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中神对犯罪后亚当的头一句话就是“你在哪里?”主耶稣看见约翰的两个门徒跟从他,就问“你们要什么?”保罗写罗马书一边问一边写,大卫愿意一生在神的殿中求问。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好的答案更造就人。读圣经能否有收获,有时与你问的问题很有关系。那么什么才是好的问题呢?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不是心急发言乱问,而是认真思考之后求问。
二、不是出于怀疑的质问,而是出于谦卑的求问。
三、不是毫无思绪地问,而是为了明白圣经而问。
以琳讲坛收集了一系列圣经问题,是很多弟兄姊妹在查经过程所遇到的,现在编辑出来供大家学习圣经时参考。
马太福音第二章讨论问题
第一问:围绕着基督诞生,这章圣经共有那些正面人物?又有那些负面人物?那一边的势力大?神的工作有那些?有何特色?
答:围绕着耶稣基督的诞生,《马太福音》有着详细又丰富的记载。主要人物有:正面人物:几个博士、约瑟、马利亚;负面人物:希律王、合城的人、祭司长和文士。作者马太告诉读者,在人看来,虽然反对耶稣的势力很大(希律是有权势的王),但神的工作宏大。神使用了天上的星、先知的话、约瑟的梦,有些虽然是隐藏的,却是超越世界的,是人没有办法去掌控和影响的,显明神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第二问:虽然博士只问了一个问题、说了一句话。请借他们的言论,来探讨今天中国知识分子与当年博士对比,在对待耶稣的态度上有何不同?另外再从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看他们与我们在行动上有何不同?
答:“那生下来做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他们对于圣经中先知的话有认识,并不因自己是外邦人(神拣选犹太人)而存有歧见,他们对于天上的启示有追随的行动,视为重要,所以从远方特别为此而来,目的就是要拜基督,并不是为了好奇或审视。这些都是在今天中国知识分子中普遍缺乏的。
第三问:博士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呢?是占星加以猜测、还是事先知道预言再看见星?那些相关的预言记载在旧约何处?
答:早从摩西时代,就有外邦先知巴兰说“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的预言。以色列人亡国之后被掳向四方,有关基督的知识与预言可能也就随他们流传出去。其中在外邦做了五朝宰相的但以理对基督来临的日期,尤有精确的预言,是可能被人按日期计算的。这些博士显然是又有知识又信圣经预言的人,到了将近的日期看见天上的异象,就往耶路撒冷来朝拜。而不是用东方所谓的占星术观兆,那是圣经中明言为神所恶的。
旧约圣经《但以理书》第九章23节:“所以你要思想明白这以下的事和异象。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就是指基督、弥赛亚)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
《民数记》第廿四章17节:“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
第四问:既然有星引路,神为什么还要领他们走过许多曲折危险?旧约中对博士来拜这件事有预言或预表吗?他们送的礼物可能代表何意?
答:寻求跟随主的人必定要在主的苦难上有分。虽然他们是去耶路撒冷问路,但神更借他们使希律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听见基督降生之事,再搭救他们脱离希律的手。
旧约中的预言可能有:《以赛亚书》第六十章6节:“成群的骆驼并米甸和以法的独峰驼必遮满你。示巴的众人都必来到,要奉上黄金乳香,又要传说耶和华的赞美。”
《诗篇》第一三二篇6节:“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我们要进他的居所,在他脚凳前下拜。”(以法他就是伯利恒见创三十五章)
第五问:今天世上流传的所谓三博士来朝拜的相关图文,有那些是不合圣经记载的?只知道大概的故事能与实际查圣经相比吗?我们在领受上会有多大差别?
答:几个博士并不见得一定就是三个,也不是国王,当时耶稣已经出生一段时间了。他们见到耶稣的时候应该是小孩子在房子里,而不是婴孩卧在在马槽里(后来希律杀尽二岁以内的男婴,也可证此)。若只知道大概的故事如“耶稣生在马槽里、有三个国王从东方来拜他”,绝不足以帮助人认识神。那是人的陈述,不是圣经所记载的事实。神的话句句字字都是炼净的,无论是记事或是教训,里面都特定的属灵意义。这就告诫我们,当我们在转述圣经时,纵然是给孩童们上主日学课,也应当力求精确。今天很多人在讲东方博士的故事时,许多情节都不是出于圣经,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第六问:希律王从预表上来讲最像旧约中的谁?希律在对付主的事上“内行”吗?希律的工作与势力有什么特色?他为什么不安?你能从近代史和今天的世界中看见希律吗?就耶稣的诞生与成长而言,谁又代表最大的希律?
