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申纪兰获得的功勋奖章越来越多,但她一直保持农民的本色,作为老党员,将一生全部献给党的事业。
|作者:咖喱 二水
隋唐 刘元亮
|编审:肖莹 苏睿
据山西长治平顺县委宣传部消息,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于今天凌晨逝世,享年91岁。
环球人物记者在奔赴当地途中了解到,申纪兰此前身患癌症已近晚期,在今年赴京开会期间病发,入住空军总医院,后因病重被接回长治医院。
平顺县前任县委书记陈鹏飞对记者称,6月26日,也就是申纪兰去世前两天,他和现任县委书记吴小华到医院探望申纪兰。病重到已体力不支的申纪兰仍然坚持坐起,对他们再三叮咛:“我已经老了,没多少时间了。你们一定要按党的指示办事,听党话,跟党走,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民造福。”
陈鹏飞眼中的申纪兰勤劳朴实,一身正气,“她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一心为民造福。”
农民出身的申纪兰很平凡,她是中国千千万万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也是黄土地上生养的亿万农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连续1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从1954年至今超过60年的时间里,一直努力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
这么多年过去,申纪兰获得的功勋奖章越来越多,但她一直保持农民的本色,作为老党员,将一生全部献给党的事业。直到住院前,她还一直坚持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坚守工作岗位。
·6月28日下午,长治殡仪馆灵堂外摆满了悼念申纪兰的花圈。刘元亮/摄
“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
申纪兰的老家平顺县是太行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山大沟深,村庄散落在大大小小的山沟里。
在当地,有一句流传甚久的说法——“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这个说法的时候,申纪兰都很生气。
以前,受老旧观念影响,妇女很少能走向社会参加劳动。新中国刚解放没多久,当时二十出头的申纪兰没有像别的妇女一样整天围着锅台、炕台转,而是主动下地和男人一样干活。后来,村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李顺达提出,让勤奋能干的申纪兰担任副社长,发动妇女一同参加劳动。
·年轻时的申纪兰。
就这样,申纪兰克服种种阻力,走村串户劝说妇女姐妹走出家门,下地干活。然而,即便人都来了,她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高。
原来,当时的妇女和男性下地干同样的活,挣的工分却不同。男性一个人算一个劳动力计10分,两个妇女却只能算一个劳动力,每人只记5分。这样按性别划分的不公道计分方式,让妇女们没有干活的劲头。
申纪兰想到,唯有让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她和社里说,要妇女和男人比赛在地里撒肥。同样大小的地,比谁能先撒完,并且撒得又快又好。
撒肥是个技术活,不容易撒匀。以前都是妇女们装肥,男人们撒肥。这次,申纪兰和妇女们下定决心要跟男人们比个高低出来。
在申纪兰的带领下,女人们先把地划成行,然后一行一行地撒肥,撒进去的肥料就又匀又实。不到晌午,女人们就干完了自己地里的活。而另一边的男人们,则是干一会儿活,歇一会儿,抽袋烟,到晌午也没干完活。
悬殊的比赛结果,让社里改变了工分计算方式,妇女可以获得和男人一样多的工分。就这样,“男女同工同酬”在这个中国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
虽然申纪兰的初衷是为了让妇女也能下地干活,但其眼界与胸怀远远已超越她生活的农村。对新中国而言,男女同工同酬更有划时代的意义。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蓝邨的长篇通讯《“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妇女争取同工同酬的经过》,文章在最后这样写道:“美满、 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普遍地在西沟村出现了。申纪兰在总结她们一年来在劳动战线上所作的斗争时说:‘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记者蓝邨采写的长篇通讯。
文章发表后,申纪兰的故事在全国激起热烈反响。男女同工同酬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得到广泛关注,并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1954年,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由此确立了她在中国妇女平等史上的地位。
后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宪法》第82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只有在经济地位上实现与男人的平等,妇女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才能真正快速提高。平等的权利本来就是要争取的。男女同工同酬,在禁锢中国妇女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上砸出了巨大的裂缝。
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为党为国为民奉献了一辈子的申纪兰,最被人熟知的还是“连任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每一届人代会她都会去到现场,从未缺席。有国际友人称她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这话不假。在人大会议的会场上,申纪兰用了64年来见证共和国的发展。
1954年,25岁的申纪兰以农民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她见证了毛泽东当选国家主席。
1956年6月,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这也是她提出“同工同酬”的那一年。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已经75岁的申纪兰提交了保护耕地的议案。她说:“中国人这么多,土地是命根子。没有地种庄稼,大家吃甚?”
