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么多年的书

对书的心态在成长。

A:启蒙阶段。兴趣

小的时候有印象的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问》,《世界上下五千年》,《凯撒传》,《默罕默德》等等,这一类的百科历史类。最小的时候只能说是对书培养了一个兴趣吧,对书有感情了。但是要说看了什么,还是什么说不出来。在小城市的书店里坐在地上一看就是一天。时间就这么晃啊晃。

B:4年级到初中。开始思考

开始对看过的书认真的做笔记,把某个好句子记在本子上,一段时间了还做一个总结。渐渐沉迷于百家讲坛,各种如康熙王朝类的古装剧,三国,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乱入。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秋霸业这类词汇的浸淫下构建人生的思考。

C:高潮来临。自大

2008年Global Finance Crisis+A股 6124的背景下,小城市的畅销书开始被经济类的书攻陷了。我也渐渐放下了那些百科和历史,拿起经济类畅销书看来起来,每天都看央视财经频道。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控制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其实和万国来朝之类的白日梦一个性质)。随着见识增长,看惯了历史的那些沉浮兴替,人仿佛多了一种不可言状的“智慧”。当时还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牛X的人,现在想来可笑之极。那个时期,也崇拜过许多人,罗杰斯是最深的一个。《水晶球》,一本直接影响了我高考志愿填报的书,也就是现在的财经大学。甚至为研究次贷危机写了一份论文,看了N多相关的书,导致那时候看的书一直到念大学的时候都还可以哄骗本校金融学院的学生。想想高中的时候真是牛逼啊。。。高考完事后的暑假,注册了A股的账户和一群老头泡在交易大厅里。。陆陆续续看完了市面上所有关于郎咸平老师的书和视频。人也越来越激进,甚至在一次看过郎老师2005年股市预言的视频哭了,情绪波动极大。

D:读书碎片化

上了大学,妹子的诱惑,汉子的诱惑。。认认真真拿起一本书端详的心情越来越少了。从高一的空间,高三的贴吧,到大一的人人,到大三的微博微信知乎。碎片化的读书方式真心让自己学得越来越少,学得也越来越平庸。。。当年的那些傲气全刹,习惯了那些史诗巨制,激情澎湃到如今的激情淡去,不求真理,但求饭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了这么多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