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有四个“思维大坑”,困住了我们很多人

本文参考《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下面的场景,你是否遇到过:
案例一:我从高一开始想学动画制作,大学的专业也想选这个,但是高考失利让我没有读上想读的专业,而是读了国际贸易。我现在大二,在顾及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去动画学院蹭课,同时还要搞社团,忙得一团糟,还感觉什么都没做好,同学都说我压力很大,但是我真的很迷茫,希望你能帮帮我!

案例二: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公司做着无关痛痒的工作,我渴望去大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尽管我没有什么才华可言。我想做一些有技术水准的工作,不停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我渴望到一个能用得到我所学知识的地方去,尽管我不专业。正是这种不专业让自己很没底气,没底气就没信心出去,突然发现我居然这么懦弱,或者说,自卑吧。

上面的两个故事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缩影。我们在工作、生活上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与冲突,跨过去的人就像开了挂一样,轻松的收获了事业成功和家庭的幸福,而没有跨过去的人只好继续挣扎纠结,天天得过且过。

采铜在《精进》里带我们分析了造成选择无力、现实迷茫的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假设陷阱。我们在思考时其实有很多预设前提埋在里。
这也是数学推导里常用的一个逻辑推理:
假如 A>B
那么 如何如何
否则 又如何如何。

混沌大学李善友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今天太阳从东边升起;
所以太阳明天还会从东边升起。

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没有问题啊,但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太阳明天还会升起”。你再仔细揣摩揣摩就会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倘若明天太阳不升起了,那么接下来的结论还成立么。

那《精进》里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采铜指出困扰我们选择与决策的根源,往往是因为下面的陷阱:

1、赛道假设

认为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赛道,既然是赛道,那么就要跟别人一决高下,绝对不能输,也输不起。所以经常处于竞争压力下。本来追求最好、力争第一是高标准的目标,但是过分关注结果、过分强调竞争,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选择自由。于是轻松进入第一个坑。

2、零和博弈

这是“赛道假设”的一个翻版,在这里就变成了要么得到、要么损失。零和博弈是博弈论里经典的模型,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做很多事时根本不需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可给竞争对手留一部分空间,这也很多企业的经营策略。比如在饭团上,很多团长也是在用“共赢思维”,互相帮助,一起做大。

3、僵化思维

又称固定型思维,与之对应的是“成长型思维”。
所谓“僵化思维”强调先天因素的影响,认为很多能力都是固定的。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嘴里常挂的一句话:这事我可做不了,我不是这块料儿。出镜最高的是“我不是读书的料”。
在《刻意练习》里,作者做了很多调研、实验,结论便是高手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理表征”。
围棋大师、高音演唱家、记忆大师、伦敦的司机(全世界最难开的道路就是伦敦),他们从新手到高手,训练的就是对应领域的最前沿的心理表征。
知道“僵化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并且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学习型思维,那么我们也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从陌生到熟练,即使没有达到大师级别,也可以轻松成为高手。

4、低关联性思维

这种观点就是认为很多事物之间没有联系,是彼此独立的。“独立事件”意味着做一件事的经验不能用在其他地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隔行如隔山。

虽然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如此,不同行业需要专业的基础和理论,但是有些经验的可适用性超乎想象,因为它们的底层思考模型或者基本原理是共同的。想想吧,就是简单的0和1构成了计算机的处理芯片,我们对计算机做的任何复杂操作,无论是编程、作图、剪辑视频等,最终都被计算机“翻译”为0和1,然后指挥各个电路元件有序的工作。

再比如一个物理学家与一个折纸大师,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关联性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两个角色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是你知道么有个人就做到了。
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Robert Lang),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接受教育,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去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
其实,那时他已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在做复杂的折纸造型时常规的折纸技巧就不够用了,而物理学和数学上的分析模型、思考方法却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些难题。于是他很自然的就把数学能力“嫁接”到了折纸上,成为世界级的折纸大师。

总结规律并把它们应用在其他领域,这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基本思路,想想天上的飞机、地上的轮胎、海里轮船,哪个不是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与应用。

如果你在生活也遇到了困惑,想想上面的四种假设, 又是哪一种假设困住了你,找出它也就等于找到了突破口。

【作者 王小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么:有四个“思维大坑”,困住了我们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