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球最懂社区力量的Web 2.0两大高手尖峰对决-读后感
【副标题】Craigslist与维基百科的启示
一个是经营社群最成功的网络创业家,另一个是将Web 2.0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实践者,Craigslist与维基百科的创办人在一场网络研讨会中的谈话,会激出什么样的火花?想要抓住网络产业的脉动,两位大师的对谈你绝对不能错过。
时间是美国中部三月十三日的下午两点,一场音乐结合电影的年度嘉年华会SXSW(South by South West)正在德州的奥斯汀(Austin)热闹地进行着,有数不清的乐团排练着表演,无数的电影导演为晚上的首映活动做最后的剪辑。在活动现场浓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中,有一群「科技人」特别突兀,这些知名的媒体记者、专栏作家、部落客和许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网络技术专家,全都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耐心等待两个人的到来。
终于两个主角现身,Craigslist的创办人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和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创办人吉米.韦尔斯(Jimmy Wales)出现在台上,现场一片欢迎的掌声。 这两个在网络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何会同时出现在这场艺术盛事?原来SXSW分成三个主题,其中一个主题为「互动性论坛」(SXSW Interactive Festival),所有和科技产业有关的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全部聚集在这里讨论网络的重要趋势、分享不同的创意。原先大会只安排纽马克为访谈贵宾,但是他顺道邀请了韦尔斯来当访问主持人,于是形成了两大巨头同时登台的有趣场面。
身为最大的网络布告栏创办者,纽马克对于网络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何独到的看法?而创造了全世界第一个网络上的百科全书,韦尔斯透露了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讯息?︽数字时代双周︾特别针对SXSW官方网站上提供的podcast进行整理,以下是两个人长达一小时的访谈摘要:
信任是网络发展的基石 韦尔斯(以下简称威) 首先我们来谈谈「信任」。维基百科和Craigslist似乎创造了网络上一种信任的文化(culture of trust),而两者也都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运作,对于这点你有何看法?
纽马克(以下简称纽) Craigslist和维基百科都建立了让人能够彼此信任的环境,因此我们给使用者极大的自治权,真正在运作网站的不是我们,而是使用者,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之下,比如垃圾广告横行(Spamvertising)或不当行为(misbehaving)出现时,网站管理者才会出面维持秩序。基本上,我的职称就是「创办人暨客服专员」(笑),因为在信任之余,适时维持秩序也是很重要的。
威: 你提到了两个想法:社群和掌控权,我想维基百科和Craigslist向世人说明了这两个重要观念是可以被实践的。另外,我最近兴起想要任命新执行长的念头,因为我也很想要回头做使用者服务,因为这很重要。你的看法是?你为何如此投入客户服务?
纽: 我认为一旦你变成组织中的上位者,就会距离事实愈来愈远。身边也许有一些干部会向你报告现况,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可能不会百分百诚实。对我而言,学习客户服务的标竿企业是电信公司,因为我只要做和他们相反的事情就对了。(笑)
集体智慧的可行性
威: 先前我曾听你提过在Craigslist有所谓的「信息攻击」(information of warfare)的情形,可以说明一下吗?
纽: 我之前可能形容的过于夸张了,事情是这样的,因为Craigslist的使用者相当多元,所以常常会有比较敏感的问题出现,像是左派和右派人士的立场不同、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的问题等,这些都是预料中的,我们也都应付得很好。不过大约是从二○○四年的十月开始,有人开始在Craigslist上散布假的政治消息,接着情形愈来愈离谱,甚至连我都牵扯进去,所以我个人相当在意。我关心的是:像Craigslist、维基百科和其它类似性质的网站都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人们可以在上面传送假的谣言,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威 最近我常听你把一句口号挂在嘴边:「坏蛋都是早期试用者(Crooks are early adopters)。」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纽: 从一九九五年成立Craigslist到现在,我观察到垃圾广告和不正确的讯息只在早期几年出现,居心不良的使用者比例已经愈来愈低了。这透露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大多数人是很善良的。」我不是一个乐天派的人,但是事实证明,人们是值得信赖的。
威: 这点我很同意,在维基百科我们也印证了这件事情。一开始的确比较难经营,随着新进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就开始慢慢改善。我想这影响了很多人观看世界的角度。
纽: 的确,集体智慧(wisdom of crowds)虽然不是什么新的议题,但是Craigslist和维基百科验证了它的合理性。这就跟民主(democracy)一样,不过我们都得小心,有时候还是会有失控的情形。
威: 我们之前通电话的时候,你无意间提到Tivo(美国最受欢迎的随选数字电视服务)会拯救我们的民主制度,可否谈一下这个有趣的想法。
纽: 我个人对政治虽然没太大兴趣,但是我觉得数字电视所提供的录放功能很棒,因为如此一来,人们就可以跳过不想看的广告(包含政治类的广告),登广告的政治人物就必须花更多脑筋来说服民众,而不是单纯地制造媒体效应。我认为厂商甚至应该设计可以直接跳过三十秒广告的功能(笑)。
市民新闻的新势力
威: 说到这里,我们来谈谈媒体吧。我自己的感觉是,在自然生成的社群里,人们会想要和平相处,但是传统媒体却比较喜欢火药味。很多人认为维基百科的争议源自于左右两派的思维(保守势力的右派认为维基百科是崇尚自由的左派产物),但我反而觉得是讲理的人和不讲理的人对立。
纽: 我倒觉得事情没那么严重,人们通常都很平和的,讲道理大部分的时候也都行得通。
威: 对于所谓的「市民新闻学」(citizen journalism),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纽: 这部分我比较外行,不过还是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原本 Craigslist和市民新闻学是没关系的,但是因为我们影响到媒体的广告市场(在Craigslist刊登布告就可以省去广告成本,除了商用广告,Craigslist一律不收费),因此才受到瞩目。有人说市民新闻和部落格现象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生计,我倒觉得传统媒体应该反省,不该一直解雇负责调查新闻正确性的研究记者(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而忽略了许多应该被报导的新闻或解读的角度。市民新闻的作用就在这里,而也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我最近和一些知名的媒体人进行一项计划,试图在市民新闻圈成立一个智囊团,请他们评论重要的新闻,并且以研究方式找出最好的新闻来源(good sources of news),我想可以为一般媒体和市民新闻都带来正向的影响。
威: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放给听众提问。
听众(以下简称听) 针对市民新闻的问题,你觉得传统媒体的工作者应该如何因应?
