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在斗室,心在四方

到底如何过滤给孩子接触的内容,我觉得因人而异。

比如我家宝宝3岁半,不喜欢三只小猪,因为大灰狼吃小猪。不喜欢蓝精灵的电影,因为格格巫扑过来的样子太过可怕。

爸爸会说其他小朋友都看的哈哈笑,为什么宝宝害怕地捂住眼睛,害怕地哭。


我觉得他真善美的世界里还没有接触过这些看上去的血腥,哪怕结局是好的。

就像我看小说,明明看过结局,知道最后是happy ending,对某些虐心的场景,依然会难受,会哭。


我自己尚且如此,何况宝宝。为什么一定要拿别人的反应做参照物?


有点跑题,其实罗辑思维这篇讲的给了我很大触动和反思。

不要用自己限制性的思维局限宝宝的世界

我买好了我觉得好的,放在那,摆成风景,不知道哪天,他就自己看到了。

当然,受限于我自己的格局和认知,有些东西我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提供给宝宝。比如文末那些欧阳夏丹读的内容。

而且,我太功利了。会按照自己的格局和价值观判断会有的收益。此处要改。

感谢遇到宝宝,我再次有了学习的动力,刷新了学习的格局。

。。。。。。。。。。。。。。。。。

选自罗辑思维……


孩子的世界只是和我们不同,而并不是更弱小的世界。

。。。。。。。。。。。。。。。

人类社会中,儿童的角色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孩子是带有上天信息的人。你读中国的古书就会发现,童谣是重要的政治预言;

第二个阶段,孩子只是没长大的人。在中国传统的知识教育当中,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读物叫童蒙读物,像《三字经》、《千家诗》,可是请注意,那些东西从来不是为孩子专门生产的,它本质上是用来识字的,和那些大儒享受的是同一套价值观;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社会,我们为儿童配置了一整套属于这个阶段的文化和语言,整个人类的商业文明也围绕着儿童这个独特的阶段运作起来了;

我个人有这么一个判断,儿童在整个人类文明当中的第四个角色很可能会到来。它是一个回潮——儿童被当做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人来对待。


……………………

孩子是真正的身在斗室,心在四方的旅行者。

对我们成人来说,信息是一堆关联,任何一个人物出现,你能够联想出一大堆的联想词和关联词。我们老了,我们用自己的奥卡姆剃刀原理,用我们的理性,用我们的注意力判别,实际上已经把世界简化得一塌糊涂。

但这种简化的模型,一定是合理的吗?

不一定。在儿童的世界里,所有信息都是扑面而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创造性的机缘。


。。。。。。。。。。。。

第一辑内容由罗胖亲自挑选,并且礼请了《新闻联播》的主播欧阳夏丹为你朗读这十篇西方经典散文——

(1)《天堂与地狱比邻》,约翰·D·洛克菲勒

(2)《论创造》,罗曼·罗兰

(3)《人生》,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4)《哲学是什么》,伯特兰·罗素

(5)《论雨伞道德》,阿尔弗雷德·加德纳

(6)《信仰自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7)《论读书》,弗兰西斯·培根

(8)《门》,克里斯托弗·莫利

(9)《假如我再是大学一年级生》,托马斯·克拉克

(10)《论人的伟大》,布莱兹·帕斯卡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身在斗室,心在四方)