几十年当中,申纪兰提过无数提案,帮无数群众奔走呼号。为了调研议案建议,她每年都要走访大量的群众,多多听取群众的心声。她曾提出过很多“接地气”的提案,比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粮食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
申纪兰的付出被党和国家看在眼里。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还在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同志称赞过她,江泽民同志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同志叫她“申大姐”,习近平同志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
难能可贵的是,获得如此多殊荣的她并没有忘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什么时候,她都没有脱离群众。
1973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任命申纪兰为山西省妇联主任。这是一个“正厅级”的职位,但她主动向组织提出了“六不”约定——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动工作关系,不脱离农村。
在担任省妇联主任的10年里,她从未给子女办过任何私事,每月只领取50元的补贴。
1984年冬天,她主动辞去了这个正厅级的职务,回到了西沟。在那里,有一项更伟大的任务正等待着她——带领群众脱贫。
她带着几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之后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村民们回忆,改革开放40年,西沟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乱石滩变成了“米粮川”,关停村办污染企业建起香菇大棚,引进光伏发电和服饰床品,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
申纪兰也曾担任过一些企业的董事长,但从来不占股份,也不领工资,没从村办企业中拿一分钱。关于这些,她曾说:
“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离不开劳动。我的根在农村,我只是一名农民。”
面对非议“身正不怕影子歪”
耄耋之年的申纪兰,获得过的荣誉不胜枚举。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双百人物”等奖项,她都拿了个遍。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申纪兰与袁隆平、屠呦呦等8人获得由习近平主席亲自签发授予的“共和国勋章”,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颁授勋章。新华社发
作为一名普通劳动妇女,申纪兰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在党和人民心中如此崇高的地位,私下里却始终坚守自己“农民”的本分,将自己的一生扎根在家乡的土地。
据陈鹏飞回忆,2009年,西沟村山上失火,80岁的申纪兰坚决要上山救火,谁也拦不住,直到火灭了才肯下山。她的想法很简单,几千亩荒山披上绿装,是她带着村民每年一棵棵树栽种的成果,不能弃之不顾。她说:“人要文化,山要绿化。”
2017年9月,农业部举办“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动,申纪兰家乡盛产的沁州黄小米在物色代言人,她成了首选。在得知可以为家乡助力时,还卧病在床挂着吊瓶的申纪兰二话没说,当天晚上就去了北京,为沁州黄小米“带货”。
·89岁高龄的申纪兰还自己扛着锄头下地劳动。
这些年,对于网上的一些非议,申纪兰从来没有在乎过。她没有智能手机,亲近的人告诉她外界对她的一些偏颇之词,她也不急不恼,就一句话——“不用管它,咱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
·申纪兰家中客厅挂满了这些年的老照片。
今年因疫情原因推迟到5月份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已经患病的申纪兰仍然没有缺席,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为民请命的机会。
据山西广播电视台消息,5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申纪兰发言:“今年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打赢这场硬仗。我是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啥盼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申纪兰生前最后一次在媒体亮相,是担任山西省禁毒宣传形象名誉大使,助力禁毒工作。
6月26日,也就是在她去世的前两天,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出之前请申纪兰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的她依然字字铿锵,坚决与残害人民的毒品斗争到底。
·申纪兰宣传禁毒。视频截图
她是村民眼中最飒的“申大姐”,是资历最老的劳模,也是社会改革、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如今斯人已逝,但她对党的诚挚之心、对人民的泣血之情,人民不会忘记。
申老,一路走好!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环球人物v直通】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