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使用Vsftpd服务传输文件

11.1 文件传输协议

FTP是一种在互联网中进行文件传输的协议,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默认使用20、21号端口,其中端口20(数据端口)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端口21(命令端口)用于接受客户端发出的相关FTP命令与参数。FTP服务器普遍部署于内网中,而且有些FTP客户端工具还可以支持文件的多点下载以及断点续传技术。

  • 主动模式:FTP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
  • 被动模式:FTP服务器等待客户端发起连接请求(FTP的默认工作模式)。

防火墙一般是用于过滤从外网进入内网的流量,因此有些时候需要将FTP的工作模式设置为主动模式,才可以传输数据。

yum install vsftpd

iptables防火墙管理工具默认禁止了FTP传输协议的端口号,因此在正式配置vsftpd服务程序之前,为了避免这些默认的防火墙策略“捣乱”,还需要清空iptables防火墙的默认策略,并把当前已经被清理的防火墙策略状态保存下来:

[root@linuxprobe ~]# iptables -F
[root@linuxprobe ~]# service iptables save
[root@linuxprobe ~]# mv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vsftpd.conf_bak
[root@linuxprobe ~]# grep -v "#" /etc/vsftpd/vsftpd.conf_bak > /etc/vsftpd/vsftpd.conf
vsftpd服务程序常用的参数以及作用
参数 作用
listen=[YES|NO] 是否以独立运行的方式监听服务
listen_address=IP地址 设置要监听的IP地址
listen_port=21 设置FTP服务的监听端口
download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下载文件
userlist_enable=[YES|NO]
userlist_deny=[YES|NO]
设置用户列表为“允许”还是“禁止”操作
max_clients=0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0为不限制
max_per_ip=0 同一IP地址的最大连接数,0为不限制
anonymous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匿名用户访问
anon_upload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匿名用户上传文件
anon_umask=022 匿名用户上传文件的umask值
anon_root=/var/ftp 匿名用户的FTP根目录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匿名用户创建目录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NO] 是否开放匿名用户的其他写入权限(包括重命名、删除等操作权限)
anon_max_rate=0 匿名用户的最大传输速率(字节/秒),0为不限制
local_enable=[YES|NO] 是否允许本地用户登录FTP
local_umask=022 本地用户上传文件的umask值
write_enable=YES 设置可写权限
local_root=/var/ftp 本地用户的FTP根目录
chroot_local_user=[YES|NO] 是否将用户权限禁锢在FTP目录,以确保安全
local_max_rate=0 本地用户最大传输速率(字节/秒),0为不限制

11.2 Vsftpd服务程序

 

  • 匿名开放模式是一种最不安全的认证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无需密码验证而直接登录到FTP服务器。
  • 本地用户模式是通过Linux系统本地的账户密码信息进行认证的模式,相较于匿名开放模式更安全,而且配置起来也很简单。但是如果被黑客破解了账户的信息,就可以畅通无阻地登录FTP服务器,从而完全控制整台服务器。
  • 虚拟用户模式是这三种模式中最安全的一种认证模式,它需要为FTP服务单独建立用户数据库文件,虚拟出用来进行口令验证的账户信息,而这些账户信息在服务器系统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仅供FTP服务程序进行认证使用。这样,即使黑客破解了账户信息也无法登录服务器,从而有效降低了破坏范围和影响。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11.2.1 匿名访问模式

在vsftpd服务程序的匿名开放认证模式下,其账户统一为anonymous,密码为空而且在连接到FTP服务器后,默认访问的是/var/ftp目录。(/var/ftp/pub)

[root@linuxprobe ~]# ls -ld /var/ftp/pub
drwxr-xr-x. 3 root root 16 Jul 13 14:38 /var/ftp/pub
[root@linuxprobe ~]# chown -Rf ftp /var/ftp/pub    (将目录的所有者身份改成系统账户ftp即可(该账户在系统中已经存在)

 [root@linuxprobe ~]# getsebool -a | grep ftp

ftpd_full_access --> off

[root@linuxprobe ~]# setsebool -P ftpd_full_access=on

11.2.2 本地用户模式

linux——使用Vsftpd服务传输文件_第1张图片

因为vsftpd服务程序所在的目录中默认存放着两个名为“用户名单”的文件(ftpusers和user_list)

在采用本地用户模式登录FTP服务器后,默认访问的是该用户的家目录。而且该目录的默认所有者、所属组都是该用户自己,因此不存在写入权限不足的情况。

11.2.3 虚拟用户模式

第1步:创建用于进行FTP认证的用户数据库文件,其中奇数行为账户名,偶数行为密码。

 