答:旧约与希律最相仿的是埃及法老,出埃及记头一章中法老也有杀婴之事。此处的希律代表世界之王的杀手,在对付主的事上是极为内行的。他知道基督是犹太人的意义与盼望,镇压禁止都不够,一定要除灭才行。除灭了基督才能真正地征服犹太人、消除犹太人存在的意义。希律的工作与势力是有接续性的(三22“亚基老接着他父亲希律作了犹太王”),直到现今时代,从进化论到其他一切反对神的讲论,表面上假科学哲学之名,背后都有一样的目的,简言之就是“敌挡耶和华的受膏者”,魔鬼知道若除去基督,就能把神在人间一切作为架空,然而“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反败坏了阴府的权势。圣经又说“属肉体的逼迫了属圣灵的”,就基督生命在我们里面的诞生和成长而言,有时候我们的旧人(肉体)在属灵上也作与希律一样的工作。
第七问:合城的人也都不安是什么意思?从这一句话里我们看到什么?
答:这些犹太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基督来到却显出他们生命的脉搏反与奴役他们的世界王同律。虽然后来许多人都去受了约翰的洗,约翰被斩之后他们也追随耶稣到旷野吃了神迹的饼,主受害前几天也必有许多人出城随伙喊和散那,但最后到了彼拉多面前,他们却宁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因为“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约十九)。服事主绝不是搞群众运动,也不要以为人多票高就是对的。然而群众压力确实很大,有时神也用此来熬炼我们,看我们能否像但以理三个朋友一样不随伙拜金像,应当要时时儆醒,把心志立定,免得与众人一同跌倒。
第八问:把祭司长与文士拿来和几个东方博士相比,你看见了什么?我们比较像谁?
答:祭司长与文士是有知识却不寻求主的人,他们崇拜权术,不见天上的光(其实这星离他们甚近),但求安稳服侍在希律面前,不愿意改变现状,难怪基督诞生的消息令他们不安。虽是犹太人、而且熟悉旧约圣经,但在神前却完全比不上圣经所知不多、却跋涉寻求主的外邦博士。这就提醒我们,即使读了神学,熟悉圣经,但如果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对主就必然有十分保留。因此保罗提醒我们:“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所以主耶稣说:如果那样,那在后的反而要在前了。
第九问:约瑟与妻子马利亚在这章里主要作了什么?你能看出他们跟从主的模式吗?在我们身上适用吗?在他们的经历与顺从中有那些动词可用来作为基督徒生命的记号?这对夫妻最像旧约中的谁?为何神要领他们经历这些苦难?他们是完人吗?
答:其实他们的主要作为仍是上一章所说,“醒了、起来、就遵从主使者的吩咐”,这章又能看见他们立即遵行(夜间带着...)。这些当然是信徒从一开始就应效法学习的事。他们可能比较像摩西的父母,在埃及不畏王命、甘负舍生之险,也要把孩子养大。对基督,此处的流离之苦是为使经上的话得到应验,对约瑟和马利亚,“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与主同行、与他一同受苦本是仆人的荣耀。当然他们两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害怕,但害怕却不放弃。约瑟也有凡人的思想,可见他们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虽不完全,却能忠心跟随主。
第十问:你怎么形容这几种不同的人(他们各代表什么)?今天世上一切的人是否都可以被包括其中?再请为这一章圣经定个题目为主旨。
答:这里出现的这么多人,都有很明显的代表性意义:
(1)寻求者:东方的博士(2)逼迫者:希律王(3)盲从者:合城的人(4)弃绝者: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5)跟随者:约瑟马利亚这己然包括了世人对基督的主要态度。本章可定题为“世界与基督降生的应验”。
第十问:请你阅读以下旧约经文,你不能领受到什么?
《弥迦书》第五章2节:“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耶和华必将以色列人交付敌人,直等那生产的妇人生下子来。那时掌权者其余的弟兄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他必起来,倚靠耶和华的大能,并耶和华他神之名的威严,牧养他的羊群。他们要安然居住。因为他必日见尊大,直到地极。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
这里还讲到基督诞生是在以色列亡国期间,他就是神,以及他要成就的工。
《何西阿书》第十一章1节:“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此处把以色列人的初期历史,也应验在基督身上。
《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11节:“因耶和华救赎了雅各,救赎他脱离比他更强之人的手。他们要来到锡安的高处歌唱,又流归耶和华施恩之地,就是有五谷,新酒,和油,并羊羔,牛犊之地。他们的心必像浇灌的园子。他们也不再有一点愁烦。那时,处女必欢乐跳舞。年少的,年老的,也必一同欢乐。因为我要使他们的悲哀变为欢喜,并要安慰他们,使他们的愁烦转为快乐。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满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遂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耶和华如此说,你禁止声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泪,因你所作之工必有赏赐。他们必从敌国归回。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你末后必有指望。你的儿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
这段话不单是预言哭,更是预言当这事发生时,主要救赎安慰他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