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现象初探:明星粉丝解读

2017年2月16日,张继科29岁生日。这一天,他的“迷妹”们通过报纸、电视、灯箱、公交车等渠道在十几座城市投放广告,就连水立方外墙也亮灯为蝌蝌庆生。

据《信息时报》统计,粉丝们组织的这场生日盛宴总价值超过了150万。此前,张继科的粉丝们还为他买下了两颗星星的命名权。

科科的粉丝一脸狂热,郑爽后援会的粉丝却心若冰霜。

2月19日,“郑爽官方后援会”发布“郑爽官方后援会” 解散公告。称近段时间联系不到郑爽的任何消息和相关负责人,默默坚持一段时间后,实在坚持不住,认为自己是一个被抛弃的后援会,便发布了解散通知。

一边是粉丝的忘我“表白”,一边是粉丝的伤心“离去”。他们的“爱恨情仇”到底为了什么呢?

传播学研究中把这种狂热爱好者的总体行为表现称为“迷现象”

迷现象是一种很古老的现象,长期以来在体育、歌剧、芭蕾、喜剧和文学领域一直存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现象。

迷现象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明星、节目等的追捧者,即粉丝。在这个小群体中,粉丝们拥有很多共同点:大量甚至过量关注吸引他们的明星,常常表现出对其他“迷”(粉丝)的强烈感知和认同,并且会借助显性的行为模式,如衣着、言谈、对其他相关物的使用和消费等方面来表明自己的特征。

对粉丝而言,明星是这个小团体的聚在一起的缘由,明星是他们的“吉祥物”。以明星为中心,粉丝们构建了属于他们的、“独具一格”的亚文化和身份认同

在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关注和喜爱的对象进行互动,进行情感交流。明星是他们这个团体的“象征物”,也是因此他们有了共同的社会身份,对于这个团体的感情寄托在明星身上,这是一份“你荣我荣,你损我损”的感情。

从这里再看科科的粉丝斥巨资为他庆祝生日和郑爽官方后援会的伤心离去,他们怀着同样的感情经营着各自的圈子。聚散之间,是一种独特亚文化的形成与破灭,也是群体身份认同的聚集与幻灭。

不论是把自己的爱豆捧上天,还是与TA大路朝天,都是粉丝的真心流露,是圈子文化随时代的“进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现象初探:明星粉丝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