须满堂灌,学生无须在课堂上发言,上课教师讲,学生记,考前死背书,考试靠记忆。为了迎接接踵而来的考试,学生变得麻木了,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没有了尊严和发展。在现今的课堂上,学生必须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不会学习到学会学习;由个人学习到学会互相合作学习。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来的发现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事例、问题和材料,通过主动地研究、学习、独立探究,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发现者。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参与学习、探究与发现,最后由自己得出结论。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而是一名善于启发、诱导和组织的导演。

四、要有不断学习的观念

养成读书的兴趣,培育读书的文化,教师通过博览群书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色列平均64本/人·年、前苏联平均55本/年·人、美国平均50本/人·年,中国平均4本/年·人且90%以上为教参和教科书。可见中国的读书人口多么匮乏,身为教师,理当作表率。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念与创造精神

《文汇报》1996年12月2日登载了一篇《美国教师怎样教蚯蚓》。这节课是这样上的:

n教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

n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

n课堂情形: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同学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前冷眼旁观。

n课后这位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假如连蚯蚓都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n同学们抓蚯蚓回到座位上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把它的特点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同学们踊跃举手:

n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n生:不是爬动,是蠕动。

n师:对。

n生: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n师:对。

n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份是毛茸茸的。

n生: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n师:对,我很佩服你。

n生: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我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表扬你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这堂课就这样结束了,整堂课老师只说了几句话,没有介绍,老师只是呈现学习材料。都是学生在做,学生在说,学生独立地观察实验、体验、发现事物的特点,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将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认真地观察实验,其中包括用嘴尝,用身体试验,这个教例许多人都说好,由此想到许多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敢这样教吗?如果我们像他这样,学生能像美国的孩子那样勇于探索吗?如果我们教的学生不能像美国孩子那样敢于探索,是学生的原因,还是老师的原因?我们强调“放手”已经很久了,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不是“放了手”,如果真“放了手”,学生就应该能像美国的孩子那样有能力探索,有能力创造。

现在提倡的创造教育并非是全新观念的教育,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倡导过。创造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教育,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让学生动脑思、动嘴问,动手做;还包括课外创造教育,让学生从单一课堂回归生活,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自然中、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成长。爱迪生、达尔文、牛顿、瓦特等有创造力的人物的成长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却落后于发达国家,原因是学生只会用知识,不会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提出一些现象或设想,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富有激情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和钻研问题,直到有所发现。这样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思维的形成,不断地由原有思维水平提高到新的思维水平。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培养。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时候,在人才竞争特别是创造性人才竞争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该文写于2009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感时代的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