[root@linuxprobe ~]# cd /etc/vsftpd/
[root@linuxprobe vsftpd]# vim vuser.list

但是,明文信息既不安全,也不符合让vsftpd服务程序直接加载的格式,因此需要使用db_load命令用哈希(hash)算法将原始的明文信息文件转换成数据库文件,并且降低数据库文件的权限(避免其他人看到数据库文件的内容),然后再把原始的明文信息文件删除。

[root@linuxprobe vsftpd]# db_load -T -t hash -f vuser.list vuser.db
[root@linuxprobe vsftpd]# file vuser.db
vuser.db: Berkeley DB (Hash, version 9, native byte-order)
[root@linuxprobe vsftpd]# chmod 600 vuser.db
[root@linuxprobe vsftpd]# rm -f vuser.list

第2步:创建vsftpd服务程序用于存储文件的根目录以及虚拟用户映射的系统本地用户。

(由于Linux系统中的每一个文件都有所有者、所属组属性,例如使用虚拟账户“张三”新建了一个文件,但是系统中找不到账户“张三”,就会导致这个文件的权限出现错误。)

[root@linuxprobe ~]# useradd -d /var/ftproot -s /sbin/nologin virtual
[root@linuxprobe ~]# ls -ld /var/ftproot/
drwx------. 3 virtual virtual 74 Jul 14 17:50 /var/ftproot/
[root@linuxprobe ~]# chmod -Rf 755 /var/ftproot/

第3步:建立用于支持虚拟用户的PAM文件。

PAM(可插拔认证模块)是一种认证机制,通过一些动态链接库和统一的API把系统提供的服务与认证方式分开,使得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服务程序的不同认证方式。

通俗来讲,PAM是一组安全机制的模块,系统管理员可以用来轻易地调整服务程序的认证方式,而不必对应用程序进行任何修改。PAM采取了分层设计(应用程序层、应用接口层、鉴别模块层)的思想。

新建一个用于虚拟用户认证的PAM文件vsftpd.vu,其中PAM文件内的“db=”参数为使用db_load命令生成的账户密码数据库文件的路径,但不用写数据库文件的后缀:

 

[root@linuxprobe ~]# vim /etc/pam.d/vsftpd.vu
auth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
account    required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user

第4步:在vsftpd服务程序的主配置文件中通过pam_service_name参数将PAM认证文件的名称修改为vsftpd.vu:

[root@linuxprobe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1  anonymous_enable=NO
2  local_enable=YES
3  guest_enable=YES
4  guest_username=virtual
5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14 pam_service_name=vsftpd.vu

 

第5步:为虚拟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root@linuxprobe ~]# mkdir /etc/vsftpd/vusers_dir/
[root@linuxprobe ~]# cd /etc/vsftpd/vusers_dir/
[root@linuxprobe vusers_dir]# touch lisi
[root@linuxprobe vusers_dir]# vim zhangsan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root@linuxprobe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users_dir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第6步:设置SELinux域允许策略。

[root@linuxprobe ~]# setsebool -P ftpd_full_access=on

11.3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是一种基于UDP协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端口号69)。顾名思义,它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可将其当作FTP协议的简化版本)。

[root@linuxprobe ~]# yum install tftp-server tftp

在RHEL 7系统中,TFTP服务是使用xinetd服务程序来管理的。xinetd服务可以用来管理多种轻量级的网络服务,而且具有强大的日志功能。简单来说,在安装TFTP软件包后,还需要在xinetd服务程序中将其开启,把默认的禁用(disable)参数修改为no:

[root@linuxprobe ~]# vim /etc/xinetd.d/tftp

然后,重启xinetd服务并将它添加到系统的开机启动项中,以确保TFTP服务在系统重启后依然处于运行状态。考虑到有些系统的防火墙默认没有允许UDP协议的69端口,因此需要手动将该端口号加入到防火墙的允许策略中: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restart xinetd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enable xinetd
[root@linuxprobe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69/udp
[root@linuxprobe ~]# firewall-cmd --reload 

TFTP的根目录为/var/lib/tftpboot。

tftp命令中可用的参数以及作用
命令 作用
? 帮助信息
put 上传文件
get 下载文件
verbose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
status 显示当前的状态信息
binary 使用二进制进行传输
ascii 使用ASCII码进行传输
timeout 设置重传的超时时间
quit 退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