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遥控器想到心智模型

去年折腾智能家居,利用各种设备实现了 Siri 遥控家中各类主要电器的功能。主要是靠 Logitech Harmony Hub 作为各红外设备的网关。Harmony 遥控器也做到了接管其余设备的遥控器。

但受限于 Hub 本身的逻辑,此方案仍有瑕疵,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对外的 API 只能接入 Activity,表现的结果就是:当使用它打开电视时,正在运行的其他 Activity,如开着的灯,会被关掉。实在是太愚蠢了。

后来经过多方购买、试用和比较,终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自带红外学习功能的万能遥控器。在繁琐的学习过程之后,终于可以抛弃实用性并不太强的 Harmony 遥控器了。但 Hub 仍然保留着,以作为接入智能家居之用。

所谓万能遥控器的软件实现,其实种类繁多。但我实在不习惯在触屏设备上使用毫无弹性反馈的虚拟按钮,不习惯一边换台还要一边低头看屏幕,不习惯要使用遥控器之前还要先解锁屏幕、找到 APP。有说为什么不用语音控制的?人家按两下按钮,我却要像个傻子一样喊出来『增大音量』,那实在不是愚蠢能形容,简直是太反人类了。

回头想想,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心智模型问题。

在我内心中,遥控器就应该是一个具有多个按钮、长久不需要操心充电、可以眼睛关注电视机屏幕而手上盲操作的东西,任何条件不符合,都会感到别扭、不好用。这是我接受「遥控器」这个定义的方式。而如果一个新生代从小就学习用手机来操作家中所有的设备,那么在他心智模型之中的遥控器,就会与我的大相径庭。

那么,到底是不是不好用呢?展现在屏幕上的遥控器,也有一些传统遥控器不可比拟的优点:易于搜索内容,可定制性强,适合多变复杂的使用场景。但,我现在用不到。由于目前观看内容的方式还和从前比较相似,那么多年来沿用的传统遥控器,就仍然是最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当然,汽车普及之前,人们想要的只是更快的马。你可以说,大众的想象力受限于心智模型,但我认为,心智模型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人每天都需要接触大量的新内容,我们没有可能去搞懂所有东西运作的原理,已有的心智模型在帮助我们快速接受和上手新鲜事物的过程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要你去理解计算机硬盘上的真实的数据分布状况,你大概会抓狂。每个不同的文件系统,实现的方式还不一样。但人们为了便于上手,最终展现出来的,就是如同真实世界之中我们整理数据的方式:数据通过文件表现,一个一个摆在那里,多个文件可以放入文件夹,文件上也可以贴标签便于查找。

老一辈不喜欢使用电子设备,所谓的顽固、守旧,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心智模型没有调整过来。这个其实因人而异。相同先进的技术,可能换一种符合他们心中习惯的表现形式,就会变得容易接受。说到底,他们也并不是排斥新事物,而只是难以拆除心中已建好的高楼大厦。下一次若觉得某人因循守旧,或许可以考虑转变一些特定的东西。

别忘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心智模型也不例外。也别忘了,你我都会有那样一天。

我至今仍然坚持使用钢笔,坚持发电子邮件,坚持许多看上去很过时的习惯。其实只是因为心智成型,难以撼动。但却不能说,我是一个很落伍、不思进取的人。是我,为了享受电子化的便利而不断尝试市面上所有的手写笔种类,包括 S Pen,Surface Pen,Apple Pencil,Wacom 等;是我,一有新的 IM 应用就去体验。如果哪天体感应用成熟了,那么我会第一个抛弃传统遥控器,扬扬手指就能和电视机交互。

为什么不去调整模型,其实只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同。钢笔好写,电子邮件开放、易于搜索和存档,这些优点对我很重要。如果换成原子笔,就要忍受难看的笔迹和难用的手感;如果改为全部微信交流,重要的事情很容易被淹没而难以寻找,并且还需要把自己绑死在一个私有协议上。所以事情其实对我而言是变复杂了,心智就难以接受。说到底,人都只是在寻找让自己最懒最舒服的方式。

再拓展讨论范围,许多人的三观不合,也可以由此解释。每个人境遇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在心中就形成了固见。而其实事情怎样运作都是可以进行的,带有看法的只是人而已。以后若是觉得遇到了奇葩,其实没有什么,他只是内心的某个模型与你不同罢了。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他身上仍然相同生效,都是跑不过光的人,又为何要互相歧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遥控器想到心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