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天

今天读的《将心注入》

作者霍华德.舒尔茨

读了10%

这本书本事之前领导让读的,那时比较抵触这一类的书籍,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另外一方面也觉得这类的书比较功力,有些俗。那时经常看的是散文和小说,在自己看来陶冶情操,在领导看来我看这些会导致情绪不稳定。(不过确实有点,捂脸)

这本书目前也看了一大半了,感触最多的就是专注以及对于梦想的坚持。我大学毕业前一直以为我会做外贸,没想到做当了老师,还当上瘾了,反而觉得老师这个行业会更适合我。但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就一直呆到现在,还没有跳槽过。说实话,一直觉得没跳过槽的人生总感觉不完美。(神奇的脑回路)不过现在做的也还可以,可以学习到的东西有很多,还有就是这里太熟悉了,不想再换个环境。

我在文中看到这句话“1988年1月的早些时候,我接到母亲打来的紧急电话,对这天的到来,我已有了五年的心理准备,但你永远也不可能像这一刻那样心脏揪成一团,我搭上第一班飞机飞往纽约。幸运的是,在父亲过世前一天见到了他,坐在他的病床前,握住他的手,试着回忆我们早年一起生活过的那20年光阴,他教我打棒球,投掷橄榄球。”

我从小经历过姥姥,大舅,奶奶的死亡,对于死亡,有着莫名的恐惧,就连在此刻我打下死亡这个字眼都有生理反应。姥姥走的时候还不懂事,只知道妈妈哭的很伤心,我从学校回来看到妈妈在沙发边坐着,她空洞的双眼在看到我的那一刻立刻噙满泪水,她抱着我说“妈妈以后都没有妈妈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柔弱。

高三时,大舅突然脑溢血死亡,留下刚出生的婴儿。我看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经常不相信这是事实,乃至现在在梦里我也经常梦到他还活着,这只是他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在他走的那几个月里,我在学校经常几个电话几个电话打给老妈,生怕她也突然离去。我经常会想像她离开以后的样子,每一个场景我都无法接受。那是我对“失去”最恐怖的记忆。

大一时,奶奶离世,虽早已心理准备,但还是难以接受。奶奶是在四月的一个晚上走的,那天晚上大家商量好第二天在通知我,想让我睡个好觉。第二天老爸五点打电话给我,可是我在睡觉手机关机,醒来后看到“看到后回电话”六个字,便惊觉有事发生,一直以来都是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因不知道我的上课时间很少主动给我电话。电话刚拨通便传来老爸沙哑的声音“你奶奶走了,你买最早的票回来吧”那一刻突然石化,虽有准备,但从未想过会那么早到来。那是我对未接电话恐惧的开始,乃至以后每次老爸老妈给我打电话我都会害怕,害怕电话那头有不好的消息传来。直到后来老爸老妈主动打电话的次数多了,我才慢慢适应。

想到这些,有遗憾,有悔恨,该尽的孝还未尽,做错的事还没弥补。便没了机会。只有更珍惜此刻,不让遗憾在发生。

今日反思:

1.今天情绪有些暴躁,要学会控制

2.对不喜欢的人有生理反应,一直在起鸡皮疙瘩,我该反思自己了

3.今天还是有些拖,有些事情可以避免的。还有语言表达能力需要继续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