纽: 我是一个外行人,所以你应该请教更专业的媒体人士。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传统媒体应该要更重视社群的力量,试着让更多非专业人士参与新闻的制作和诠释。在市民新闻学崛起之后,调查性的新闻报导(Investigative Journalism)也将是很重要的一个趋势,我认为媒体对此应该投注更多的心力。
威: 有人批评市民新闻并不专业,因为不管是题材的选择或是数据的取得能力都不及专业媒体,你的看法是?
纽: 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专业媒体会先确认数据的正确性(fact-check)再发行,市民新闻的特性则是先公布,事后再冀望以群众的力量来更正。但吊诡的是,专业媒体的步调愈来愈快,所以常常也会有报导错误的情形发生。
所以我才会认为,不管是专业或是非专业,调查性的新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认为专业的媒体和记者是无法完全被取代的,因为文字工作非常专业。往后的趋势可能会演变成:专业的媒体丢出议题,而检视的工作就由市民新闻团体(或是社群)来执行。 Craigslist的未来发展
听: Craigslist已经渐渐扩张到国外,依各国家国情的不同,使用Craigslist的方式是否有差异?
纽: 因为人力不足的问题,目前Craiglist还是将重心放在美国为主的英文市场。这中间当然有地区性的差异,像是洛杉矶的使用者会比较想要找影剧圈的工作,而纽约的房地产市场相较于其它城市就是流血竞争的红海市场。不过我认为Craigslist满足的需求都是蛮类似的,基本上不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有相同的需求,例如︰找房子、找工作、买卖二手物品等。
听: Craigslist已经是全美,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布告栏,未来的方向是?
纽: 我们将会继续维持「简单的哲学」,除了让Craigslist不要那么的「旧金山」之外,使用接口将继续保持清爽简单的设计。未来,Craigslist将会把触角延伸到更多的国家和城市,也会有一些针对特定地区的变动,不过大致上Craigslist还是不会变。 听 eBay入股之后,Craigslist有什么改变吗?(eBay在二○○五买下了Craigslist二五%的股权)
纽: 完全没有,唯一的改变大概只有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和交流吧。
听: Craigslist背后有着以社群驱动(community driven)的庞大经济力量,你难道从来都不动心吗? 威: 我先代替纽马克回答这个问题。维基百科和Craigslist一样,始终都是属于非营利的组织计划。我们或许看起来很蠢,因为两者的商机都真的是无穷的。
但是别忘了,非营利是支撑两者运作的最重要关键。如果滥用社群,就会失去社群的力量,因此我们俩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社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纽: 非营利组织也是需要经济上的实力才能运作,扣除到基本的开销,Craigslist绝大部分的盈余都捐回到社群的经营上面。我们现在的财务状况良好,也没有计划变成营利事业,我们只是想要尽点力量稍稍改变这整个世界。
听: 两位对Google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以及最近Google对中国的信息监控(censorship)政策妥协有何看法?
威: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很喜欢Google也常常用,但是对于他们在中国的行径我不以为然。维基百科目前在中国是被禁止使用的,这个情形已经持续六个月了,因为我们坚持不肯妥协监控信息。我觉得Google似乎在利用人们对它的信任,除了有条件投降这条路之外,我相信有其它更好的作法。
纽: 我的看法有点不同,在中国的环境,或许现阶段有些限制是好的。我满信任Google的,因为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他们的里外表现都满一致的。我倒比较在意言论自由的问题,在美国有太多人仗着自由之权力大放厥词,我觉得在评论其它国家之前,得先反省美国本身的言论问题
(本文由中国万购网执行副总:James提供)
【读后感】Craigslist与维基百科的做法在中国行的通吗?符合中国的国情吗?看完下面的几条再回答:
1、 “Craigslist和维基百科都建立了让人能够彼此信任的环境,因此我们给使用者极大的自治权,真正在运作网站的不是我们,而是使用者。”,在中国“自治权”谁行使过。
2、“坏蛋都是早期试用者(Crooks are early adopters)”,中国的社区网站能挺的过这个早期过程吗?
3、“人们相同的需求,例如︰找房子、找工作、买卖二手物品等”,这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
4、“维基百科和Craigslist一样,始终都是属于非营利的组织计划”,两者目前都存在巨大的社群驱动经济,但它们不为之心动。
5、“非营利是支撑两者运作的最重要关键。如果滥用社群,就会失去社群的力量,因此我们俩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社群的力量不容忽视”。
6、“非营利组织也是需要经济上的实力才能运作,扣除到基本的开销,Craigslist绝大部分的盈余都捐回到社群的经营上面”,这句很重要,大家好好琢磨一下。
7、“我们将会继续维持「简单的哲学」”,我们中国人练就了“简单规则支配复杂行为”的功夫了吗?
先写这么多,各位网友读后有什么想法,不妨大家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