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拖拖拉拉三个周左右才看完这本书,虽然是多篇杂文随笔整合在一起,读来不会因为篇幅太长无聊枯燥,但这半个多月状态太差,很难静下心来做点事。 不会像前几个月那般每天打了鸡血般热情高涨睡两三个小时能精力充沛保持一天,暑假最后半个月夹杂着感冒、过敏、精神衰弱(实在不好意思称之为精神病)、失眠多虑,几乎现下大多青年人有的症状,我都有,而且叠加起来,实在可怕。但正是如此,大多时间都可以沉默。

听说过王小波很多年,仅停留在听说。大一语文课(好像有个“中国文学”的正式名称)看了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又黄又暴力”的才是文学,恍然大悟;前段时间看了《黄金时代》,“又黄又暴力”,淋漓尽致。

7月去面试的时候,陪同的好友问我对中文就这么感兴趣?文字还是文学,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了:文学。因为文字研究实在寂寞无聊,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能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去字字琢磨。中文系的她当然是选文字,因为文学大家写得都快饱和了。

也可能是这些年,我见过文学救人,没见过文字救人的事,所以对文学格外有好感。即使接下来读研的专业更接近文字而非文学,即使与当年想过的前途背道而驰,但是,此刻,还能敲下这些文字拼凑出文章已是庆幸。初上大学那段时间,都在抵触汉字。

这半个月的热点与看点太多,微博成了曝光社会与现实黑暗的最佳战场。坦白讲,我对大多别人义愤填膺的热点都报以沉默。看过朋友圈种种发声以及谴责不发声的内容,那时就要无比感谢刷屏的各个大神,让这些让我看后无语的内容淹没在茫茫商品图片中。

这半个月听过各种甜言蜜语,冷嘲热讽少了很多,大概本身不敏感了,或者说太懒了,没有心思去猜测别人的敌意,就机械地接受表面含义。

    有几个人问过我:期待开学吗?我都回答了:不。且不解释。

    这个时候的沉默才是耐人寻味。

就像最近,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我还没太在意,也可能是有两个号,在另一个号里没人认识我,发30条都不算多,但在有人认识的号里,会觉得:配字会不会太张扬?这样发会不会不太合适?以及 怎样发可以显得逼格更高?至于拍照五分钟修图五小时另算。这样的感觉,就好像是活给别人看的)其实,就是活给别人看的。

    三天后要去厦大了,去年十月开始,看到厦门两个字就鼻头一酸,再想久了就眼泛泪光,复试之后再看,早已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再看,这种感觉又回来了,因为厦大,但不是为了厦大。

昨天突然想起这些事,百度到一句话:放弃了最擅长的事,才知道自己的,才会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

昨晚劝了一个想弃学的初中生重新回归常人路,不知是对是错,倘若她以后读了大学,倘若她以后做了商人呢?

上个月劝了一个艺考生坚持中国传媒大学,不知是对是错,倘若被录取,倘若真的因为缺陷被淘汰了呢?

再上个月劝了一个与父母争吵差点出人命的学妹缓和矛盾,不知是对是错,倘若她以后真的因为父母而想不开呢?

这个暑假劝了好多人,扮演了不知多少次知心大姐姐的角色。但我想知道的答案,永远都找不到了。

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说错就不说了。可是,我们好像都忘了,吃饭说话本就是两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