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用户使用场景中的需求,使用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工具和技巧,设计出满足甚至超出所有用户预期的场景需求,并把这个场景转化为产品特性。
场景需求是什么?通俗点理解,它就是 “在某某时间(when),某某地点(where),周围出现了某些事物时(with what),特定类型的用户(who)萌发了某种需求(Requirement),会想到通过某种方法(method)来满足需求。”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用户使用场景:
任某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父亲10年前车祸去世,母亲也刚去世,父母亲生前留下一套137平的房子,600多万,任某己经成家,儿子两周岁,她想把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好让儿子到那边的好学校上学。于是,她拿着房产证和父母的死亡证明到去过户,房管局说不给办,要么提供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要么拿法院的判决书。谁愿意没事打个官司呢,就去公证处,出公证费事小,可公证处需要把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伯舅舅、叔叔阿姨,父母的亲人都带来才给公证。亲戚全国各地,老人行动不便,就算费劲找来了,房子也不一定能过户到任某名下。
任某的需求是尽快过户到自己名下,目前待处理的是公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案有很多,只说其中的现在和未来的,一是按公证要求,把亲人找齐并做好私下工作,一一签名完成公证;二是某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公证和认证的问题,在房子拿到房产证明之时,生成一个WORD文件,并发送到区块链上,生成一段私钥,这个私钥可以告诉任某,万一发生房产纠纷,不需要父母或其他公证机构的认可,小丽就可以拿着这段私钥去房管局识别,系统会自动识别这段私钥与她爸爸留下的私钥相符,即证明了小丽的这个房产证明就是当年爸爸留下的那份证明,不需要公证处的公证,即可办理接下来的手续。
这个场景需求中: (when)(where)(with what),现在需要给孩子准备上好学校 (who)任某萌发了过户的需求,而过户需求中卡在公证处,想通过更便捷的方法来完成公证。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区块链的需求,需要解决公证或认证的问题,是一个场景需求。
那如何获取场景需求?
个人认为场景需求的获取能力需要站在高的角度先思考:首先是对所处的行业足够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区块链的特性(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集体维护性、公开透明、可靠数据库)刻在脑子里,通过区块链的特性引入到现有的行业,能否更好的解决行业中的某个问题,某些问题,或者是颠覆整个行业。
更具体的获取场景需求的办法,还是很老套,通过头脑风暴,得出要做的产品需求点,通过调研去验证这些需求是否合理
1、行业调研(电报群、贴吧、论坛、微信群、资料、报告)去寻找关键词,记录玩家关注的话题点
2、用户访谈(使用成员、付费用户、管理员、客服,分别对这些人进行访谈)
3、调查问卷(在相关行业网站、论坛、官网、微信进行调查验证)
通过这三类大的方式,用不同的渠道,得到相应的数据,用KANO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我们的需求是合理的,得出需求管理表。
如何判断一个场景需求有价值?
在判断是否有价值前,先衡量需求场景靠谱程度的方法:
1、调查现阶段用户是否在凑合着使用某种产品,心里在骂娘,但还忍着用(又想到了币乎的编辑器对吧),(12306订票网站)这个就是强凑合需求。
2、用最低廉的成本做出一个基本能用的解决方案,请目标用户试用,询问体验。比方,要证明导航网站对区块链学习者的价值,就自己快速生产一个出来,导入部分用户去使用,自己设定好用户回访与使用频次等指标,看靠谱不靠谱。
做出基本的判断之后,是需要向上输出场景价值,这里需要有好多工作要做:
1、用户使用时长与用户需求的具体数据调研,当频次越高的场景,价值越大,例如每天 7.68 亿用户登录微信,一半用户每天使用时长90分钟,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优酷消耗了一个小时,一天只有24小时呢,当在线时长越长的网站,价值更大;当单用户贡献价值越多的,价值越大,比方火币网、OKEX网的人均充值数上千上万的,手续费就赚得多,价值就越大。
2、需要看用户规模、阶层与用户需求强弱,用马斯洛需求分析理论,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看这个需求的层次,越低层次的需求越有大的价值,而且,越接近底层的需求,用户的规模越大,其商业价值也越大。当然对同样的产品,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不一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产品分析的时候有多个人物画像的原因,角色真的不是一位,比如,在社交类产品或者游戏产品中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的需求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也能表现我见过某些KOL为在游戏中获得尊重,充值几百万元购买虚拟道具。
产品需求分析,要做到什么程度?
经过仔细考虑后,应该给领导看一个汇报PPT,而这个PPT需要汇总以下的内容:
第一、产品分析与概述:从开发者和用户两个角度分析产品推出的意义和重点关注的方面,实际考量、丰满决策层的idea,明确列出产品定位,通过讨论修缮取得决策层的认可;
第二、竞争产品分析:寻找市场上的竞争产品,挑选3-5款进行解剖分析。整理竞争产品的功能规格;并分析规格代表的需求,需求背后的用户和用户目标;分析竞争产品的功能结构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解释其优点、缺点及其原因,成为我们产品设计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三、 领域调研:结合上述分析基础和资料,纵观领域竞争格局、市场状况,利用网络论坛、关键字搜索等手段,获得更多用户反馈、观点、前瞻性需求;
第四、用户分析:结合竞争产品的分析资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获得对产品目标用户在概念层面的认识;
第五、功能需求规格整理:在归纳关键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竞争产品规格整理的领域认识,从逻辑上梳理需求规格列表,重在逻辑关系清楚、组织和层级关系清晰。划定项目(设计和研发)范围;
产出物:竞品分析文档、领域调研报告、用户分析文档和产品概述、需求管理列表。一般能做整体场景需求设计的不会是刚入门的产品经理,相对来说有较深的阅历,对行业领域的理解较深,这个设计能力非常非常重要,只有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打磨学习,努力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